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繩索紋青瓷罐改寫青瓷史(1張圖片)
  • 21年2月21日 17:5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越窯繩索紋青瓷罐

  越窯,是中國青瓷史中的一個瑰寶,在唐代,越窯的工藝達到頂峰,唐人陸龜蒙曾用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讚美它的美。在這部綿延了幾千年的青瓷史上,有一件來自東漢時期的越窯瓷器不得不提,幾十年前,它的意外問世曾舉世矚目,它把我國燒製成熟青瓷的年代往前推進了200年。這件越窯瓷器便是寧波市奉化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奉化歷史文物陳列館)收藏的越窯繩索紋青瓷罐。這件瓷器有何特殊之處,又是如何改寫了青瓷史呢?

  在奉化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王瑋的記憶中,這件青瓷器打從來到所裡開始就沒在所裡待多久,“一直在外面巡展,它不僅是我國漢代越窯瓷器的代表作品,也是越窯青瓷中的‘明星’”,她笑道。

  越窯繩索紋青瓷罐敞口、寬沿、斜肩、鼓腹下腹內收。器物高17.6、口徑11.1、底徑11.6厘米。如果說到特殊之處,則在於它的紋飾。你會看到,它的肩至上腹部貼刻有繩索紋,上有凸起的繩索結鈕,通體施青綠色釉,近底部露胎。 

  這些繩索紋除了裝飾,也暗示了它的用途。王瑋表示,這件瓷器應該仿製了生活中的打水桶,相比於不易保存的木質打水桶,瓷質的打水桶更適合作為隨葬品,與它的主人一起長眠於地下。 

  1995年6月,經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專家鑒定,這件青瓷罐成為國家一級文物,而且是一級中的甲等,也就是我們常說到的“國寶”。它也成為了我國第一批一級文物中的一員。 

  一件瓷質打水桶何以為國寶和頻頻出展的“明星”?它的重要性在於,將我國燒製成熟青瓷的年代向前推進了200年。幸運的是,它也是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青瓷。 

  這段故事還要從幾十年前它的驚艷面世說起。 

  1978年5月12日,奉化縣白杜行政村南岙自然村村民在一座名為蟹山的小山坡平整土地時,山體塌陷,露出了一個黑洞,在一陣驚慌之後,生產隊長冷靜一想,這裡有可能是一座墓。文物管理部門的專家聞訊後,馬上趕赴現場調查,果不出所料,這是一座大型的漢代磚室墓。 

  這座墓由前、中、後三室組成,墓全長13.8米,全部用磚砌成。和很多搶救性發掘的墓葬一樣,這座墓在早期也曾被盜,但仍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文物,其中一塊墓磚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刻在其背後的是一張買地券。在買地券上,他們讀出了珍貴的紀年字樣:“熹平四年六月”。由此可知這座墓是一座紀年墓,墓的年代為東漢熹平四年。 

  讓專家們感到遺憾的是,因為墓頂塌陷,墓中的瓷器已基本被壓碎了,但有一件瓷器卻奇跡般地倖存了下來,保留了幾千年前的越窯之美,這便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繩索紋青瓷罐,也正是因為它的完整出土,將當時我國燒製成熟青瓷的年代往前推進了二百年。 

  為什麼能這麼說呢? 

  王瑋告訴記者,當時學術界一度將青瓷燒造的年代確定為東漢晚期,這件青瓷器的年代為熹平四年,也就是東漢中晚期,改寫了青瓷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漢代越窯瓷器的代表,它也為越窯青瓷的斷代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實物資料。 

  也因為它在青瓷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但凡提到青瓷,就少不了它的身影。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