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鐵線冰裂紋為何能得到一些收藏家的厚愛(共10張圖片)
  • 20年4月26日 05:4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看過它的人,沒有不愛它的,聽過它名字的人,沒有不好奇的,它就是「金絲鐵線」冰裂紋,是中國瓷器史上非常有名的一種瓷器,被稱為是魅力的東方瑰寶。從圖片和博物館的展品可以看出,「金絲鐵線」冰裂紋的美多麼神奇,它的獨特又多麼獨一無二。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件藏品都不可能與之相同,它就是獨一無二的「金絲鐵線」冰裂紋。那麼,為何有如此多的收藏家厚愛「金絲鐵線」冰裂紋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民間,「金絲鐵線」冰裂紋的來歷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它的誕生據說和兩個兄弟有關。在宋朝時期,有一對擅長燒製青瓷的兄弟,哥哥建立了一個窯口,成為哥窯,弟弟建立一個窯口,成為弟窯。他們的窯口不同,但燒製的東西都是差不多。但可惜的是,哥哥的窯口燒製出來的東西總是比弟弟強,因而名氣也比弟弟大,賺到的錢也比弟弟多。

這讓弟弟非常嫉妒,於是趁著哥哥不防備的時候,在未開窯之前,潑了一把冷水,希望讓哥哥燒製的青瓷都廢掉。但沒想到的是,這一潑水,反而潑出了神奇,不僅沒有損壞瓷器,反而瓷器因為釉面炸裂而形成不一樣的紋路。這些獨特的紋路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哥哥也因禍得福。之後,哥哥潛心研究,最終製作出了後世稱之為「金絲鐵線」冰裂紋的瓷器,就哥窯瓷。

實際上,「金絲鐵線」冰裂紋的出現並不是僅僅潑一碗水就能成的,必須要在冷卻只會倒入炭黑水,也就是墨汁,瓷器開片之後,吸收墨汁,形成一些黑色,細小的瓷器開片因為空氣氧化而形成黃色,最終持續炸裂,形成漂亮的紋理。據一位買家曾說過,自己曾買過一個「金絲鐵線」瓷器,其開片聲音持續了一年才結束。由此可見,「金絲鐵線」冰裂紋瓷器的獨特之處。

後世對「金絲鐵線」冰裂紋瓷器仿造過多次,成功的也非常多。究其根本,「金絲鐵線」冰裂紋來自燒造時的技術缺陷。如今這個缺陷在現代工藝的補救下,變得更加完美,因此也變成了一門獨特的手藝。所以,現在市場中的「金絲鐵線」冰裂紋瓷器非常多,雖然不如古代的值錢,但因為紋理獨一無二,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

實際上,收藏家喜歡「金絲鐵線」冰裂紋,就是因為它的美與獨特。看似開裂,實則並未開裂,紋理紋路大不相同,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樣的寶貝相信任何藏家收藏到都是愛不釋手的。

哥窯冰裂紋精品瓷器賞析:

1:元/明哥窯花口盤,尺寸:直徑15.9厘米,估價:HKD 300,000 ~ 500,000,成交價: HKD 8,800,000 ,成交時間:2015.06.03,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春季拍賣會。

2:清雍正仿哥窯釉弦紋洗口瓶,尺寸:高38.1厘米,估價:HKD 700,000 ~ 900,000,成交價: HKD 3,928,000 ,成交時間:2006.05.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6春季拍賣會。

3:清雍正仿哥釉獸環方壺,尺寸:高37.5厘米,估價:HKD 2,600,000 ~ 4,000,000,成交價: HKD 3,220,000 ,成交時間:2018.11.28,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六字篆書款。

造型仿清宮《西清古鑒》卷二十所載「漢獸環方壺」等器而制,而口部較漢方壺加飾回紋,襯托器身更為素雅,為少見的雍正官窯仿古瓷器品種。造型端莊,通體施仿哥釉,大器小開片,金絲纖細,鐵線粗壯,金絲鐵線自然通暢。器底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雍正時期另有仿哥釉器與此方壺取材類似,可參見北京故宮所藏之仿哥釉古銅紋方尊,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顏色釉》,第37冊,香港,1999年,頁249,編號227。另見一仿哥釉尊,其壺形制及紋飾同源於青銅壺,2005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488號。

