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共22張圖片)
  • 20年4月13日 09:5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隋瓷承前啟後

儘管隋朝只是父子兩朝,短短40 年。這一時期的陶瓷業卻是一個承上(南北朝)啟下(唐代)的過渡時期。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繼承了南北朝的風格,又有所變化,更加飽滿。

儘管可以認為中國陶瓷史上,隋代陶瓷工藝也不曾有什麼獨特的建樹,可卻為一個新的陶瓷時代拉開了序幕。當時北方的燒瓷窯場極為稀少,亦無文獻述及。入隋以後,南北方瓷業才開始了飛躍性的發展,窯場及其燒製的瓷器明顯增多,各種花色、風格、樣式的瓷器開始 呈現,形成各競風流的局面。

目前已發現的隋代主要瓷窯有: 河南的安陽窯,位於現安陽市北郊洹河安陽橋南岸,是目前發現的隋代青瓷中規模最大的一處;河北磁縣窯位於河北峰礦區西部的賈壁村內;另有位於湖南的湘陰窯;安徽淮南窯;四川邛崍窯及江西豐南窯等。

隋瓷的主要器形有壺、罐、瓶、碗和高足盤等。壺的基本特徵是盤口、有頸、系耳都貼附在肩上,盤口較前代高,橢圓腹,系耳多作條狀。高足盤在南北墓中均有出土,可見燒造量大,是隋瓷中較為典型的器物。

隋瓷胎釉在各地窯口之間略有差異,在總體上看,其共同點是胎體較為厚重,胎色因燒製地點和原料而各有變化,以灰白居多;釉仍屬石灰釉,呈玻璃質,透明度強,多呈現青色,青中泛黃或黃褐色;器體施釉一般不到底,多是用支具托墊疊燒;瓶罐類器物的裝飾主要集中在肩部和腹部,一般用花朵、卷葉紋組成的帶狀圖案。隋瓷裝飾手法有印花、刻花、貼花、堆塑等,其中印花應用最為普及廣泛。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唐三彩駱駝俑局部

唐瓷新時代來臨

唐代是世界史裡被公認的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

雖然唐代定都長安,但對陪都洛陽地區也極為重視,特別在武則天時,定洛陽為神都,在此地施政達二十年之久。洛陽地處中原,自古以來人口稠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自東漢、魏、晉、北朝五百年來一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經濟上,它是首都長安連結關東以及東南地區的樞紐。唐代手工業產業空前繁榮,還在於官方的介入,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操控,為統治者服務。

於是青瓷、白瓷、唐三彩三分大唐的天下。

唐三彩,一枝獨放異彩的花

它雖是陶器,卻與一般低溫釉不同,利用鉛在燒製過程中的流動性燒成黃、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各種色調,斑斕絢麗,頗能顯示盛唐風采。

長安與洛陽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藝術和技術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這與當時這兩個地方所處的重要政治、經濟地位以及當時的厚葬之風密不可分。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屬於冥器。唐王朝在西安、洛陽一帶設有龐大的政治統治機構,大批貴族、官僚聚集於此,生前窮奢極侈,死後厚葬成風。王公百官,競為厚葬,偶人像馬,雕飾如生,風俗影響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現是我國陶瓷工藝發展的必然產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對各種呈色金屬原料特性的認識、化學技術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帶色釉的發現和運用在漢代就已出現,如翠綠、栗 黃、茶黃等色釉被廣泛使用。到北朝時期,也就是公元世紀初,我國北方就開始有黃釉、褐釉色瓷器的燒造。至晚到北齊,出現了白瓷和彩瓷。

這一時期的人俑塑造,因為風格比較明顯,非常值得一說。一改魏、晉時期秀骨清相的作風,女俑豐滿富態,男俑英武得體,形象生動,體現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對外經濟、文化 交流異常活躍,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加強了對外貿易,海路貿易也日見頻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證了當時有許多外國人在中原一帶生活。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昭陵唐墓壁畫中仕女手捧的瓷器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長沙窯褐綠釉貼塑壺 唐 廣東省博物館藏

