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范制匏器為何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共5張圖片)
  • 20年10月9日 16: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匏器,即葫蘆器,屬於一種古老的民間工藝,是天然之美與人工匠藝巧妙結合的優秀作品。匏器的起源目前並沒有統一的明確定論,但是根據文獻記載來看,應當不晚於明代晚期。明代萬曆年間,博物學家謝肇淛就在其著作《五雜俎》中寫道:「葫蘆(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為一首詩者,蓋生時板夾使然,不足異也」,也就是說到此時,形狀呈異態、甚至帶各種花紋、詩文的匏器已經不是罕見之物。

清代范制匏器為何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

圖1:清 范制匏器, 拍賣成交價格估計:RMB  10,000-20,000,最終成交價格:RMB  34,500, 拍賣專場: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 2011春季拍賣會, 拍賣成交時間:2011-07-19, 尺寸:高17.5cm;直徑12cm。

清康熙時期,匏器工藝進入宮廷,受到康熙皇帝的很大重視。其不僅被列為皇家御用工藝品,康熙帝甚至還專門派人在瀛台的豐澤園內種植葫蘆並加以精心管理。採用這些葫蘆,清宮匠人們製作了很多清朗典雅的匏器,種類繁多,從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乃至賞玩之物,應有盡有。乾隆朝時,乾隆皇帝更是因匏器的古樸雅致而將它視作勝過金玉的存在,他還將一些宮廷製作的匏器以珍貴禮品的形式賞賜給王公貴族和外國賓臣。匏器製作的巔峰是清中期,而此後的嘉慶、道光等朝,宮廷匏器製作遠不及康乾盛世之繁榮,同治、光緒宮廷款者更是零零星星,難得一見。因此,目前收藏界留存的匏器仍以清代中期及以前居多。

清代范制匏器為何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

圖2:清 巧雕匏器, 拍賣成交價格估計:RMB  600,000-800,000,最終成交價格:RMB  690,000, 拍賣專場: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 2011春季拍賣會, 拍賣成交時間:2011-07-19, 尺寸:高6cm;通徑8.5cm。

然而,在如今的收藏市場上,整個清代時期的范制匏器卻都很少見到,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是范制匏器。根據匏器製作的方式,一般我們將匏器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採用天然成熟的葫蘆,通過圓雕、鏤雕、深淺浮雕及拼貼、鑲嵌等技法將其加工成形態不同的器物,也叫「雕嵌匏器」。另一種則是當葫蘆剛結果不久,就用形狀各異並刻有不同陰文紋樣的模具將其夾緊,待葫蘆根據模具形制長成後便有自然的陽文裝飾,再進行裁割加工,這類匏器則稱為「范制匏器」。而前文說到的流行於清宮之內的匏器,也正是這種范制匏器。

清代范制匏器為何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

圖3:民國 匏器鍾馗嫁妹長頸瓶 , 拍賣成交價格估計:RMB  80,000-150,000,最終成交價格:RMB  92,000, 拍賣專場: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 2017年春季拍賣會, 拍賣成交時間:2017-06-15, 尺寸:高36cm。

清中期以前的匏器多為官方製作,幾乎都是宮廷御用之物,因此大多保存於博物館,很少一部分流入民間。即使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流入民間,這些范制匏器也不一定能被普通人賞愛,絕大部分還是在少數專業收藏家手裡。如此一來,整個清代時期的范制匏器在市面上都很少見,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而相對來說,流入市場的清代范制匏器少,參與的人自然也少,不可能掀起大的收藏熱潮。不過也正是因為匏器的收藏市場狹窄,才沒有受到資本的惡意炒作,所以其市場價值才能有更為理性、穩固的發展。

清代范制匏器為何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

圖4:清 「雪個」匏器, 拍賣成交價格估計:RMB  8,000-20,000,最終成交價格:RMB  63,250, 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賣會, 拍賣成交時間:2016-06-05, 尺寸:直徑17cm。

清代范制匏器為何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

圖5:清 匏器龍風玉壺春瓶, 拍賣成交價格估計:RMB  30,000-30,000,最終成交價格:RMB  34,500, 拍賣專場:河南原田拍賣有限公司 2013年秋季拍賣會, 拍賣成交時間:2013-09-01, 尺寸:高30cm。

收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