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賣身契內容是什麼樣子的(1張圖片)
  • 20年6月22日 23:2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的等級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努力和窮苦人家被賣給富人和皇宮裡當奴役和丫鬟,於是就有了賣身契。那麼古代的古代的賣身契是什麼樣子?古代的賣身契的內容是什麼呢?

這張賣身契是新鄉縣文管所在七十年代徵集的,2000年時所裡對近現代文物調查登記時重新上賬的 。紅紙黑字,保存狀況尚好。 賣身契紙長25.8厘米,寬20厘米,墨書文字自右向左豎行古書體。2000年登記時,河南省博物館定的是二級文物。全文釋讀如下(標點符號為作者釋讀方便所加注):

「立字居(正確字「據」,筆誤)人 王希印

因為連年無收,日無杜用,今將小女麥連年拾三歲賣與丁義善腳下為妻,丄(古同「上」)河(「以」的繁體字,文中的「」,古漢語詞典,是連帶的意思) 井不與賣(正確字「買」,筆誤)主香(正確字「相」,筆誤)干。同中言明,使洋壹佰伍拾元。兩家人洋對面交過,空口無憑,立字為正(正確字「證」,筆誤)

民國三拾貳年六月拾六日,立人契王希印十(「十」應為畫押符號)

煤(正確字「媒」,筆誤)人 王應天 王來興廾(「廾」應為畫押符號)」

這張賣身契是從當地農民手中所徵集的,應當是新鄉縣本地百姓之間的人口買賣契約。契約落款是民國三十二年,那就是公元1943年。據《新鄉縣志》(新鄉縣史志編纂委員會編,三聯書店1991年出版)記載:「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全縣蝗蟲危害嚴重」;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是年,城區霍亂病流行」。作家劉震雲編劇、馮小剛導演的電影《一九四二》。反映的就是1942年新鄉地區延津縣乃至整個河南地區的一場災難,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戰略相持階段,此時河南大旱,蝗蟲肆虐,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影片展現了他們的掙扎和痛苦、希冀和憤怒, 國民黨政府對人民貧困交加的冷漠蔑視,更加深了這場天災人禍的苦難程度。可以想像,當時新鄉地區連年戰爭和災荒霍亂,民不聊生的慘狀非常普遍。13歲的少女麥連正值豆蔻年華,但是因為家裡連年顆粒無收,難以生計,父親王希印就將他以150元大洋賣與丁義善為妻,丁義善年齡不詳,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其年齡遠遠大於幼女麥連;契約中明白寫著麥連即便受了天大委屈,跳河或者跳井都與買家毫不相干,娘家人不能前去理論。對比現在幸福自由的少年,如花似玉的麥連當時身無綵衣、食不果腹,為救全家性命,被迫賣與素不相識的農家漢,不說她沒條件坐在私塾讀書,即便無憂無慮的在父母跟前吃苦撒嬌也是不可能,從此連命也就不是她自己的了……

國民黨統治時期,民眾之間土地及人口買賣只要有契約都屬於合理合法,沒有所謂的人權、自由、平等。這張賣身契反映了男尊女卑依然是當時社會主流意識,普通人家女子更是生活在社會最下層,沒有家庭地位,沒有教育權利,婚姻不自主,命運無掌控。王希印一家是當時廣大農民窮困潦倒的真實縮影,麥連的命運是當時廣大婦女和女童身不由己的心酸寫照,當代年輕人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這張賣身契是研究近現代新鄉社會歷史和進行傳統教育的珍貴實物資料。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