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挹婁王國古都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七星河畔,在一直被人們視為”亙古荒原”的三江平原腹地考古發現了距今7000多年的挹婁王國和滿源文化。
挹婁王國古都的七星河流域古人的聚住址分佈密度高於現在七星河流域的村鎮的分佈密度,特別是七星河中游現已發現聚落址426處,佔全流域的70%。根據對發掘古遺址和出土文物的分析,當時的挹婁人已具備了採集、耕作等生存手段和生活水平。出土的骨鏃、石鏃、鐵鏃、鐵魚勾、石刀、鐵刀等遺物都印證了當時的漁獵文化,在我市寶山區保東城址出土的”龍江第一梨”是目前黑龍江省歷史上發現最早的鐵梨鏵,還有當時的牛馬遺骨、陶網墜以及陶罐內已經碳化的穀物等,體現了當時人們的智力水平和生產能力。七星河流域野果、動物、魚類資源豐富,為當時的挹婁人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從出土的陶紡輪和多塊麻布殘片上證明,當時的紡織業也進入了初期階段。
在《後漢書·東夷傳·挹婁》中有這樣的記載”在夫余北千餘里,(夫余國是位於長白山一代的漢朝的一個附屬王國,當時的挹婁人曾不屬於夫余國)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余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文字描述的是當時挹婁人的生活地域非常廣闊,東至日本海、南到琿春圖們江。由於當時夫余國的不斷強大,東北地區的古民族進去”戰國時代”迫使挹婁人臣服夫余,由於雙鴨山市七星河流域的人類迅速加增,隨之帶來了經濟、軍事、文化的繁榮與活躍。
據《烏丸鮮卑·東夷傳》卷三十中記載:”挹婁,有五穀、牛、馬、麻布;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為好。其俗好養豬,(出土的陶豬已證明了這點)其人不潔,廁其作中,人圍其表居。出赤玉(就是紅瑪瑙石),好貂。”這些文字對挹婁人從事耕作、紡織、漁獵等生產有了詳細的介紹,從七星河流域當時的人口猛增,遺存遍及雙鴨山地區全境。推測在歷史、考古、民族學上稱之為挹婁人。一般認為是滿族共同體最早見於記載的遠祖,也是東北地區第一個建立國家並臣服於帝舜至西漢年初的肅慎人的後裔。”有五穀、牛馬、麻布”這已經得到證實。”處山林間,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為好”。從發掘的居住遺址上看仍在山林間,而且都是半地穴式。”好養豬”。遺址群中不但發現了眾多的當時遺留的豬骨,在遺址晚期室坑中央多是一條長一米多,寬二、三十公分的條坑,反映了當時挹婁人的”其人不潔,作廁其中”的情形。”出赤石”,在不遠處的烏蘇里江,黑龍江中下游兩岸,盛產的紅瑪瑙石即赤玉。 “好貂”。自古以來,貂以白為珍,以黑為上,以灰為下。上品的黑貂,主要產自以雙鴨山地區為主的北溫帶。
在友誼縣境內的鳳林古城和寶清縣境內的炮台山七星祭壇,為當時挹婁人活動區域內所發現的最大、最完備的遺址。如此規模巨大的建築,表明了當時是動用全流域力量來修築的。據專家認定:七星河流域漢魏遺址從功能上應分為五個管理層,按國家聚落考古的概念能分出三個管理層次,可視為國家的出現,屬於複雜社會。從而可以判斷:當時的七星河流域的漢魏居民已進入早期國家社會,鳳林古城址應為首府所在地。
2000年深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鳳林城址土城區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時。出土各類器物約400件。是在土城區中部揭露出的666平方米的半地穴式大房址,坐西向東,南北長約29米,東西長約23米,房中地面上有序排列著橫5個、縱4個,計20個大柱洞。柱洞底徑25-30厘米,深60-90厘米地面堅實平整,被省內外專家稱之為”王者宮殿”,反映了當時鳳林城址所具有的強權政治地位。隔七星河相望的炮台山七星祭壇址,面積48萬平方米,歷史上與鳳林城址實為一體,壇體頂部有八個”天坑”,直徑6-8米,深0.5米。其中7個按北斗七星式樣排列,另一處”大坑”則位於”北斗七星”坑的北側,顯示著當年極星的位置。歷史上把鳳林城址和炮台山七星祭壇址稱之為”巴如古蘇霍通”就是滿語中”對面城”的意思。體現了”王宮居北,祀天為南”的北主政,南祭祀的封建禮制。
有一個王宮和龐大祭壇的城址,這裡就是漢魏時期挹婁王城所在之地。那麼,在這裡生活了六百多年的挹婁人和挹婁古王國又是因為什麼神秘消失的呢?從考古調查和遺址發掘,推斷鳳林古城的晚期房址內有大量的燒土和木炭堆積,證明該城址的廢棄應緣於戰火。一是鳳林古城的中心方城為深壕高牆。四周封閉,沒有城門,卻有外凸高聳的角樓和馬面,顯然已具有很強的防禦功能;二是在已發掘的兩座房址的近出煙口、炕洞內分別發現了一串珠寶和銅鈴,這顯然是一種藏匿行為;三是幾乎每座房址內都遺留了一些不便攜帶的陶質生活用具,而少見便於攜帶的銅、鐵、石、骨質的武器和生產工具。據此,專家推測該城址毀於戰火,城內的居民是在匆匆中收拾有價值的物品離城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