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與沉 一碗鹽水輕鬆辨別真假蜜蠟(共2張圖片)
  • 25年11月6日 15: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工作人員使用飽和鹽水即可簡單判定蜜蠟真假:真蜜蠟因密度小會漂浮在水面。工作人員使用飽和鹽水即可簡單判定蜜蠟真假:真蜜蠟因密度小會漂浮在水面。工作人員利用手機的手電燈光照著看產品內部結構,產品中有氣泡即可判定是玻璃。工作人員利用手機的手電燈光照著看產品內部結構,產品中有氣泡即可判定是玻璃。

  在3·15來臨之際,為幫助市民明明白白消費,晨報與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等機構合作開展「3·15維權檢測室」活動,向消費者公開徵集線索。記者會帶著消費者提供的商品走進檢測室檢測鑒定,並通過實驗室的權威檢測幫助消費者辨別優劣真假。

  花費三四萬元,從展會上買來兩個和田玉手鐲和一個蜜蠟吊墜,不知其真假。近日,烏市消費者陳梅前來參與本報「3·15維權檢測室」活動,想把她從展會上淘來的3件「寶貝」送到檢測室鑒定。

  據悉,這些寶貝是某展會上一珠寶玉器商行銷售的,「蜜蠟吊墜售價1.1萬餘元,看上去很漂亮。兩個和田玉手鐲也是油潤如脂。經不住商家的一再降價優惠,我腦子一熱就買回來了。」陳梅回憶說。

  3月3日,記者帶著這些「寶貝」,來到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經鑒定全部為假貨。那麼消費者如何自我鑒別蜜蠟與和田玉的真假呢?國家和田玉檢測中心的專家通過小實驗和儀器進行了演示。

  假蜜蠟原來是「塑料仿製」

  國家和田玉檢驗中心是怎麼簡單辨別蜜蠟真假的?記者見質檢師常亞運隨手抓起一把蜜蠟,放進鹽水裡。

  頓時,一個看上去並不起眼的乳白色蜜蠟浮了起來,陳梅那個顏色黃如雞油的蜜蠟吊墜卻沉入水底,還有幾粒較小的蜜蠟原料以及一個圓珠形吊墜也沉入水底。

  「沉入水底的,100%是假的。這些沉入水底的『蜜蠟』很多都是塑料仿製的,塑料的密度比蜜蠟的大,放到飽和鹽水中,很快就沉入水底。」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質檢師常亞運說,其鑒定原理為:琥珀(不透明的琥珀稱蜜蠟)密度在1.05-1.10之間,在1:4(鹽:水)的飽和鹽水中,琥珀、輕質塑料和樹脂均可浮起來,普通塑料、玻璃、壓克力和電木下沉。

  那麼飽和鹽水按什麼比例勾兌?需要濃到什麼程度?只見常亞運慢慢往一碗清水中倒鹽,並用筷子不停攪拌,一直攪拌到倒入的鹽粒不融化了,飽和鹽水即製成。

  據介紹,由於蜜蠟價格昂貴,近幾年仿造手段也是層出不窮,用塑料仿造比較常見。使用飽和鹽水檢驗蜜蠟真假,一般能初步辨別出塑料仿製品。但一些造假技術高超的假蜜蠟,還是需要實驗室儀器來辨別。

  手機照一照 和田玉真假立現

  市場上通常用玻璃或其他玉石來仿和田玉。消費者該如何簡單識別和田玉真假?常亞運支招,可準備兩樣東西:一是手機,二是刀片。

  在現場擺放的4個手鐲中,常亞運一一拿起用手機手電照一照,燈光下看到一個「和田碧玉」有明顯的氣泡,「有氣泡的和田玉手鐲、吊墜,都是玻璃仿製的。」常亞運說,若和田玉內部結構在手機光照下十分潔淨,沒有任何瑕疵也要小心。

  用刀片鑒別就更簡單了。和田玉的摩氏硬度比較高,在6.5度左右;而刀片的硬度一般為5.5度,低於和田玉。若用刀片在玉鐲內圈能劃出印痕,便不是和田玉。

  常亞運提醒:消費者最好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和田玉,切莫輕信路邊小攤。一分價錢一分貨,賣價太便宜的和田玉,假冒仿造多。

  消費者若買到難以辨別真假的和田玉,也可前往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使用紅外光譜分析儀對兩個長相一樣的手鐲進行鑒定。一個是真羊脂玉,一個是假冒羊脂玉,兩者的紅外圖譜完全不同,工作人員通過儀器鑒定,5秒鐘即可辨出真假。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