4:清雍正仿哥釉八卦紋雙螭耳抱月瓶,尺寸:高48.7厘米,估價:HKD 5,000,000 ~ 6,000,000,成交價: HKD 5,900,000 ,成交時間:2018.10.02,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抱月瓶亦稱「寶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名。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窯常見器物之一,雍正早期燒製,後停燒。乾隆時又有燒製,多為青花。此件雍正仿哥釉抱月瓶,直口短頸,口沿起唇,頸部飾單線弦紋,左右裝飾螭龍耳。腹部渾圓呈扁圓狀,正背兩側紋飾相同,瓶身中央模印陰陽太極紋飾,四周凸飾八卦紋,下承方台圈足,週身施以仿哥釉色,底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雍正帝對宋器推崇備至,其中對摹制官窯瓷器尤為重視,但其摹制宋器的理念是好古而不泥古。誠如唐英所言「仿舊須宗雅則」,不是一味貼近原物為佳,而是取其最精華最高雅之處而臨摹,更重視氣韻神髓之相似。因此,雍正皇帝在摹古行為中也深深融入其自身的審美與對古物本身的理解,所得摹作乃經其親自化裁而成。當時為了追求最佳的仿古效果,曾不惜下發內府收藏的宋官窯古物讓御窯廠對照臨摹。本品正是這種摹古熱潮下的傑出代表,尊貴程度不喻而明。此抱月瓶造型典雅古樸,所施仿哥釉,溫潤瑩澈,紋理清晰均勻,自然交錯,於渾厚古樸中見恬淡雋秀。更為難得之處在於此瓶集雍正帝尚古情懷與道家思想推崇於一身,其形制之美感也達至臻之境界,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5:元清宮舊藏乾隆御題哥窯貫耳壺,尺寸:高18.5厘米,估價: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價: RMB 11,270,000 ,成交時間:2017.12.18,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哥窯是宋代名窯之一,造型莊重、古樸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獨特神奇的紋片裝飾而著稱。明人鑒賞瓷器注重瓷釉表紋理的變化與色差,哥窯「金絲開片、紫口鐵足」的特點正好滿足了精英階層對居家清供、好古賞玩的想法,如明人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誌》之類記載文人清供的專門書籍,其中有記載哥窯道:「堂中插花,乃以漢之銅壺、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因此哥窯金絲開片的形象經常出現在明清繪畫中,如明代杜堇所作《玩古圖》等。
此貫耳壺仿上古銅壺造型,頸部凸起二道弦紋,肩部兩側各有管狀貫耳,底足兩側設有兩穿帶,氣韻古樸。通體施釉肥潤,金絲銀線開片遍佈器身,疏朗有致,底足敷有深褐色鐵汁,足端磨損露胎處可見胎體堅質。瓶底部滿釉,上以琢玉之劃刻法鐫刻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文為:「處郡章家弟與兄,弟陶純美較兄精。春風堂不觀隨筆,那識哥窯所得名。乾隆乙未春御題。」 後鈐刻「比德」篆書方章。詩文說處州有章家二兄弟,弟所燒瓷器純美,品質較兄所制為精。如果沒看到《春風堂隨筆》,怎麼會知道哥窯名稱的來由。
《春風堂隨筆》為明代陸深所作,是最早對「哥窯」的產地、產品特徵、章氏兄弟的記載。《春風堂隨筆》云:「哥窯淺白斷文,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處州之龍泉窯。生二所陶素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詩文上貼有墨書「敬字六十六號」黃紙籤條,為標準清宮內廷規程,可見此件官窯壺曾入藏內府,經乾隆皇帝賞鑒並題詩後命造辦處工匠鐫於瓶底,在清宮秘藏百年後於清末亂世自清宮散出。瓶底所貼寫有墨書編號的黃紙籤條為典型清宮做法,兩岸故宮所發表清宮舊藏器物多有貼有此類編號者,經藝術史學者研究得知,此類編號第一字為宮廷名首字,如台北故宮藏一「清乾隆 黃地洋彩折枝花卉紋碗」,上貼有「重二百七十一號」,其原藏重華宮。本件所貼為「敬字六十六號」,以此推斷,極有可能原藏敬勝齋。敬勝齋位於建福宮花園,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遊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讚譽。齋西四間偏於花園的西北角,為乾隆八年西牆西移後所添建。

6:清雍正仿哥釉鋪首瓶,尺寸:高25.6厘米,估價:RMB 1,500,000 ~ 2,500,000,成交價: RMB 2,415,000 ,成交時間:2018.11.20,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8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雍正本朝。

