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古玩舊物文化墟市曾叫"鬼市" 交易有"黑話"(共5張圖片)
  • 17年5月27日 08:2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本報記者連續五周走訪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廣州古董交易越做越旺  昨日凌晨5時29分,墟市買賣開始踴躍。凌晨「淘寶」,買家們借助手電筒鑒別真偽。  狀如「行軍折疊椅」的枕頭由兩塊活動木板互為牽制合成,專家介紹是由同一件木頭雕刻分離而成。  近日有報道稱某些省份出現「古董商坐店裡發愁,古董市場斷崖式蕭條」的現象,但在廣州,情況並非如此。廣州日報記者用了連續五周的時間,對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進行跟蹤調查。記者發現,文化傳統深厚的文昌路墟市如今人氣鼎盛、交投活躍,有越做越旺的趨勢,吸引了很多外省愛好者前來買賣交流。  對此,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鄒永生提出,逛古董舊物文化墟市,眼光不能僅僅停留在低層次「淘寶」、「撿漏」。「淘寶」不僅是為了保值,更是為了保存一段流失的文化。人們在這種文化墟市中可以尋找到古董中保存的情感記憶。  記者瞭解到,今天文昌路文化墟市早已名聲在外了。遠道而來的淘寶買賣人包括來自西藏、青海、新疆、雲南和黑龍江等地。除此以外,來自日本、印尼、歐美的古董愛好者也慕名而至。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黃丹彤 特約通訊員鄒旭恩  扛著木箱,背著背囊,推著小車,凌晨4時過後,趕往廣州文昌路古董舊物文化墟市的人群開始多了起來。每星期二凌晨零時至上午8時30分,是這一文化墟市的買賣時段,這個約定俗成的古董舊物文化墟市,最早出現在清末民初時期,曾經被廣州市民稱為「鬼市」天光墟。現在,在古董愛好者中,它的「全名」是「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  歐初:  文昌路文化墟市  在國內較有名氣  「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最早叫做『天光墟』。它一開始以買賣傢俱舊物、古籍字畫為主,清末民初尤其興旺。」95歲的原廣州市委書記歐初,見證了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多年變化。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回憶起這個文化墟市的變遷歷史。歐初說,抗戰前,在廣州西來初地、華林寺、帶河路一帶,有一家「紅棉茶樓」,那裡就是廣州最早古董舊物文化墟市聚會地。到了抗戰期間,它遷至「爛馬路」(即現中山七路)。20世紀80年代,文化墟市重新在「土興巷」恢復。20世紀90年代,墟市遷至帶河路,最後在源勝西街一帶發展形成今天的形式。開始時是日日成墟,直到2003年才改成每週二一次。  歐初還回憶起自己的「天光墟」經歷:就在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自己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到華林寺看文化類玩具,那個時候一些「有家底」的廣州人經常會拿出祖傳的東西出來賣。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他擔任廣東省委副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當時廣東省委辦公大樓要佈置一個電話會議室,他就曾經到「天光墟」買到用來隔音的舊地毯,還在下九路一帶買了三套舊酸枝傢俱。「記得有一次,我還在『天光墟』淘到寶,買到一個光緒年間的罄。」歐初說。  歐初指出,「逛『墟市』是一種文化,可以培養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識。尤其現在,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已成為全國比較出名的幾大文化墟市之一,引導關注其健康發展,將對促進國內各地的文化交流起到推動作用。  記者瞭解到,廣州文化墟市也熏陶了一代代文化人,像最盧達文、賣古畫和古書的鄧濤、賣碑帖和新舊書的陳煥科等,他們都有很好的學問和鑒定力。包括容庚、朱傑勤等大家也經常逛廣州的古董舊物文化墟市。都市人在這裡淘寶,也在這裡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養和鑒定力。  曾有一個階段,中國興起「收藏熱」,許多人看中收藏古董中的增值潛力。最近兩年由於市場調整,一些文物投機者見到市場低迷,開始選擇遠離。但對於文化保育而言,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恰好為一度膨脹的「收藏熱」市場瘦身,反而讓更多人擺正收藏古董的心態,進而讓市場中增加更多文化內涵。  