「南青北白」從此定局

開始於南北朝時期的「南青北白」瓷業佈局,到唐代形成較為明顯而固定的局面。從北朝到唐代這一階段,我國古代制瓷藝術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兩個大的系統,它們在後世分別沿著不同的方面各自發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別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為一個獨立體系,與青瓷分庭抗禮。

據史料記載,唐代的河南府是貢白瓷的重要產區,鞏縣窯、鶴壁集窯、陝縣西關窯等窯址都出產白瓷,同時燒造三彩器和彩釉器。發達的手工業是封建社會商品來源的保障,而興盛的商業又刺激著手工業的發展,陶瓷業在這一時期得到空前發展。

當時北方燒造白瓷的區域非常廣泛,而河北邢窯最為突出。它與南方越州出產的青瓷交相輝映,形成唐時代陶瓷業的兩大主流。唐代陸羽在他的《茶經》中用「類銀」「類雪」來 形容邢窯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當成熟。邢窯白瓷在燒成技術上也比較高超,從現有實物來看,沒有變型、歪塌等缺陷,製作工藝精細、造型端正,不失為一代名窯對產品要求之嚴格。邢窯白瓷除以色白見長外,它另一個特點是樸素少飾,匠師的藝術表現多施於造型之中,器型簡潔、質樸、端莊而大氣。它所構成的 器皿容量大、重心穩、使用方便。

此外,黃河流域瓷窯都多燒白瓷,河南、山西、陝西的廣大地區都以燒白瓷為主。

但從商周青銅器發展出來的青瓷審美仍然保持不可撼動的地位。

由於唐代的飲茶之風盛興及朝廷對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窯青瓷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時期,形成了以浙江余姚為中心的瓷區,產品胎質細膩,釉層勻淨,造型規整,品種豐富。在裝飾處理上也是以釉色裝飾為主流,以素面為主,形成獨特風格。刻劃花裝飾以簡潔流暢的線條,廖廖數筆就描繪出當時人們喜愛的荷花、荷葉、牡丹等花卉,絕無繁瑣多餘之筆。

而越窯青瓷的大發展,引起許多文人騷客的矚目,紛紛吟詩作賦對其倍加稱頌讚美。其中陸羽的評價比較全面而得體,他形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認為是當代最完美的瓷器。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白釉雙耳獸頭壺 唐 廣東省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廣東省博物館)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越州窯青釉粉盒 唐

技術大躍進時代

技術在這一時期在窯爐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為饅頭窯型,一般為直焰饅頭窯或者是在窯底上設置台柱,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原始倒焰窯。這幾種窯形都由火膛、窯室、排煙孔、煙囪四部分組成,火焰流向呈現半倒焰式,依靠排煙孔調節燃氣的流量;最大的改進是由原來的冷底窯改為熱底窯,使窯內溫差大大減小,溫度分佈更加均勻。 南方則以龍窯為主,為節省燃料、增加產量,充分利用空氣預熱,採取了加長窯身和減小窯床傾斜度的辦法,在浙江發現的唐初龍窯殘長就達40 米,寬1.7 米,傾斜度10 – 12 度。

唐代已經生產出釉下彩瓷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唐代越窯青瓷中已有褐色釉下彩繪裝飾,但並沒有充分發展起來。湖南長沙窯釉下褐綠彩繪的出現,為瓷器裝飾開闢了新的途徑。當時的長沙窯又稱銅官窯,是我國最早製作釉下彩瓷的地區之一。銅官窯釉下彩裝飾以斑點彩飾為主,在青釉瓷 器上以褐彩或藍綠彩料點繪成花草紋樣。褐色彩料是以含鐵量高的礦物原料為色料,藍綠彩料是以含氧化銅的礦物原料作色料。

唐代「花瓷」的出現是陶瓷工藝的又一新創舉。所謂花瓷是指一種黑釉帶乳白色,或乳白中呈現針狀藍色斑的瓷器,器形主要有罐、拍鼓等,窯址在河南境內的魯山窯、郟縣的黃道窯等。