哥窯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來以古樸典雅之氣質折服無數欽慕者,備受文人雅士推崇。宋代哥窯在後世備受人們青睞,元明清仿製者頗多,且各有風格,被稱為仿哥窯或哥釉,明代永樂、宣德、成化時仿製已具有一定水平;清代雍正燒製的則尤為神似,釉質厚潤,釉面不僅有宋哥釉那種油膩酥光似的皺紋,而且滿佈片紋,粗紋色黑,細紋色黃,猶如「金絲鐵線」。釉色分為灰、灰褐、灰白、灰黃、黃色、粉青等。明清景德鎮窯場出現較多的仿傳世哥釉瓷,以清代雍正朝最好。唐英《陶成紀事碑》有「仿鐵骨哥釉,為模仿宋哥釉之特色」,《景德鎮陶錄》也有:「哥窯,鎮無專念者,惟碎器戶兼造,遂充稱哥窯戶」的記載。
本品正是此番摹古熱潮下的傑出代表,成功地以後仿之器詮釋宋人崇尚一色純淨之美學理念。其造型仿西周青銅器之壺,製作規範,古樸凝重,肩部兩側有鋪首一對,古風蕩蕩,器身凸起弦紋,平添動感。通體施青灰仿哥釉,釉水凝潤,開片疏朗有致,遍佈器身,氣勢非凡,雖曰人工,宛若天成,宋人意趣,盡在其中,與清代古瓷鑒定家藍浦所云「古哥窯器好者類官,亦號百圾碎」(載《景德鎮陶錄》)正相符。

7:清乾隆仿哥釉荸薺扁瓶,尺寸:高21.3厘米,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 RMB 2,702,500 ,成交時間:2015.05.16,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5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瓶直口,長頸,折肩微圓,圓弧腹,收至底,圈足,微外撇。全器裡外滿施仿哥釉,釉質肥厚滋潤,開片均勻自然。以摹仿宋哥窯「紫口鐵足」的效果。內、外均以開片青釉為飾,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黃色紋片交織,呈現出宋哥窯「金絲鐵線」的特徵。底部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六字款。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有哥窯「器小而開大片,器大而開小片,皆足貴也。」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逕庭。傳世哥窯瓷器不見於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故研究者普遍認為傳世哥窯屬於宋代官辦瓷窯。舊有「千金易得,宋瓷難求」之說,形容宋瓷的珍貴,故後世多有仿製,明代宣德時期,景德鎮開始仿哥釉瓷,一直延續到清代晚期都有燒製,以明代成化、清代雍正、乾隆的仿哥窯藝術成就最高。成化時期仿哥釉器多為小件,有碗、盤、洗之類。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所仿哥釉器,唐英《陶成紀事碑》稱為:「仿鐵骨哥釉」。均模仿宋哥釉之特色,釉質柔潤,所燒器物除仿宋代器外,多為雍正乾隆時期的典型器型,且多書本朝款。造型十分豐富,除杯、洗、盤、碗外,尚有六方瓶、貫耳瓶、梅瓶、花觚、扁壺、琮式瓶、香爐等大器。「仿舊須宗其典雅,肇新務審其淵源」,雖宗宋哥釉的神韻,又帶有鮮明的時代藝術風格。清藍浦《景德鎮陶錄》稱為:「仿肖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各種名釉無不巧合。」此瓶樣式在乾隆時期有諸多釉色,唯仿哥釉者少見,甚可寶貴。

8:明仿哥釉印池,尺寸:寬7.5厘米,估價:RMB 300,000 ~ 500,000,成交價: RMB 1,023,500 ,成交時間:2018.11.20,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8秋季拍賣會。

蓋面刻:方其性,虛其中,滌筆破墨皆吾從,吁嗟乎,能容。獻堂為靖宇尊兄銘。
木托刻:章哥百汲碎,巧作小天池。洗墨烏雲起,催人作好詩。靖宇藏,修髯。

印池也稱印色池,是指用於置放印色泥的器具,有如本品。印池方口,淺直腹,圈足,造型敦實古樸。通體施仿哥釉,大開片,釉質瑩潤,開片相間,錯落有致,紋路多呈黃色,恰似金絲,清晰自然。
明代從永樂朝已開始對哥窯器進行仿製,成化以後逐漸消失,遺留明代仿宋作品雖惟妙惟肖,卻存世甚少。哥窯歷古聞名,其乃為宋瓷之精粹,以古樸典雅之氣質引來無數之傾歎。明清之士尚慕風雅,復古之風盛行,此風帶領之下,家居生活陳設成為文人雅士們關注的焦點,是而誕生了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誌》之類記載文人清供的專門書籍,高濂之《燕閒清賞箋》中道「印色池以瓷為佳,而玉未能勝也,故今官、哥窯者甚貴」從中可知,印池宜以瓷器為受用,官、哥窯製品最珍貴。同類之代表作品,可參考我公司2010春拍「翦淞閣—文房清供」專場中「明 哥窯印池」,曾為清宮舊藏、瞻麓齋舊藏,可見眾藏大家對官、哥類器物之鍾愛。此器雖小,卻為文房佳用,神清氣閒,身臨宋人雋秀。
查閱書籍,此造型藏品亦可能在清檔中認為是洗,據清宮檔案,《乾隆二十四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六月初九日,員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傑交「……官窯四方洗一件……傳旨著入百什件,欽此。」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