寧夏手抄本《古蘭經》(共2張圖片)
  • 22年11月23日 20:2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馬進福收藏的手抄本《古蘭經》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千百年來穆斯林把抄寫《古蘭經》作為傳播宗教,傳播伊斯蘭經典文化的手段,繕寫《古蘭經》也被視為宗教的善行。

圖2 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蘭經》

  寧夏海原縣農民馬進福就收藏有歷代手抄珍本《古蘭經》達2萬多冊(圖1),主要為唐宋元明清以來中國回族穆斯林書寫的手抄本《古蘭經》。其中泥金彩繪手抄本《古蘭經》為皇室和高官巨賈專門定制的,如清代乾隆皇帝於1736年贈予香妃的穆斯林泥金彩繪手抄本《古蘭經》,不僅是罕見的伊斯蘭文物,更具有重要的穆斯林文化意義。還有一類是歷代中國穆斯林朝覲者、學習者和來華傳教、經商的阿拉伯、中亞西亞穆斯林帶入的國外手抄本《古蘭經》。 

  近幾年,有不少國內外專家、學者及領導到訪參觀後,都一致認為這批歷史文獻數量之多,歷史之悠久,品種之豐富,版本之珍貴,書法之精美,彩繪之絕美絕倫,可謂“中國第一,世界少有”。卡塔爾國王大學副校長默罕默德·海裡凡·哈桑夫婦也慕名觀瞻了《古蘭經》珍藏,認為這是中國穆斯林乃至整個世界的寶貴文化遺產和《古蘭經》寶庫,文化價值和文物價值難以估量。 

  寧夏中華回鄉文化園回族博物館鎮館之寶——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蘭經》(圖2),是目前國內收藏的最珍貴的《古蘭經》珍善本之一,對於研究回族歷史、宗教和藝術具有重要價值。這本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蘭經》長26.6、寬20、厚6厘米,裝幀考究。經書用硬牛皮精心製作封面,內襯厚紙板,封面、封底。封蓋均壓滿了幾何紋花草和植物。經書紙質為精心加工的麻紙,紙中加入了纖細的棉花或絲纖維,手感綿軟舒適。經文墨色勻稱,阿文書寫字跡秀麗、書法規整、流利舒暢、雋秀美觀。《古蘭經》書頁中每個篇章的邊框均有細膩的描金裝飾,圖案為各類花卉和阿文。每個阿文經文字行間還有明代慣用的阿文小注。由於年代久遠,這本《古蘭經》紙質已經有些發黃、變脆,經書的紙質邊緣也有些破損、掉渣,但並不影響整部經書的觀感。 

  這本《古蘭經》是寧夏西吉縣南大寺阿訇關清錄祖輩數代珍藏,由他主動向博物館捐贈的。該博物館館長、文博專家雷潤澤介紹,經初步研究鑒定,這本《古蘭經》從紙質、裝幀、書體形式、描金等方面看,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實物資料,對於研究寧夏回族藝術史、宗教史、民族遷徙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這些手抄本《古蘭經》的發現,恰逢國家全力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如果能夠在世界各地進行展示,勢將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同時,通過這些中華文化遺產的展示,全方位展現寧夏地域文化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多視角、多維度地展示回族從古至今為傳承中華文明做出的偉大貢獻,成為促進我國與阿拉伯國家傳統友誼的新“絲綢之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