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共17張圖片)
  • 25年5月25日 16:2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釉裡紅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個特殊品種,無論是創燒時間還是工藝技術都與青花不相上下。然而青花瓷器自元代至今,歷經三個王朝卻從沒有間斷過,而釉裡紅卻因種種原因不斷停燒。由於釉裡紅燒製的難度較大,呈色不穩定,燒成的幾率非常低,因此現存的釉裡紅瓷器數量較少。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歲寒三友紋梅瓶

南京博物院藏

也正是因為釉裡紅瓷器的稀缺性,成就了它在中國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歷史上,元代、明初和清康雍乾是釉裡紅瓷器燒造的三個重要時期,而最珍貴的釉裡紅瓷器卻燒造於明代洪武時期。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初洪武時期,釉裡紅瓷器盛極一時。與元代相比,洪武釉裡紅在工藝技術方面均有所提高,其整體風格處於元代和明代永樂、宣德朝之間,同時也保留了一部分元代釉裡紅瓷器的特徵。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折枝牡丹紋花口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釉裡紅瓷器有著皇家血統,從考古出土資料及傳世品情況看,洪武瓷以釉裡紅器數量較多。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清宮舊藏洪武瓷100餘件,其中80%是釉裡紅瓷器,數量遠超當時的青花瓷器。南京明故宮遺址、南京郊區王公貴族墓、北京四中、景德鎮明代御器廠遺址等地出土的大量洪武時期的瓷器中也以釉裡紅瓷器為大宗。可以推斷,洪武朝的官方用瓷或者說是宮廷用瓷釉裡紅品種瓷器占相當大的比例,這種情況與明太祖朱元璋以紅為貴的規定有密切關係。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太祖 朱元璋(像)

明太祖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後,對元代釉裡紅瓷器便非常喜愛,他覺得這種顏色正和自己相配。首先,紅色是正統的顏色,看起來既喜慶又莊嚴,而朱元璋剛剛登基,這種顏色正好能代表自己的正統身份;其二,紅色在五行學中主南方,朱元璋在南方發跡,他認為紅色非常吉利;三是朱元璋姓朱,朱就是紅色,年號洪武又跟紅諧音,再加上朱元璋曾經參加反元的紅巾軍,所以朱元璋覺得釉裡紅的顏色對於他來說是最吉祥的顏色。於是下令命御窯廠可以多多燒製釉裡紅瓷器。就這樣,釉裡紅瓷器的燒造工藝在洪武時期迅速發展起來,一時間成為御窯廠生產的主要瓷器品種。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釉裡紅瓷器創燒過程非常複雜,在白色的瓷胎上用含銅的顏料描繪圖案後,再塗上一層透明釉,最後在1300攝氏度左右的窯火中燜燒而成。由於氧化銅在高溫下呈現出紅色,釉裡紅因此而得名。釉裡紅瓷器以顏色鮮紅為上品,而燒造釉裡紅的難度也在這裡。釉裡紅瓷器對燒製溫度要求非常嚴格,允許的誤差不能超過10度,窯溫低圖案的顏色就變得發黑,溫度高了顏色就沒有了,所以燒製一件釉裡紅瓷器非常困難。當時沒有溫度計,窯工只能憑借眼睛和經驗來判斷窯火的溫度,只有經驗豐富的窯工才能掌握好火候。大多數元代釉裡紅瓷器顏色偏灰黑,色彩並不理想。一件好的釉裡紅瓷器,對釉料配方、工藝條件的要求都是十分苛刻的,由於燒製成本巨大,釉裡紅瓷器當時只能作為宮廷用瓷,民間是禁止燒造的。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軍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歷史的原因,明代早期的洪武官窯瓷器流傳於世較少,歷史文獻中對這時期瓷器的記載也少,導致很多人一度對洪武官窯瓷器的認識不夠,甚至曾把許多洪武瓷器當成元末的東西。1984年北京元、明宮殿、庫房遺址中出土了大量洪武釉裡紅瓷器殘片,1994年景德鎮御窯廠舊址也出土了許多元末、明初的瓷片,其中也有洪武釉裡紅碎片遺存,由此證實了當時御窯廠生產釉裡紅瓷器的情況。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執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洪武時期,釉裡紅的原料配方和製作工藝前後有所不同,從胎釉特徵和釉裡紅呈色上也能看到一些差別。洪武釉裡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胎質較為粗鬆泛灰,手感稍輕,瓷化程度稍差。胎內斷層多氣孔雜質,這一類型的釉面多有開片,釉面常有縮釉點。早期的洪武釉裡紅色澤不穩,渾散現象較嚴重,器物底部多不施釉,即便有施的,其釉質較薄且光澤感也不強,砂足底多呈現火石紅。這類釉裡紅瓷器多是洪武早期生產的。洪武中後期的釉裡紅瓷器,胎質斷面細膩緊密,質地瑩白,釉質瑩潤,極少有縮釉點現象。洪武中後期因生產工藝的改進,釉裡紅髮色相對穩定,色澤也較為艷麗。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拔白纏枝花卉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釉裡紅的燒製需要複雜的配方和極高的燒造技術,由於古人對配方的掌握及燒製溫度的控制不到位,多數洪武釉裡紅呈色較淡或偏灰,有的甚至呈暗紅黑色,髮色純正的釉裡紅器物相對較少。釉裡紅中的艷紅色,呈色純正濃艷,但線條外緣大多有暈散,行家也叫「飛紅」有些甚至整個釉面都呈淺紅色。釉裡紅中的暗紅色,呈色以黑紅為主,有些呈色黑灰的可見明顯的鐵褐斑,這是含較多鐵質之故,也有燒製溫度掌握不到位,釉料的配方有差別等原因。釉裡紅中的赭紅色,這種釉裡紅髮色比較純正穩定,渾散不明顯,有些釉中還帶有淺綠,這種釉層渾厚肥潤,折光漫射性好,可謂是洪武釉裡紅的巔峰之作。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四季花卉紋石榴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洪武釉裡紅的繪畫裝飾紋樣多以龍鳳及四季花卉紋為主,花卉主要有纏枝牡丹、菊花、蓮花和茶花紋,另外「歲寒三友」也較多使用。輔助紋有卷草紋、回紋、靈芝紋、蕉葉紋、變體蓮瓣紋、海水紋等。但極少見洪武釉裡紅人物繪畫。洪武釉裡紅立器的裝飾紋飾中最多使用的是器物頸部的變形蕉葉紋和足根部的蓮瓣紋。洪武早期由於更多繼承了元代風格,這種蕉葉紋和蓮瓣紋是相互分開的,在洪武中後期蕉葉與蓮瓣之間的距離是合併的,這也是區分洪武早期與晚期產品的特徵之一。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洪武釉裡紅瓷器:朱元璋的紅色情結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從現存的洪武時期瓷器實物來看,釉裡紅瓷器是洪武瓷器的主要品種,包括器形較大的陳設用瓷,以及圓器類的生活用瓷。陳設所用的釉裡紅常見器型有大罐、大盤、梅瓶、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軍持等;生活用瓷器形豐富,以各式盤、碗、杯、盞托等為代表。洪武傳世瓷器延續元瓷粗獷豪放之風,不僅器形狀碩大氣,工藝粗放,畫風豪放,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