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態可掬的隋代青瓷豬(1張圖片)
  • 18年12月14日 08:2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豬,古稱“彘”“豕”,是六畜之一,中國古人馴養豬的歷史非常悠久,至少從新石器時代就已開始。歷史上各個時期,以豬為造型或紋飾的器物都較為多見,體現了豬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今年是己亥豬年,現來介紹一件與豬相關的文物——隋代青瓷豬。 

  這件隋代青瓷豬(見圖):通高6、長12、寬5厘米,現收藏於安徽博物院。瓷豬通體施青釉,四肢彎曲臥伏於地。豬鼻前拱,抿嘴獠牙,雙目有神,以黑褐色彩點睛,雙耳微耷。瓷豬背部脊樑塑鬃毛豎起,腹部兩側各刻劃幾道弧線紋,似是為了表現肋骨與肌肉的立體感。獠牙與背脊鬃毛還保留了明顯的野豬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青瓷豬是安徽文博界老前輩、青銅器修復大師金潤生於1959年捐獻的,已整六十年一甲子,那年也正好是己亥豬年,同時捐獻的還有西晉時期的青瓷狗捨等文物,向前輩們大公無私的品格致敬! 

  新石器時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先民們開始把獵獲到的野豬圈欄馴養。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有很多家豬的骨骼,並出土有一件陶豬和一件豬紋陶缽,這表明我國家豬飼養至少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在考古界看來,家豬的馴養與否,是判斷一個部族是否進入農耕文明、開始定居生活的重要標誌。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馬、牛、羊、雞、犬、豕”等家畜的記載,它們一方面作為肉食和皮毛,另一方面也被用作祭祀時的犧牲。商代人還很重視對優質豬種的選擇,相傳有位名叫韋豕的人,擅長選育豬種。先秦文獻中也有“六畜相法”的有關記載,《史記·日者列傳》載:“留長孺以相彘立名。”這些都說明當時人已懂得豬的外形與體質存在著一定關係,通過選優汰劣,使豬種得以不斷改良。 

  漢代養豬業已相當繁榮與普遍,各地都出土有大量的漢代陶明器豬圈模型,從它們的形制可知,當時的豬圈一般是與廁所連在一起的,《漢書》中也記載“廁中豕群出”,可以印證。這樣做,可以讓豬吃人的糞便,再以豬糞肥田,類似於現代人所提倡的循環經濟。同時,人們也開始總結以農副產品飼養家豬的經驗。《神農本草經》中認為:用梓葉、桐花飼豬可“肥大三倍”;《氾勝之書》中記載:瓠瓤餵豬可致肥;《齊民要術》記載說:“以鹽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飼豕,則肥也。” 

  漢魏晉至隋唐時期,類似於本文介紹的青瓷豬等動物造型的陶塑、瓷塑頗多,亦有陶瓷豬圈、陶瓷狗捨、陶瓷雞籠等,均是作為隨葬之明器。動物造型的陶瓷明器的大量出現,既反映了古人葬俗中事死如生的觀念,也充分說明當時社會物產資源豐富,家禽、家畜普遍飼養,農耕文明蒸蒸日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