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源流考(共2張圖片)
  • 16年7月22日 21:0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梅瓶是我國古代瓷器中一種獨特的器型,其主要特徵是小口、短頸、豐肩、修腹、窄脛。本文從名稱、功用、形制的演變等方面去闡明梅瓶自唐末出現以來的發展演變軌跡,並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各個時期梅瓶的形制特點、主要功能及梅瓶在整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趨勢。

  一、名稱及功用

  梅瓶是現在人們對“小口、短頸、豐肩、修腹、窄脛”的一種器物的稱謂。但在歷史文獻記載中,“梅瓶”一詞最早出現於清末陳瀏所著的《匋(陶)雅》中,稍後的《飲流齋說瓷》(民國許之衡著)對此有詳細的記載:“口細而項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於足則未豐,因其口徑之小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此式,元明暨清歷代皆有斯制”,清楚地說明了“梅瓶”這個名稱的由來及其形制、起源。由此可知,人們把“小口、短頸、豐肩、修腹、窄脛”的器物稱作梅瓶是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那在這之前人們對其是如何稱謂的呢?

  與其有關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在《侯鯖錄》(宋趙令疇著)卷三中稱其為“酒經”,《翁牖閒評》(宋袁文著)卷六中稱其為“經瓶”、“京瓶”,《雲麓漫鈔》(南宋趙彥衛著)卷三中稱其為“酒京”。

  及至元明之際的《碎金·家生篇三十二》中稱其為“酒經”。而到《大明會典》中稱盛酒容器為“酒缸、壇、酒瓶”,根據考古資料[1],明代用於盛酒的容器之一就是梅瓶,而且同時期的《金瓶梅詞話》中稱其為“酒”或“罈子”。到清朝的《萬壽盛典初集》和《造辦處活計清檔》中已經記載有製作或進獻的“梅瓶”,但其是插梅花之瓶的簡稱,還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梅瓶還有待論證。

  因此,根據文獻記載,我們今天所說的“梅瓶”在宋、元時期叫“酒經”、“經瓶”,別稱“酒京”、“京瓶”;明代稱“酒瓶”、“罈子”,或直接以“酒”稱之;清末民初的時候才稱為“梅瓶”,並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上海博物館所藏的宋代梅瓶上的題字“清沽美酒”、“醉鄉酒海”以及宋遼金時期的壁畫,如白沙宋墓的“晝上崔大郎酒”、宣化遼張世卿墓的備飲圖、張文藻夫婦墓的童嬉圖等,我們可以推測梅瓶在當時的功用之一是酒器。到了元末明初時期,《碎金》將其歸入酒器類,而明晚期的《金瓶梅詞話》直接以酒代稱,說明直到明代晚期梅瓶仍是酒器。同時中國古代的插花藝術在此時也發展到了理論的高度,很多文人雅士對此著書立說[2],根據他們的理論,非常適合插花的器物具有或銅或瓷的質地,高瓶、小口的特點,於是梅瓶被當時的文人“今取以插花,極似合宜”。

  自此梅瓶在傳統的貯酒功能外,又多了插花的功能,而清代正式將梅瓶的插花功能發揚光大,以至於到清末民初人們以為梅瓶只是用來插花陳設,竟不知其原本是酒器。另外,在明代,大量的梅瓶出自墓葬,包括明定陵、皇親國戚以及一些功臣權貴的墓葬中都隨葬有梅瓶,說明在明代梅瓶是一個重要的隨葬器物,應該是當時的一種隨葬禮儀。而到了清代,梅瓶已經很少出現在墓葬中了,更多的是作為一種陳設品擺放在屋裡了。

  二、起源發展

  目前唐代的“梅瓶”僅發現有2 件,分別收藏在上海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圖一),整體較矮,沒有宋代那種挺拔高雅的造型。但由於這兩件器物不是正式考古發掘出土的,所以人們對其還有質疑。但1982 年在河南孟縣店上村唐墓[3]出土過一對“白釉瓷罐”,其形制已非常接近後世所說的梅瓶(圖二)。1973 年在陝西三原縣焦村唐李壽墓[4]出土的石槨內部的線刻畫中,其中一個侍女手捧的器物(圖三)形制也與梅瓶十分相似。另外,在遼契丹的工匠們還創燒出了一種上粗下細,形似雞腿的雞腿瓶(圖四、圖五),主要用於在遊牧遷徙生活中儲存、運輸水或酒。

  關於梅瓶的起源,在學術界仍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課題,主要有北方起源說[5]和唐朝起源說。但任何一種器物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期的演變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具有“梅瓶”這種形制的器物早在唐朝就出現了,只不過沒有那麼修長挺拔,還比較端莊典雅,之後在和遼契丹雞腿瓶的交流融合中,逐漸發展出了宋代成熟的“梅瓶”造型,並自此盛行於元、明、清。

