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交易或收藏最忌諱和最講究的是什麼?(共11張圖片)
  • 22年4月1日 02:5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古玩收藏這一行業中,據相關數據的統計:我姑目前大約有七千萬的人們加入了收藏這以行列中。喜愛古玩收藏顧然是好事,但是收藏者在將古玩藝術品購買到家中擺放時,往往會發生一些比較靈異的事件,例如:開始做噩夢、家裡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收藏者們進行古玩收藏時最忌諱的又是什麼呢?

其實出現這現象的原因,大多數都是用我國的風水學來進行解釋的,從風水學上講,古玩古董類是屬於舊物,並不是屬於剛剛製作完成之後就投放在市場上出手,在一把的情況下,收藏者並不知道自己所收藏的古玩古董是什麼來歷、它是否屬於古人的陪葬品,古董是否乾淨等。也正是因為這些種種不確定因素,才會讓人會產生出一些靈異的事件,所以這也是風水家們為什麼不建議收藏者們在家中擺放古董的原因。

那麼對於古董收藏來說最忌諱些什麼呢?首先對於收藏來說最為忌諱的就是收藏者持之以恆的決心,對待藏品收藏事業朝三暮四。在古玩收藏家,一個可以稱得上有水平的收藏家,絕不是三五天或者一兩年就可以成功的,而是在數十年為一日的練習之中,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總結收藏經驗,才會成為一個被人尊敬的收藏家,如果沒有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在收藏中就很有可能半途而廢。

其次在收藏的過程中禁忌優柔寡斷,這是因為優柔寡斷會讓收藏者錯失良機,在古玩市場中藏品永遠不會等收藏者來,而是收藏者永遠在等待好的藏品出現,所以對於收藏之物,收藏者一旦看中,就要當機立斷的收藏,一定要牢記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道理。

最後古玩收藏十分忌諱收藏者不遵守法律法規,不講道德。玩古玩收藏的人必須要遵紀守法,這是收藏業的首要原則,在收藏的過程中切勿見利忘法,一定不要打法律的擦邊球。

古玩收藏行業是一個十分注重收藏者人品的一個行業,人品大於藏品,收藏者如果因為藏品從而喪失人品的話,是違背了收藏中最重要的道德原則。

瞭解完古董收藏中所要忌諱的事項之後,咱們在來瞭解下收藏過程的小講究。對於已經收藏的藏品來說,收藏者們需要用紅硃砂和新毛筆點在不影響古董的美觀之處,還要將古董用紅布或者紅色的紙墊在古董之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平安,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講究之道,除了用紅硃砂之外,還要將帶回家的古董放在屋外或者陽台等安全且能曬太陽的地方,讓古董享受三天左右的日光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不僅可以保平安還可以將古董身上的髒東西洗淨,也是古董收藏的講究之一。

古玩精品圖片及價格:

1:清康熙掐絲琺琅夔龍夔鳳紋銅鎏金三羊蟠螭貫耳大瓶,尺寸:高68厘米,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 RMB 7,952,000 ,成交時間:2010.12.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5週年秋季拍賣會。

此器器形較為少見,其主體倣傚陶瓷器中貫耳瓶的造型,據查史料,貫耳瓶造型流行於宋代陶瓷品中,因其器形典雅優美,至明清形制漸變但仍頗為流行,並被效仿沿用到其它工藝品製作中。此件器物的主體部分即是採用了貫耳瓶的造型,長頸近口沿處附三枚貫耳,其下垂肩、鼓腹,下接高圈足。器口部裝飾有鏤空鎏金雲氣紋飾件,另有三隻蟠螭附於瓶頸,從肩部蜿蜒而上,似要遁入雲氣之中,引首互望,極富動感,蟠螭神態威猛張揚,身體盤繞之狀甚明顯,象徵最高權力,實屬罕見。瓶肩部鑲三枚鎏金羊首,口中啣環,造型簡練大方。器腹部三組鎏金鏤空出戟,系仿商周青銅器之裝飾。底部圈足外附三組銅鎏金異獸及團螭作為底足承托住整器,獸足造型古樸穩重氣勢奪人,在功能上更增加了器物的穩固度。此器主體以天藍色琺琅釉為地,以銅鎏金雙弦紋將器身紋飾分為兩部分,頸肩部及貫耳飾纏枝蓮紋,分別以紅、寶藍、黃、豆綠、紫白相間等多種琺琅色填蓮花;腹部為對稱的仿古夔鳳紋,以寶藍色釉料為主,間以其它諸色相輔;底部高圈足上飾海獸紋,神獸行於海上,富有動感。此器掐絲工藝精細靈活,紋飾繁密規整,採用的單線掐絲花葉紋飾和明代瓷器上流行的海獸紋,顯現了由明代晚期向清代早期過渡的時代特徵。其琺琅釉料色澤艷麗,釉面平滑,掐絲鎏金燦爛,加之主要配件之間是以金屬螺絲相連,符合清早期康熙朝掐絲琺琅工藝的特徵,雖未加款,但時代特徵明顯,實為一件康熙朝造辦處制琺琅器的典型精品,康熙琺琅器本就稀少,此器器形體量如此巨大,鎏金色澤亮麗,保存完好,尤顯珍貴。
此器形制較為奇特,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明宣德掐絲琺琅瓜瓞紋瓜式燈座類似,其器形特徵可與此件拍品互為參照,表明此器應為一件清代康熙年間所制的宮廷陳設重器。