一把船票剪票鉗。  記者走訪:交易高峰期或超2000人  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位於「文昌陶瓷玉石工藝市場」一樓,主要交易場所位於一個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空地。人氣鼎盛時段,趕墟的攤檔經常向周邊小巷延伸。記者留意到,不到凌晨5時,現場攤位就已被檔主貨物堆滿。記者凌晨到訪,藉著手電筒光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古董:陶瓷製銅製的香爐燭台,造型各異的青花瓶罐、銅鎖、銅熨斗、銅鼻煙壺、不同年代的收音機……  天微微發亮,人聲開始鼎沸。早上6時以後,人潮達到高峰,買與賣開始進入高潮。記者估算一下,此時起碼有超過2000人在現場。採訪中,沒有檔主願意透露自己賺了多少錢,但記者進一步觀察到,這裡的交易數量相當可觀,時有數千元甚至過萬元的古董成交。  來自台山的陳老闆擺賣的貨品中,有一台民國落地式木殼方箱相機。這種老式照相機如今更多只能在老電影裡面才會出現。這台相機看上去有七成新,擺在墟市過道上,吸引著不少人前來問價,最後被一位買主以10000元買走。
  交易「黑話」:「一塊錢」=100元
  「15塊(即1500元,民間古董交易稱100為1塊)一把!」「8塊!」交易中討價還價的聲音不絕於耳。記者見到一位來自湖北的賣家,帶來近百把清代枕頭形銅鎖正與買家講價。這些銅鎖不僅包漿完美,而且把把都帶有原裝鑰匙。
  最後,記者看到有一位買家以每把900元價格買下了其中5把。有位姓薛的行家告訴記者,其實這樣的銅鎖賣900元一把並不貴,要是在三年前,中國古董舊物價格被炒得很高,一把起碼要過2000元才能拿下來。  一把巴掌大的琵琶形狀舊物。它原來叫做司馬秤(俗稱「戥」),清代作為稱量黃金和名貴藥材的量具。  一台罕見的落地式柚木殼方箱相機。  專家忠告:小心「撿漏」撿到贗品  值得關注的是,在古董舊物市場哪些人最容易買到贗品?根據鄒永生的觀察,最容易輕易掏錢又買到做舊物品的是退休的人。「這些人手裡有錢,又有時間,相當一部分人的鑒別水平又不高。往往將做舊物品當古物來收藏。尤其是當中抱有『撿漏』心理的人。」 鄒永生說,應該向這些愛好者提出忠告:「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漏可撿呢?」  記者瞭解到,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中,以新充舊物品中,陶瓷物品最多,其次是銅器、木雕和竹雕。還有一些模仿清代的佛像、觀音之類的銅雕塑以及蚊帳鉤,外表顏色和皮殼多是做舊的。  有意思的是,就在墟市附近的小巷,就開著多家做舊陶瓷、做舊青銅器的私人作坊,多數都是前店後廠現場加工。  記者在附近小巷中還見到一塊招牌,上面書寫有「唐宋元明清古瓷批發」。記者瞭解到,這些作坊的加工陶瓷、青銅器件都以加工工藝品為旗號,相當一部分做舊工藝品會轉手賣給其他市場。當然在這些店舖中,也有一些以做舊物充當舊物來經營。  仁和橫范巷一位賣竹雕的老闆娘告訴記者,店裡全部竹雕都是仿品,一件劉海戲金蟾只賣400元。  漲知識  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  為什麼曾經叫「鬼市」?  相傳,在清末民初,有兩種人會偷偷摸摸拿著古玩、寶貝出來賣。一種是家道中落的富貴子弟,他們日子難過,祖上還有一些寶貝。所以就拿出來換錢,但是這屬於敗家行為,大戶人家子弟總歸要面子,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淪落到這般寒酸,所以天不亮就出來擺攤賣,黑燈瞎火的誰也認不出來,天一亮就撤。另一種人則是盜墓之徒,這些人更不敢光天化日之下兜售贓物,所以也是趁著夜色銷贓。  據老一代廣州人回憶,當年廣州這些地攤集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許拿燈籠照東西,不許照人臉。這就是「鬼市」的由來。隨著「鬼市」的規模越來越大,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很多正兒八經的商販也開始進駐,交易時間就不再局限於黑夜凌晨。在廣州,從2014年3月開始,廣州文昌路的文化墟市,從每週二一次發展到每天下午3點半到7點的「每天有一墟」。  「有別於一般的墟市,在廣州古董舊物文化墟市的買和賣都有講究的。」鄒永生對此作了專門的介紹。他說,「當有人正拿著貨物在問價的時候,旁觀者不便去問價。而一般情況下,問了價就必須還價,價錢不適,可以不買。」「買賣嚴格遵循『開天下價,落地還錢』,要碰物品前一定要先問清楚價錢。」鄒永生提起一件流傳民間的故事:曾經有一個老太婆賣一隻玉鐲,開價之後突然反悔不賣了。對方故意使壞,故意再追問一次玉鐲值多少錢,之後佯裝不小心將玉鐲打爛,最後付錢將玉鐲買下。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虞鷹  來源:廣州日報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