唐時,燒製青瓷茶具的窯場很多,著名的有浙江越窯、婺州窯、甌窯,湖南的越州窯、長沙窯,江西的洪窯,安徽的壽州窯,四川的邛窯等。從目前出土和博物館藏品及民間收藏來看,唐代婺州窯青瓷茶具主要有茶碗、茶盞、茶盒、茶罐、執壺等。

唐五代婺州窯青瓷茶碗

茶碗為供盛茶飲用之器,在唐代詩文中多被稱為「甌」。茶聖陸羽認為,越窯燒製的淡青色茶碗能與綠色的茶湯相映生輝,「半甌青泛綠」,從而達到「益茶」的效果。其他如邢瓷之白,壽瓷之黃,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湯之色,「悉不宜茶」。同時,越窯的茶盞,外形「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即口沿不外翻而稍有內斂,使茶湯不易外溢,而底稍翻則易於端持,碗「淺」易於最後喝茶末。婺州窯同屬浙江越窯大系,在器皿造型、釉色風格等方面均與越窯相近,故陸羽在評點唐代茶碗時將其列為第三。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 唐婺州窯青黃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盞

唐婺州窯青黃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盞(圖1) 東陽市博物館藏。敞口,薄唇,八出葵口,弧腹下收,高喇叭形圈足,圈足內有12個支燒痕。胎質細膩,燒結程度高。內外施青黃釉。為唐婺州窯代表性青釉茶盞。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2 唐婺州窯青釉玉璧底茶碗

唐婺州窯青釉玉璧底茶碗(圖2) 惜瓷草堂藏。高3.5厘米,口徑14.5厘米。敞口,斜腹壁,玉璧底。施青釉,釉質青綠,有玻璃質感。底足有墊燒痕。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3 唐婺州窯青釉圓唇直口深腹茶盞

唐婺州窯青釉圓唇直口深腹茶盞(圖3) 惜瓷草堂藏。高3.5厘米,口徑8厘米。圓唇,口沿略外翻,直深腹,圓底內收,餅形足。施青褐釉,施釉不及底。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4 五代婺州窯青釉五出筋花口茶盞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4 五代婺州窯青釉五出筋花口茶盞

五代婺州窯青釉五出筋花口茶盞(圖4) 惜瓷草堂藏。高3.5厘米,口徑8.5厘米。五出筋花口,弧腹下收,喇叭形圈足。茶盞內以針尖刻劃團花為飾。內外施青釉。底足有墊燒墊圈痕。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5 五代—北宋婺州窯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盞

五代—北宋婺州窯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盞(一對,圖5) 惜瓷草堂藏。高4.5厘米。六出筋花口,斜直壁,圈足。施淡青釉,釉質瑩潤。胎質細白。內底印底圈一周,底足無釉,圈足留有指捏紋,系浸釉時所留窯工手指痕跡。圈足為旋削挖足,外壁微撇,內足牆斜旋一刀,使圈足與盞口成細薄之態。整器仿唐或五代之金銀器。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6 五代婺州窯青釉敞口茶盞

五代婺州窯青釉敞口茶盞(圖6) 惜瓷草堂藏。高4.5厘米,口徑10.5厘米。敞口,弧腹,圓唇,圈足。光素無紋,施青釉,釉質瑩潤,玻璃質感較強。盞內底印有底圈一周,盞足留有墊燒痕。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7 五代—北宋婺州窯青釉印花茶盞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7 五代—北宋婺州窯青釉印花茶盞

五代—北宋婺州窯青釉印花茶盞(圖7) 惜瓷草堂藏。高4厘米,口徑11厘米。敞口,薄圓唇略外翻。盞內施印痕一圈,內壁印唐草團菊紋,內底為月華紋。外壁無紋,口唇底下施凸弧一道,其下留有仿金銀器打制痕。圈足,內底挖足較淺。整器施淡青淺綠釉,釉質瑩潤,玻璃光澤感較強。此盞仿唐五代金銀茶盞樣式,實屬婺州窯五代至北宋時期難得之精品,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

唐婺州窯青瓷執壺

執壺在唐時多稱為瓶,作為點茶注湯之用。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8 唐婺州窯青釉雙系瓜稜寶珠蓋執壺

