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款一覽表(共5張圖片)
  • 16年7月21日 03:1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款識一覽表

年代 銘款內容

秦 右司空嬰 左司高瓦 左貝 右齊 都昌 寺水 咸陽市於 咸陽成(城)申 安陸市亭 櫟市 杜亭 鹹亭陽安駐器 鹹亭芮柳嬰

三國 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

西晉 先姑坤一枚 紫是會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紫是魚浦七也

東晉 罌主姓黃名齊之 朱

唐 張 何 陳 李 趙 馮 龐 龐家 陳家 陳 琪 李十造 羅錫 章 王 徐 馬 朱 紅 上 大 姜 千 示 永 合 平 項記 阮記 柴記 朱伯遠作 杜 家花枕 裴家花枕 元家記 卞家小口天下有名 鄭家小口天下第一 丁道剛作瓶大好 徐家沉 丙午歲造蔣應

宋 奉華 鳳華 聚秀 禁苑 德壽 慈福 趙家 吳 舒家記 陳家印記 陳家號記 段家合子記 家國永安 元豐治閽趙家枕永記 熙寧四年三月十 九日書 劉家印號 郭立 謝 許 段 蔡 吳 汪 藍 朱 徐 程 張 余 陳 潘 汪家記正 李十哥 小四玄壺吳六郎政和七年二月初五日吳惠成 丘小六泥 頤草堂先生雕造成功夫 後山頤草堂雕造功夫 周家公夫 練八郎公夫 林立 林 羅軍 魏仁皓 項 裡 馬 永 千 上 趙家 王 童 呈 趙 和 吉 思 劉 楊 惠 同 田 李 宋 褚 柳 金 蘇 崔 郭 馬 孔 何 花 紀 劉五盤子 梁四個 梁四 莫三郎 梁 伍 任 周 莫一 莫十 莫一立 陳三 文三 林四 劉四 李伍 李六 李九 歐二 歐小二 區二 龍二 龍六 程八 黎司 小二 小三 小六 小七 二金 而知 李 公造 李小一 蔣四 蔣小八 蔣子弟供捨 張一 趙小二 陳立 崔十四 劉十 好七 封立 木 肖 小 田 洪立 洪四 本 小本 重 劉立 紹聖 四年四月十六日鐘錶博士謹記 九政自造火元豐六年八月十九日元 越一盤 秦 文 殿 迪 功郎浮梁縣丞臣張昂措置監造 丘小六泥房喬 位龍 李小翁 朝真 歸牛東宮

中國瓷器款一覽表

遼 孫 徐 杜

金 張家造 趙家造 劉家造 張家枕 張家記 張家窯 張大家造 張大家枕 古相張家造 王氏壽明 王氏天明 漳濱逸人制 佛光普渡大安 二年 張泰造 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家造 劉三公瓦底 於三 葉子成 泰和二年八月六三日亡過崔仙奴

中國瓷器款一覽表

元 使司帥府公用 至正拾壹年七月二十九日小河東陳家親造 張家造 古相張家造 李家造 王家造 相地張家造 滏源王家造 滏源陳家造 滏 源常家造 張 高 仲夫 項正 項宅正窯 元字染拾三號匠 元祖郭家 大枕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爐一個 歲次大元國至大元年四月初 拾記汾陽琉璃待詔任瑭成造 劉大使宅凌氏用

明天順 天順七年大同馬氏

明正德 吉府上用 何玉清造

明嘉靖 天宮制鼎 朱府 晉府 璞會上用 晉府造用 藩府上用 藩府佳器 郝府佳器 秦府 秦府 典膳所 秦府典膳所乙丑年造 長府製造長府造用 趙府製造 趙府制用 黔府 腆善所 茶房 大茶房 外膳房 內膳房 松柏草堂 滋樹堂 東書堂 玉泉德記 陳文顯造 陳守貴造 陳守釗造 程 自造 鄧奎自造 程氏自造 程景自造 吳文自造 唐比自造 劉信嘉靖年制 樂平 嘉靖年西谷制

明萬曆 萬曆年制德府造 萬曆年德府造 德府造用青蘿館用 太和王府 萬曆年制純思堂用萬曆年制純忠堂用 萬曆丁亥年造黔府應用萬曆乙亥黔 府制用 玄蔭堂制 芝蘭室 博物齋藏 京兆郡壽房記 灌園督造 沈氏 仙關吳震 青華仙子吳震 宣窯 程玉梓造 荊桂 少溪 紫芝主人監製

中國瓷器款一覽表

明天啟 王遠選造 天啟年米石隱制 天啟三年唐氏制 仁波佳制 少溪置用

明崇禎 叢菊齋 雨香齋 白玉齋 博古齋 仿古齋 以德堂 吾齋 曠府佳器 甲戌孟春趙府造用 王遠監造

明 顧氏 石林 三槐 李氏 清河製造 張明工夫 陳粵彩 楊升 可松 何朝宗 何朝宗印 張壽山 陳偉之印 林學宗印 林朝景 林氏子信 冶仙 之 文榮 文榮雅制 明師

