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邢窯白瓷鑒定的基本方法
  • 20年11月19日 02: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唐代邢窯白瓷鑒定的基本方法,邢窯,是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早燒製白瓷的窯場。始燒於北朝,衰於五代,終於元代,燒造時間大約為九百多年。窯址位於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在中國的陶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那麼唐代邢窯白瓷鑒定的基本方法是什麼呢?

邢窯白瓷製作精美,器形稜角分明,整體給人端莊規矩的感覺。而如今市面上的仿製品多做工粗糙,技術低劣,修胎不精細,造型上也不如真品。

白瓷起源於邢窯,邢窯白瓷的製作生產還處於初級階段,出產瓷器顏色白中泛青,積釉處呈現水綠色。而利用現代工藝出產的白瓷白度過高,胎質也過於精細, 觀察仿製品,其少了一份真品的韻味。

仿製的邢窯白瓷胎質不夠細膩,用手觸摸有發飄之感,也有重量較大的,有墜手感,這是因為仿製者沒有掌握好坯胎和釉料的結合度,造成了瓷坯和釉料沒有完 全貼合,出現裂釉。真品邢窯白瓷輕重適宜,用手觸摸也非常舒服。

仿製品釉面稀薄、白度較高,呈現白中泛灰色,而真品釉面白中泛青,釉面厚潤。

唐代邢窯白瓷款識常見的有“翰林”、“盈”字款等,多為陰刻款識,均是在瓷器燒造完成後刻劃與器物外底部,字跡清晰,筆畫遒勁。“翰林”兩字一般是在 瓷器底足的中部豎著刻寫,“盈”字也是一樣。市面上的贗品邢窯白瓷款識字體多呆板拘謹。

以上就是唐代邢窯白瓷鑒定的基本方法的相關介紹,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