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祭藍釉描金瓷瓶(共4張圖片)
  • 23年7月6日 03:4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祭藍釉是高溫鈷藍釉。藍釉最早見於唐三彩中的低溫藍釉,高溫鈷藍釉瓷器早在元代景德鎮窯就已燒製成功。其製作是將一定量的氧化鈷作為著色劑加入無色的透明瓷料中,施於成型的瓷坯上,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祭藍釉又稱“霽藍”“霽青”“積藍”等,也有稱為“霽青”的,這是古人對青、藍、綠的概念認識不清造成的。《飲流齋說瓷》:“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高溫釉自元代創燒後,明清兩代均有燒製。

圖2

圖3

圖4

  描金是金彩裝飾方法之一,即把金粉調入適量的膠水中,用毛筆蘸金料在瓷面上描飾裝飾紋樣或配合其他裝飾作邊線或金地使用。用金作陶瓷上的裝飾,始於唐代。宋代制瓷工匠採用描金技法制瓷,明曹昭《格古要論》認為宋代定窯的描金方法是取大蒜汁作膠調金描畫。宋代定窯瓷器上有用金彩裝飾雲龍紋的,建窯黑釉器上也有用金彩描繪紋飾。元代在燒成的祭藍釉瓷器上用金描繪花紋,再經彩爐烘烤。明代景德鎮窯用金彩裝飾瓷器比較普遍,從永樂、宣德到嘉靖、萬歷時期,一直使用描金製法。清代以金粉代替了金箔,描金代替了貼金。 

  鎮江博物館藏清景德鎮窯仿光緒霽藍釉描金賞瓶(圖1),高39、口徑9.8、底徑13厘米。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足內有仿“大清光緒年制”雙行款(圖2)。器身描金“壽”字紋間以花卉紋,頸腹部描金纏枝蓮紋及“壽”字紋。取其“清兼”諧音。賞瓶是清代雍正朝創新造型,一直延續到清末宣統時期。 

  清景德鎮窯霽藍釉描金雙獸耳瓷瓶(圖3),高42、口徑16.5×13、足徑16.5×13厘米。呈四邊形,口外侈,平唇,長頸,弧腹,圈足,足內無釉(圖4)。頸部兩側飾獸形耳,全器描金,頸部為花卉紋,腹部為人物紋。清代描金的方法是將金粉融入膠水,擠入適量的鉛粉,在瓷器上描繪後,經低溫烘烤,然後用瑪瑙棒或石英砂磨擦,使其發光。清代後期,德國的液態金(金水)傳入我國,金箔、金粉均被淘汰。金水是一種金的樹脂酸鹽,特點是使用簡單,耗金量低,外觀富麗堂皇。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