2:清早期銅鎏金胡人獻寶大方爐,尺寸:長34厘米,估價:RMB 3,500,000 ~ 5,500,000,成交價: RMB 7,475,000 ,成交時間:2019.12.04,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明宣德年制」款。
「胡人獻寶」一說,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歷朝亦有史載與畫像存世。即便是皇家宗廟與佛教寺院,亦有大量壁畫描述。關於「帝王禮佛圖」,漢魏隋唐,皆有其恢宏場面再現,且多有胡人參與其中。可見,其時,中原與西域各國之交往極為深入。

觀爐鎏金,其色金黃,與明代初期之赤金微紅略省區別,且鎏金工藝,亦是與明初有別。
宣德爐所用之銅,椐「宣德爐三譜」所載,其銅「燦若黃金」,細查此爐之銅,其質亦燦若黃金無異,其質密實沈墜,亦與「宣銅」無異。又查中國治金工業相關史料,永宣與乾隆時期,均有以燦若黃金之銅造辦銅器,傳世亦為較多,以永宣時期的琺琅彩器與佛像參照,再以康雍乾時期的佛像參照,以及所鎏金水之參照,此器更為接近清初之國家造辦特徵。
然,明初造器之足底,多為露孔。而清代造器之足底,大都將底孔堵實,不再露孔。而此爐則兩位胡人之四足,皆孔亮可以窺內也。唯此一疑,尚須攻關,待余遍查古之文典與實物遺存,或可釋此懸疑於昭昭也。

統而言之,綜瞻斯爐,氣宇軒昂,煌煌大器,銅勝黃金,藝超諸器,實為盛世國家重器,大國承載禮樂,存世僅見,當為有志於宣德爐鑒大家必得之寶也。

3:明永樂剔紅高士庭園葵口大盤,尺寸:寬34.5厘米,估價:RMB 3,000,000 ~ 5,000,000,成交價: RMB 5,175,000 ,成交時間:2019.12.04,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明永樂年制」款。

盤呈十瓣葵瓣式,隨形圈足。通體雕朱漆紋飾呈三種錦紋,以表示天、水、地不同的空間,天錦用曲折回轉的單線表示,水錦用波紋組成,地錦用斜方格內飾多瓣小花表示,似繁花遍地。其上雕庭院景致,蒼松掩映,殿閣曲欄,祥雲縈繞。巖巒逶迤,雙柳倚立,天空中祥雲繚繞,其間有亭台樓閣,一高士坐於其中,一人立於圍欄,庭院中一小童執長帚搭理庭院;不遠處一高士執杖前行,身後一童子雙手抱琴緊跟其後。雖為靜止畫面,卻給人以無限遐想。整幅畫面構圖前後過渡自然,縱深得體,層次分明,極富神韻。
盤內壁與外壁滿飾花卉紋,刻畫細緻,線條流暢。紋飾的佈局,雕刻手法均與故宮藏永樂年剔紅高士圖盤似,最值得注意的是,盒底刻「大明永樂年制」款,刻款的部分線條與漆器的乾裂紋路契合,這也證明了此為永樂年間的刻款,而並非後朝所加,同樣的這種落款與乾裂紋契合的情況也可見於故宮所藏的永樂漆器,可茲對比。整器形制規整,刀法純屬,雕刻精美,紋飾構圖極富層次感,令人玩味心意。

4:明成化赭地剔彩「穿蓮翼龍」圖長方盆,尺寸:32.1厘米,估價: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 HKD 8,440,000 ,成交時間:2013.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秋季拍賣會。

5:明末清初「孟博氏」戟耳爐,尺寸:高7.3厘米;口徑10.7厘米,估價: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5,824,000 ,成交時間:2010.12.04,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五週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孟博氏 款,重 1655g。

