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窯青瓷茶具的主要器形有哪些
  • 23年2月3日 07: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唐代越窯青瓷茶具主要有碗、甌、執壺、杯、釜、罐、盞托、茶碾等數種。
  碗作為唐時最流行的茶具,造型主要有花瓣型、直腹式、弧腹式等種類,多為侈口收頸或敞口腹內收。到了晚唐,制瓷工匠創造性地把自然界的花葉瓜果等物經過概括,保留其感動人、最形象的特徵,運用到制瓷業中,從而設計出葵花碗、荷葉碗等精美的茶具。
  甌是中唐以後出現並迅即風靡一時的越窯茶具新品種,是一種體積較小的茶盞。這種撇口斜腹的茶具,深得詩人皮日休的喜愛,他的《茶甌》詩可說極盡了溢美之辭:「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如月魂墮,輕如雲魄起。棗在勢旋眼,蘋沫香沾齒。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執壺又名注子,是中唐以後才出現的,由前期的雞頭壺發展而來的。這種壺多為侈口,高頸,橢圓腹,淺圈足,長流圓嘴,與流相對稱的一端還有泥條粘合的把手,壺身一般刻有花紋或花卉動物圖案,有的還留有銘文,標明主人或燒造日期。
  至於茶杯、盞托、茶碾等物,在越窯中也常有發現,這類瓷器在釉色、溫度、形狀和彩飾上 均較好地體現了當時越窯的製作工藝和燒造水準。
  除越窯外唐代還有哪些窯口生產茶具?
  除越窯外,唐代生產茶具的窯口還有:邢窯,窯址在今河北內丘,以白瓷著名,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澤純潔,造型輕巧精美,有「圓如月,薄如紙,潔如玉」的美譽,陸羽誇其「類銀類雪」。
  岳州窯,窯址分佈在今湖南湘陰的窯頭山、白骨塔和窯滑裡一帶,東晉時稱湘陰窯。產品釉色青黃,胎骨灰白。
  鼎州窯,窯址在今陝西銅川市黃堡鎮,是宋代名窯耀州窯的前身,以生產青瓷為主,兼燒黑釉瓷器。
  婺州窯,窯址在今浙江金華、蘭溪、義烏、東陽、永康、武義、江山一帶。創燒於三國,初期產品胎釉結合技術較差,容易剝落,其產品和造型受越窯影響較大,只是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黃或泛紫,釉中有奶白色星點。
  壽州窯,窯址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上窯鎮、徐家圩和李嘴子一帶。帶。主要產品有碗、盞、杯、注子等。胎體厚重,胎質粗松,釉色以黃為主,著名產品為「鱔魚黃」。
  洪州窯,窯址在今江西豐城曲江、石灘、郭橋、同田鄉一帶。主要產品有碗、杯、盞托、碾輪等,尤以生產茶碾輪和盤心圈狀凸起的茶盞托著稱。釉色可分為青綠、黃褐和醬褐,其壓印、刻剔、鏤孔和堆貼等燒造技法很高。產品曾作貢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