唐婺州窯青釉雙系瓜稜寶珠蓋執壺(圖8) 浙江金華武義婺州窯青瓷研究所藏。高15厘米,口徑8.5厘米。寶珠蓋頂,子母口,瓜稜形圓鼓腹,彎流,曲柄,前後肩部有雙系,假圈足。施青黃釉,施釉不及底,壺身以圓形褐斑為飾。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9 唐婺州窯乳濁釉雙系執壺

唐婺州窯乳濁釉雙系執壺(圖9) 惜瓷草堂藏。高18.5厘米,口徑9厘米。束頸,圓唇略外翻,橄欖形腹,餅形足。短直流與執柄及雙系成對稱置於肩部。施青釉,局部有乳濁窯變現象。器形敦實,胎骨堅硬,呈紫紅色,質較粗。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0 唐婺州窯褐釉雙系執壺

唐婺州窯褐釉雙系執壺(圖10)

浙江武義婺州窯青瓷研究所藏。高24厘米,口徑11厘米。口微外翻,短頸,豐肩,圓腹,平底,短流,曲柄,雙系。施黑褐釉,釉面有細碎紋片,底不施釉。胎質堅硬,呈紫灰色。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1 唐婺州窯青釉褐斑紋雙系執壺

唐婺州窯青釉褐斑紋雙系執壺(圖11) 惜瓷草堂藏。高26厘米,口徑13.5厘米。圓唇外翻,短直頸,豐肩,垂腹,底漸大,淺圈足,雙系,短流,執柄略高於壺口。下腹刻3道弦紋。施青釉,釉不及底,壺身施大塊褐斑為飾。胎質灰白,較細。

唐婺州窯青瓷鹺簋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2 婺州窯青瓷方形罐

唐代飲茶喜加鹽花以增茶湯之味,鹺簋即盛鹽用的特殊茶具,用瓷製成,呈盆形、瓶形或壺形。婺州窯青瓷方形罐(圖12)即為唐時鹺簋之一種,永康市博物館藏。高6.7厘米,口徑3.2厘米,底徑5.4厘米。圓口圓唇,方弧腹。四足從下至上作條狀外凸貼至口沿,圓蓋頂端置蘑菇形抓手。造型生動活潑,小巧玲瓏。胎質灰色,質地細膩。施青色釉,釉層已剝落。

唐五代婺州窯青釉茶盒

唐五代飲茶無論是煎茶還是點茶,均須先用茶碾將茶碾細成末,再過羅後貯於盒中,茶盒即用於盛放茶末。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3 五代婺州窯青瓷菊瓣紋茶盒

五代婺州窯青瓷菊瓣紋茶盒(圖13) 東陽市博物館藏。高5.2厘米,口徑8.8厘米。形似橘子,蓋中部有圓弧突弦紋兩圈,中置「S」形帶鉤狀鈕,蓋面刻劃菊瓣紋。子母口,下腹圓弧內收,臥底。胎質灰白細膩,燒結程度高。內外施青釉,釉層均勻,玻璃質感強。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4 五代婺州窯刻花青瓷茶盒

五代婺州窯刻花青瓷茶盒(圖14) 武義縣博物館藏。高8.5厘米,口徑5.7厘米,腹徑10厘米。斂口,圓肩,鼓腹,弧形蓋頂置瓜蒂鈕,有子口。肩、腹部刻有仰蓮瓣紋,分上、中、下3層,每層10瓣。胎質灰白,施淡青釉。

唐婺州窯青瓷貯茶罐

隋唐瓷,開在帝國與盛世上的繁花

圖15 唐婺州窯青釉四系貯茶罐

用陶瓷器具貯茶,是餅茶出現以後的事。餅茶的製作工藝與貯存要求有一個乾燥的保存小環境,於是瓷質茶罐應運而生。婺州窯唐時所產的茶罐,其基本形制為敞口、深腹、短頸,罐唇略外翻,以便封口貯茶。唐婺州窯青釉四系貯茶罐(圖15),惜瓷草堂藏。高14.5厘米,底7.5厘米,口徑11厘米。方口,唇略外翻,短直頸,瓜稜腹、圈足。施淡青釉,施釉不及底,底足無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