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藝術作品有哪些局限性
  • 18年9月16日 07:3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年藝術作品有哪些局限性?作為新生代的青年藝術家群體,其作品所表現出來局限性。那麼,青年藝術作品有哪些局限性呢?

一是中西合璧,不倫不類。“將神秘的東方美學以西方先鋒的繪畫語言進行現代性轉換”,這是很多評論家對目前活躍於藝術市場的青年藝術家作品“教科書式”的褒獎,這種腔調的套詞往往既能在“學術”上兼顧國內和國際雙向的審美訴求,又能在“學養”上表現藝術家博納百家之長的深厚底蘊。這些新時代的“杜尚”,對現成品的利用可謂信手拈來,將一知半解的東西方的經典美學和樣式挪用、複製、拼合之後,再鼓搗出一層個人風格的表皮,即可偷梁換柱為某某“新表現”“新當代”“新主義”等開山立派者,其作品浮誇中透出淺薄,根本打動不了自己,更何況讀者。

二是割裂時代,架空歷史。很多年輕藝術家在汲取師長前輩的藝術經驗時,容易懾於權威,被既有的書本知識和藝術思維綁架,僵化地盲目崇拜,從而使個人的藝術創作陷入和師長趨同的風格。他們推崇齊白石的花草魚蟲,喜歡羅中立的苦難父親,卻武斷地將時代因素和歷史背景拋諸腦後,不明白民俗入畫和巨幅農民在作者所處年代具備何等的拓荒意義,回到當下,如果以21世紀的審美眼光再去重複創作類似這些已遠去的經典,一方面脫離了彼時的文化語境,只能是隔靴搔癢;另一方面又與眼下的現實境遇格格不入,難免空洞乏味,只剩下一具打著“藝術幌子”的軀殼。

三是無病呻吟,情感匱乏。如何將個人的藝術語言、生存體驗、敏銳思考和當代的社會生活發生關係,是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潮流所在,帶有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總是更能引發讀者對於畫面之外的情感認可。去邊遠的地區采風寫生,體察民間疾苦自然成了上佳選擇。中國畫壇有一陣沉浸在描繪藏區人物苦澀艱難和少數民族原始生態中,然而據我所知,其中不少藝術家壓根就沒去過這些地方,即便去過,也只是蜻蜓點水般遊玩,次在寫生,其創作來源大多基於都市人類對於鄉野山夫的某種臆想,並沒有注入多少熱情和生命體驗。

以上就是關於“青年藝術作品有哪些局限性呢”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今日熱點推薦:天眼菩提 六瓣金剛菩提子價格 陰皮星月菩提 六瓣金剛菩提子 金蟬子菩提 緬茄菩提子 菩提珠 五眼六通菩提子 千眼菩提子是什麼 龍眼菩提子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