爐為臘茶色且尚深,至沉厚莊嚴,韻雅神爍,寶光內斂,奇蘊隱約,若溫潤之古玉,似高貴之官汝,銅質密實精純,細潤光潤,光中蘊赤,黃中泛銀,銀中溢赤,當為明中後期之混合銅。「孟博氏」方篆體。峻峭剛勁,款框右為「孟博」二字上下組章,左側則「氏」字獨佔,看似整章失衡。實則為其時常之法也。
據考,孟博氏:傅汝循:〔明〕字孟博,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崇禎初官至濟南通判。書摹晉、唐、宋諸名家,俱有法。

6:明代(1368-1644)「介山清玩」戟耳爐,尺寸:高7.3厘米;口徑9.5厘米,估價:RMB 1,800,000 ~ 2,200,000,成交價: RMB 4,600,000 ,成交時間:2013.06.02,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春季拍賣會。

款識:「介山清玩」篆書款。明末清初,高7.3厘米。
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銅爐取玉之溫潤,謙謙和悅;取鼎彝之渾厚,古意內蘊。銅本堅實樸拙,融匯多種金屬元素,經多重工藝,千錘百煉,終成珠光寶器。肌理瑩潤生輝,形制流暢爽利,上略闊,下微收,雙耳稍傾,收放自如。常置案頭,焚香一柱,秉燭夜讀,紅袖添香,實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7:西周銅神鳥雙龍耳簋,尺寸:高15厘米,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 RMB 3,220,000 ,成交時間:2013.12.08,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秋季拍賣會。

簋是中國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青銅者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皂殳」。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此件西周時期神鳥雙龍耳簋,製作精良細緻,內有三十餘字銘文,十分珍貴稀有。

8:清早期銅點金鏨刻團龍紋索耳鬲式爐,尺寸:寬20.5×高16.3厘米,估價:RMB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RMB 1,012,000 ,成交時間:2012.05.13,拍賣公司: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年春季拍賣會。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說明:索絛耳分襠鬲式銅爐形制見於《宣德彝器圖譜》,據載為仿姜娘子所鑄鬲甗造型而制,宣德皇帝曾供奉於乾清宮神御殿以及御容殿等處,作為祭奉祖先之用。後世仿製皆去繁存簡,如拍品器形依宣德舊制者少見。
拍品尺寸相當於明宣德時期所鑄中爐,爐腹淺分三襠,搭配鏨刻二龍戲珠紋三組,平足沉穩健碩。爐身遍灑金斑,與皮色交相輝映,燦若星河,美不勝收。舊配古玉爐頂硬木蓋、硬木座。
點金為銅爐裝飾的一種重要技法,《宣爐匯釋》稱此法為「滲金」:用赤金作屑,煉燎七次,水銀熏擦入骨,作雨雪點子,號曰「滲金」。即把黃金的細屑用火熔化,然後以水銀為媒介熏擦,使之與銅質緊密結合,實際為局部鎏金。分為三種:一、雨雪點,如雪片雨點,大小相間;二、大金片,作大片狀;三、碎金點,如細點密佈。拍品即屬第一類,金片大小駁雜其間,極為精美。

9:清乾隆銀鎏金海水龍紋扁壺,尺寸:高40.3厘米,估價:RMB 500,000 ~ 600,000,成交價: RMB 862,500 ,成交時間:2017.06.20,拍賣公司: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春季拍賣會。

扁壺原為馬上民族生活用器,取其便於隨身攜帶,至明清時期,造型逐漸為瓷器所襲用,作為官窯的名貴品種以充宮中陳設,而似拍品以銀製成者,極為少見。
拍品器形與乾隆青花八吉祥紋扁壺相同,尺寸相近(參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清代》,頁122,圖83),而腹部兩面海水雲龍紋則與同時期的青花釉裡紅雲龍紋背壺相同(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下冊,頁233,圖213),當為清宮造辦處製作、與瓷器品種相類的宮廷陳設用器,而工藝更為複雜,銀鎏金紋飾立體而奪目,突顯富貴華麗的宮廷氣息。
銀扁壺尺寸較大,頸、肩部對稱設卷葉形雙耳,腹部扁圓形微微向外凸起,下承橢圓形圈足,造型飽滿而不失穩重。通體紋飾滿密,頸部和腹部兩面均飾雲龍紋,側面對稱飾雙龍戲珠,其龍形尤其少見。腹部祥龍凸出壺面,形象威武霸氣,盡現皇家氣象。
此品成型、裝飾工藝皆極為複雜。頸部、雙耳、壺身及圈足均需分別製作後焊接組成,壺身海水、祥龍均錘揲而出,再施刀淺刻龍鱗、鬚髮等細節,龍身周圍陰刻祥雲環繞,紋飾層次分明,局部鎏金,金銀二色對比強烈。如此複雜而精細的工藝,非宮廷造辦處良工而不能為。
全器重2392.6g。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