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鄧窯緇素瓷大碗窺探(共6張圖片)
  • 23年11月5日 00:2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僧侶茶道客凝顰,窯言瓷語妙玄真。唐宋峰巔追時尚,知黑守白釋道今。”自漢晉以來,黑釉瓷與單色釉青瓷並駕齊驅,是中國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束奇葩。

圖1 北宋鄧窯燒造緇素瓷大碗、碗心及外壁

圖2 鄧窯出土宋(金)元時期黑瓷標本殘片

圖3 唐鞏縣窯黑釉白裡碗及外壁圈足

  北宋鄧窯燒造緇素瓷大碗(圖1),口徑21、高8.2、胎厚0.2、釉厚0.1厘米;底足徑6.5、底足高1.3厘米。侈口,圓唇,深腹,圈足。此碗出土後殘,收藏愛好者用淺黃色透明膠片將22塊殘器碎片粘接為全器。器內施白釉至口緣一周,外壁施黑釉。釉色純正,光澤柔和,釉質細膩,漆黑油亮。細觀殘器口沿,飾黑、白釉厚0.1厘米。腹下直壁,圈足規整,圈足露胎處見黑釉醬色,細滑滋潤,是難得一見的北宋緇素瓷標本器。 

  “緇素”,“緇”為黑色,“素”為白色。《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為緇。”註:“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無割。”譯文大意:知道自身的清白,卻堅守自身的昧墨。渾樸而塑成器物,聖者利用之作為官長,善於製作者不會生硬地切割。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說文解字·玄部》:“玄,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沈括《夢溪筆談·辯證一》:“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謂之‘玄鳥’。熙寧中,京師貴人戚里多衣深紫色,謂之黑紫。”中華民族對黑色的審美,從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到“上玄下纁”的冕服(《周禮·染人》註:“玄纁者,天地之色。”)、水墨書法、黑釉陶瓷的產生,潛心表達了漢文化對黑色審美哲學思想的精神境界。 

  黑釉瓷器源於東漢古越瓷,以氧化鐵含量多少為主要著色劑和在還原氣氛中燒成。施黑釉燒造從三國時期到南朝之間,以浙江古越瓷燒造窯場(東晉德清窯黑釉最著名)為中心。(朱伯謙、林士民《我國黑瓷的起源及影響》)唐代黑釉較為盛行,其黑釉釉面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宋代則是黑釉的巔峰期。北宋鄧窯以燒造青瓷為主,兼燒黑、白瓷(圖2)。如今,緊鄰丹江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的朱連山、鄧州杏山地質公園(省級)儲藏原生態黑、白釉礦料。據檢測分析,黑釉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自然氧化生成著色劑。鄧州原生態胎、釉礦料氧化鐵元素含量為8%~10%,若燒造黑釉瓷器,將釉層厚到1.5毫米左右,經1300℃的高溫,瓷釉自然呈黑色。而白釉是瓷的本色釉,若白釉礦料的氧化鐵元素含量小於0.75%,燒出來的釉色自然呈白釉。實踐證明,古代白瓷的燒製,並不是在白釉料中添加白色呈色劑,而是選擇含鐵量較少的瓷土和白釉料加工精製,使含氧化鐵含量降低到最少含量比例,而自然氧化成白色瓷釉。 

  “緇素瓷”外飾黑釉,內飾白釉,黑白分明,意為僧人與俗人之合稱。因過去僧服多為緇(黑)色,而古印度俗人多穿白色(素色)衣服,故以“緇”代指僧人,以“素”代指俗人。僧徒衣緇,俗眾服素,故稱。佛教傳入中國後,唐代佛教信徒與制瓷藝人便將此著裝習俗引入到茶器設計中。考古發現,外黑內白瓷的茶器早見於唐長安城內外寺院遺址出土唐鞏縣窯黑釉白裡大碗(圖3)。唐代鞏縣窯、宋、金定窯,燒造特製奢侈的“緇素瓷”器,張揚其唐、宋僧侶寺院崇高的地位。鄧窯緇素瓷大碗出土於宋代鄧州古穰城西郊龍興寺大悲院舍利塔西南偶(今明清土城小東關南偶),追溯其鄧州佛教史不言而喻。 

  “緇素瓷”乍看平常,實則大有學問。考究其製作工藝、技術含量:器物黑、白兩種顏色的交界區域,要使器物邊緣平直,必須以特殊工藝刻意處理。因釉料在1200℃以上的溫中熔融,釉水是流動的,黑、白釉要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原材料乃至燒製的溫度都需要達到合理的平衡,方能生產黑、白釉顏色分明,既不使流釉混淆,又讓黑與白釉線齊平,才使黑釉黑的深邃,白的純淨之工效。故古陶瓷界認為:“緇素瓷幽玄之美,不浮不囂、不靡不媚,大美至簡!”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