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鳳子:不一樣的仕女圖(1張圖片)
  • 22年2月20日 01:2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呂鳳子(1886年至1959年),原名浚,字鳳子。早年署名江南鳳,中年鳳先生,晚年稱老鳳,江蘇丹陽人。是中國現代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一生培養了大量人才,桃李遍天下。抗日戰爭時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各種問題接踵而至。畫家一時興起,採用寫詞意畫的手法,創作出一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來,今江蘇省淮安市博物館收藏的《樹下仕女圖》就是其中之一。 

  《樹下仕女圖》,縱52厘米,橫35厘米,紙本,設色水墨畫。上寫古樹下,山石旁,一女子端坐於盤石上,神情專注,緘口不語。她體態端莊,風姿婉約,秀髮挽成高髻,上插淺色長釵,越發襯托出頭髮烏亮。她身穿長裙,濃淡相映,裝束素淨而優雅,一幅典型的少婦形象。該少婦為瓜子臉,眉清目秀,體態淑婉,似乎不是貧家女,亦非貴婦人,而像是一位生長在士大夫家庭中的婦女形象。畫家十分注意眼睛的刻畫,用筆精到簡約,準確妥貼,極其傳神。但眉宇間微露憂傷,表明他內心淒苦,似有說不出的憂鬱和惆悵。其背後禿樹殘枝,枝葉凋零,幾片淺洚色的紅葉,似在秋風勁吹下,搖曳飄蕩。樹下山石,顯得疏落空曠,令人感到意境荒寒,又平添幾分蕭瑟景象。畫上題詞是畫家自賦浪淘沙一首,詩詞如泣如訴,委婉而淒苦,恰如畫中人的內心獨白。真是此地無聲勝有聲,既恰當地烘托了氣氛,又增強了畫面效果。題詞用作者自創的“鳳體書”書之,其書筆力遒勁,含蓄峭拔,營造出勁健清峻的持點,表現出律動不已的思緒。詞云:“且莫說因緣,怕落言詮,無端紛起大風前。野馬塵埃渾是夢,夢化如煙。一往舞蹁躚,花雨娟娟,繽紛爭逐夕陽邊。自是有情情未得,歌哭年年。”題詞淺顯易懂,格調清新,感情真摯,訴說著不幸的遭遇和痛苦。 

  在這裡,畫面所反映的已不是明清時期千篇一律的細眉小眼弱不禁風的仕女形象,也不是纏綿悱惻的閨怨圖景,而是一位健康豐滿、雍穆大方、意境清新、鮮活生動的少婦形象,並通過畫上詩詞巧妙地抒發了畫中人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在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已成為世界潮流的背景下,舊中國的廣大女性尚不能實現婚姻自主。抗戰期間,作者流亡到了重慶璧山,親眼看到當地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苦難,而基層女性更苦。因此,此圖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閨怨畫,而是對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的吶喊與呼籲。 

  實際上,作者對於舊中國的婦女問題一直都很關心,如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創辦了丹陽正則女子職業學校,入蜀後又在璧山創辦正則女校,招收女童上學讀書,培養其自立自強能力,以求婦女解放,婚姻自主。該圖的落款為“甲申寫自賦浪陶沙傳貽伯璞先生鑒藏之,鳳先生。”此“甲申”是1944年,時畫家在重慶璧山,正主持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系和正則蜀校。下鈐“鳳先生”白文印,右下鈐“老子寫神”白文章。全幅用筆簡潔生動,景物與詞意相吻合。雖是幅詩詞寫意畫,但筆墨工細,人物生動自然,衣褶用濃墨勾勒,略似白描畫法,筆勢流暢;佈景簡潔,設色雅淡。山石用小斧劈皴,鋒楞多姿,墨色富有層次,別具一格。特別是用寫詞意畫的手法,隱晦地反映當時社會問題,不愧為一代大師。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