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土陶豬管窺豬在漢代先民心目中的位置(共4張圖片)
  • 24年1月29日 22:5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2

  狗年將去,豬年即到,關於豬的話題又要走紅網絡了。包括貶義的“愚笨、懶惰、貪吃、好色、骯髒”,褒義的“厚道、忠誠、謹慎、誠實”等用詞,幾乎都和豬形影不離,甚至包括宗教信仰習俗上的擴展話題。這些都不是我們所要關注的。我們只是想從考古與歷史的角度上談談,豬在農業經濟中的地位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圖3

圖4

圖1

  我國養豬歷史已經有七八千年了。對豬的馴化和飼養,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如浙江河姆渡遺址就有陶豬出土。到了漢代,隨著鐵器的大量使用,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迅速,加上人們“事死如事生”的葬俗觀念,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家畜陶豬,便成為墓葬中最為普遍的隨葬物。大凡到過陝西陽陵博物院參觀過的,無不被漢景帝陽陵從葬坑中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以及豬、牛、羊、狗、雞等陶質動物的場景所震撼(圖1)。其中陶豬的數量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其規模陣容絕不遜色於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

  考古資料顯示,用陶豬隨葬的習俗最初發生於西漢早期帝王貴族高等級的墓葬內,西漢中、晚期以後,不光是在規格很高的帝王陵墓中發現,在關中地區的西安、咸陽、寶雞一帶的中型墓葬中,甚至小型墓葬中也很普遍。

  西漢早期墓葬出土的陶豬,與其他人物俑和動物俑一樣,都是當時雕塑藝術的典範。陶豬多無鬃毛,呈站立狀,大多形體高大肥碩,有的長達近50厘米,外表多彩繪,各部位比例協調,十分生動逼真。以漢武帝長公主墓出土的陶豬為例,豬頭部較大,嘴閉合,兩側獠牙外露,圓鼻孔,雙眼圓睜,大耳下垂,脖頸粗短,軀體肥壯,背稍下凹,圓腹下垂,藏尾,四肢粗短,作站立狀。合模製成(圖2)。

  西漢晚期以後,出土陶豬的墓葬數量激增,由高等級王公貴族墓葬發展至廣大中下層的墓葬中。本文所涉及這個時期的陶豬都是出自陝西扶風幾座漢代中小型磚室墓,每座墓至少都有一至兩件陶豬隨葬。這些陶豬與西漢早期相比,最大特點是多有鬃毛(圖3),有站立狀的,也有俯臥狀的;有泥質紅陶的,也有泥質灰陶的,有的表面還施青黃色釉(圖4)。形象沒有高等級貴族墓葬或從葬坑內出土的生動逼真,不夠精緻細膩,有的甚至比較粗糙。 這一階段陶豬絕大多數造型相似,藝術寫實手法大大減弱,開始出現誇張的表現技藝,而且個體較小,從形態上很難分辨性別。尺寸多在12~24厘米之間。

  兩漢時期大量隨葬陶豬的墓葬多分佈在陝西關中的西安、咸陽和寶雞。不僅使我們欣賞到了當時人們的雕塑藝術,而且還能充分體現出當時發達的農業經濟和先民富裕的生活。這是因為,陝西長安作為西漢首都,其周邊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加之關中地區氣候適宜、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天然水系豐富,是傳統農耕區。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鐵器的廣泛使用與眾多水利設施的修建,使得農業有了較大的進步,帶動家畜飼養的發展。以養牛、養豬、養羊和雞鴨為主的家畜飼養業興盛發達。自古以來,喪葬文化既是一種社會習俗,也是當時社會觀念與經濟形態的縮影。農業經濟的發展,必然影響到喪葬習俗的改變。人們“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也隨之迅速膨脹,厚葬之風日漸盛行。隨葬品日趨生活化,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家畜陶豬,便成為墓葬中最為普遍的隨葬物。隨葬豬的多少甚至成了死者地位和富裕程度的象徵,使得在這一階段出土陶豬的墓葬數量增加。不僅如此,這些墓葬中還多半隨葬有做成明器的養豬陶欄豬圈模型,有的陶豬與陶豬圈模型共出,說明當時豬的飼養主要是以庭院為主的圈養模式。有的漢墓中出土的豬圈陶欄中還建有廁所,真是五花八門。人們死後,要把豬以至於養豬的豬圈欄做成明器,作為隨葬品,這些充分說明,豬在漢代先民生活中的位置。反映出古代先民的生活與豬息息相通,對豬的喜愛有加。並不像今天,一提到豬,總是認為豬的樣子丑,罵人常常說“笨得跟豬一樣”;把豬與不潔淨畫等號,認為豬生活在污穢當中,吃的也骯髒不堪,等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