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我們對於元朝,內心裡的誤解和歧視很多,甚至敵視也不少,無非氣不忿皇帝是少數民族,就直觀認定人家沒文化。
其實不然,瞭解元朝文化,建議你去一趟首都博物館,看看那裡收藏陳列的元代瓷器,一圈看下來,保管你對元朝的印象會改變很多。

我的整體感受是:元瓷相比於宋瓷,也許審美層次有所降低,但是器物品類大大豐富了,器型多樣,更接地氣了。
先是具有強烈本民族特徵的器物,濃濃的、一代又一代草原民族融進血液裡的情感體現。

元 景德鎮窯青白釉多穆壺

元 景德鎮窯青白釉僧帽壺
然後,是適用於騎馬時使用的酒杯,高足杯,香港人稱:把杯,其實更形象。蒙古人騎在馬上也要豪飲,手攥著酒杯穩穩當當,畫面感很強啊……

元 景德鎮窯
卵白釉高足杯

這件器物明顯有點歪,館內標籤上寫著:青白瓷高足碗。其實,應該也可以叫杯。無所謂了。
有酒杯了,怎能少得了酒壺……為了便於馬上攜帶,元人設計的酒壺大部分是扁的。

元 青花鳳首扁壺
自從2005年那個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創下了超2億元的天價拍賣紀錄後,大罐子迅速風靡大江南北,越看越喜歡。像特大號四川泡菜罈子的元代大罐,幾乎就是元瓷的形象代言器物了。
可惜的是,首博裡沒有元青花大罐,磁州窯大罐有,也是很美的。


元 磁州窯龍鳳紋大罐


元 磁州窯黑花瓷雙鳳罐
無論哪個國家、民族,各種藝術品類皆是相通的,也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藝術總能找到相似的傳承。
元瓷的多樣性,讓你不由得想起騰格爾,他能唱《康熙帝國》的主題曲,氣沖斗牛般的吼出「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但最縈繞在我心中的還是那首《天堂》:藍藍的天空……如此悠揚、婉轉的深情,哪裡還有粗獷和豪邁的影子,分明比江南水鄉還要醉人。
元瓷嫵媚撩人的另一面,絕對的驚艷,讓你合不上嘴……

元 黃釉彩繪月映梅紋碗

元 青花蕉葉紋觚

元 青花菊花牡丹紋托盞

元 青花束蓮紋匜(發儀音)

元 青花松竹梅紋葵口盤

元 青花龍紋碗
最後,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我最最一見傾心的玉壺春瓶,來了。玉壺春瓶的造型,最早出現在唐代,宋人完善定型,元、明、清都屬常規瓷器造型,歷久不衰。
但是,但是,看完元代的玉壺春瓶,你還好意思閉著眼、舔著臉說元朝人沒文化、沒品味嗎?甚至……我有時候在想:元瓷真的比宋瓷品位差嗎?

元 青白釉串珠紋玉壺春瓶

館內標籤上說這件叫:青白釉膽式瓶,我看就是玉壺春瓶呀。

元 龍泉窯青釉刻花玉壺春瓶

元 青花釉裡紅八稜形玉壺春瓶

元 青花鴛鴦臥蓮圖玉壺春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