  但無論梅瓶起源於何時,不可否認的是至宋代,它已經成為各個窯口普遍生產的一種器物了。也正因為各個窯口都生產,所以形成了宋代(包括同時期的遼、金、西夏)梅瓶多樣化的特徵。由於梅瓶的基本特徵是小口、短頸、修腹、窄脛,而“小”、“短”、“修”、“窄”的含義都是相對而言的,因此其多樣化主要體現在口頸部、器身曲線以及器物的整體高度上。其中最明顯的是器物的整體高度的差異,宋代北方的梅瓶[6]整體普遍較高,大部分在35 厘米以上,器身顯得更加修長挺拔;而南方的梅瓶[7]則普遍較低,大部分在25~35 厘米之間,器身更顯端莊高雅。其次是口頸部的變化,口部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梯形小口(圖八、圖九、圖一一)、小敞口(圖七、圖一三)、小唇口(圖六)、小洗口(圖一○)以及出沿小口(圖一二);而頸部大致可分為短束頸(圖七、圖八、圖九、圖一一)、短柱頸(圖六、圖一○)、梯形頸(圖一二、圖一三)等幾類。而器身曲線主要體現在肩腹部,根據肩部向腹部之間的過渡程度可分為圓弧肩(圖六至圖八、圖一一至圖一四)、圓折肩(圖一○)、方折肩(圖九)等。總體而言,短束頸梯形小口和短束頸小唇口是宋代北方最流行也是最具特徵的,而梯形頸出沿小口是宋代南方比較典型的形制。總之宋代梅瓶形制的主要特點是修長挺拔,整體輪廓線較直,給人一種高雋神怡的感覺。另外這一時期的梅瓶大多無蓋,可能是由於其質地不易保存;但也有少數瓷質的器蓋,其形制特點為無紐,剖面呈梯形(圖一四)。

  由於元代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所以它的器物總是有一種粗獷豪放之風,梅瓶也不例外。元代梅瓶相比宋代的高挑優雅,其肩部變寬,脛部變粗,整體更顯得穩重。元代梅瓶(圖一五至圖一八)的形制特點主要表現為:小平口出沿,短梯形頸,圓弧肩更加飽滿渾圓,脛部較粗,整體上是一種豪放雄偉的形態,與其草原遊牧民族的性格相吻合。另外元代還創燒出了一些形制特殊的梅瓶,如八稜形梅瓶(圖一六)。這一時期的器蓋也已經有紐了,但剖面仍呈梯形。

  梅瓶經過宋元時期的大力發展,其形制種類已經非常豐富了,這就給明代梅瓶進入燒造高潮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明代梅瓶形制的發展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主要是永樂、宣德時期(圖一九至圖二一),其形制特點為小唇口,短束頸或梯形頸,圓弧肩,肩部比元代更加豐滿,脛部內斂幅度不大,延續了元代的風格,這個時期的器物體現出了一種穩重的形態。中期主要是成化、正德時期(圖二二),這一時期梅瓶處於過渡時期,但從形制來說更接近於早期梅瓶的形制。晚期主要是嘉靖、萬歷時期(圖二三至圖二八),器物的形制有了明顯的變化,主要特徵是(淺)盤口或洗口;短直頸或短束頸,尤其是到了萬曆以後頸部變得比較細直,呈上寬下窄的喇叭狀(圖二六);肩部豐滿、圓鼓,脛部較粗,外侈不明顯,整體器物弧度不明顯,甚至有的梅瓶整體呈直筒狀。但是在中期的時候還出現了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梅瓶,就是腹下部收縮得特別明顯,使上部呈明顯的圓球狀,而脛部外撇,加大了器物自身的弧度,上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器型看上去有一種失重的感覺,這種梅瓶一直延續至明末(圖二八)。另外到明代時有相當一部分的梅瓶都帶蓋,蓋上既有有紐的,也有無紐的,紐大多呈寶珠紐,蓋面有平、弧之分,即有呈梯形的(圖二三),也有呈傘形的(圖二五),還有跟口部一樣大小的(圖二四)。

  清代梅瓶由於其儲酒的實用價值和作為明器的禮儀價值逐漸消退,而其插花的功能被發揚光大,逐漸演變為統治階層陳設擺玩的工藝品。因此為了迎合統治階層的這種需求,這一時期的梅瓶不僅燒製得更加精緻、秀美,有各式各樣的形制、釉色,而且還大量仿製前朝的造型。所以相較於宋、元、明時期,清代的梅瓶沒有那麼統一的形制(圖二九至圖三二),其最大的特點是口徑尺寸的增大和頸部較粗,形制以小唇口、短直頸,豐肩最為多見,器物整體曲線表現得更加優美、流暢。這一時期由於梅瓶已經變為插花用具,因此都是無蓋的。


 

  三、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今天所說的梅瓶是在唐代“梅瓶”和遼代雞腿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宋遼金時期的梅瓶主要是縱向發展,也就是器物整體曲線高挑優雅;而從元以後的梅瓶則開始向橫向發展,也就是器物整體曲線敦厚穩重。總體來說,梅瓶的演變趨勢就是肩部越來越豐滿,而腹部內斂幅度越來越小,脛部越來越粗。從梅瓶形制的發展變化來看,似乎元以後的梅瓶是沿襲宋代南方地區的梅瓶發展而來的,也即元以後梅瓶的發展主要是受景德鎮窯系的影響。

  [1] 1971 年山東鄒縣魯王朱檀墓的梅瓶出土時裡面還貯藏有酒;江西桂林靖江王墓中的梅瓶出土時也貯藏有酒。

  [2] 明屠隆的《山齋清供箋》,袁宏道的《瓶史》,張德謙的《瓶花譜》,文震亨的《長物誌》等都有關於插花的花卉、器具以及插花之法的描述。

  [3] 尚振明《河南孟縣店上村唐墓》,《考古》1988 年第9 期。

  [4] 孫機《唐李壽石槨線刻〈侍女圖〉、〈樂舞圖〉散記(上)》,《文物》1996 年第5 期,36 頁。

  [5] 北方起源說認為梅瓶是受遼雞腿瓶的影響,首先在宋的北方地區產生的。

  [6] 主要指的是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等北方窯口生產的。

  [7] 主要指的是龍泉窯系、吉州窯系等南方窯口生產的。

  (作者/劉翠 工作單位/山西省文物鑒定站)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