清順治 望仙樓 百花齋 百花齋制 梓桑軒制 種玉堂 許世文元公制

清康熙 復香軒之清制 中和堂制 怡怡堂制 應凡 堂制 兆余堂制 兆玉堂制 瑞慶堂制 應德堂制 怡德堂制 慶雲堂制 碧雲堂制 玉寶堂制 玉桂 堂制 會元堂制 興元堂制 永裕堂制 清蔭堂制 碧芳堂制 碧璽堂制 友於堂制 昆碧堂制 淡寧常制 芝蘭堂制 謙牧堂制 敦睦堂制 紹聞 堂制 東壁堂制 御賜純一堂珍藏 御賜純一堂 景潔堂 儉師堂 王辰堂 百子堂 希范堂 松年堂 松柏堂制 玉海堂制 美玉堂 美玉堂制 朗潤堂 三元堂制 永興堂制 聚興堂制 榮錦堂制 尚志堂 來雨堂博古制 益友堂博古制 恆豐堂博古制嗣德堂制 春輝堂 春暉草堂 秋輝 堂 淡寧堂 慎德堂制 慎德堂博古制 珍玉堂制 世恩堂制 慶恩堂制 全慶堂制 衍慶堂制 世錦堂制 紫荊堂 紫荊堂制 敦仁堂 暉吉堂 琳玉堂制 光裕堂制 北慶堂制 惟善堂制 心逸堂 德星堂 仙鶴堂 歡樂堂制 應孔堂制 玉清堂松軒制 升祥軒玉清制 彩玉堂 穎川堂 紹 聞堂 德馨堂制 德馨堂 天寶堂制 天水堂制 台衡堂制 留耕堂制 綠蔭堂 佩玉堂 佩玉堂制 篆漪堂 恆興美玉堂制 通德堂制 正玉堂制 寧儉堂清玩 桂育堂制 益友鼎玉堂制 吉慶堂制 書錦堂 居敬堂 聚順美玉堂制 大樹堂制 奇玉堂制 昭玉堂 益友堂制 永和堂制 同順 堂制 樞府式仿樞府 宣和 碧玉堂制 安素草堂 嘉善堂仿古制 留耕堂仿古制 聽松堂仿古制 白雲堂仿古制 慎德堂仿古制 天琛堂仿古 制 全慶堂仿古制 怡玉堂制 草閣 文山閣 遠山閣 雲蒼閣 張家灣梓閣 松石齋 還古齋宣和式 問心齋 叢菊齋 集雅齋制 拙存齋 乾惕 齋 芝潤齋制 筆花齋制 壽古齋制 宿雲齋 容齋 金蘭齋制 芝蘭齋制 芝蘭齋制 玉蘭齋 玉蘭齋選式制 天祿書齋 調鶴閒軒清賞 應德軒 博古制 復香軒玉清制 杏林軒 紅蕉軒 印月軒制 安吉居制 問清居制 彩雲軒 應德軒 常豐軒珍玩器 文翰齋清玩 杏林軒珍玩 光裕堂 珍玩制 玉堂美器 青雲齋佳玩 玉堂佳器 瑞麓山房佳制 三益之珍雅制 兆慶堂清雅制 兆余堂清雅制 三友雅制 魁元雅制 魁元仿古雅 制 永香軒玉清制 瑞麓山房監製 逸居 雲居 青雲居 木石居 木石居仿古制 玉石居 水雲居 竹石居 石居 風流宰相家 萃友苑制 張宅 佳器 蓮峰寺記 漱玉亭怡德堂玉石製 萃文苑 海岳家藏 綠蔭堂器 春育主人珍藏 商山仿古 善山仿古 峰霞山人 渭水漁翁 中山人 程 子受(眉公) 吳仲興曉山主人世 東海鼎臣 雪庵 卉庵 西園 璞庵 宋藥州 兩來正記 文如壁

中國瓷器款一覽表

清雍正 謙牧堂制 立本堂制 世恩堂制 謙牧堂制 曙光堂制 正順堂制 浩然堂 浩然堂制 裕堂制 守易堂 百露堂 慶宜堂制 養和堂制 精雅堂制 燕喜堂制 敦復堂 敬恩堂 園明堂 東園堂 希范堂 儉寧堂清玩 世經堂 大明嘉精年世經堂制 姚江馮護蔭堂珍藏 雲在草堂 朗吟閣制 欣賞閣 太和齋雍邸清玩 安吉居珍玩制 青雲居 文石山房大清雍正年制 馮宅 寶機樓藏 椒聲館 古香書屋 正誼書屋 浴硯書屋 遺安書 屋珍藏 亦庵 吳府 耀華藏器 雍正甲寅瀋陽唐英敬制普陀山圓通殿 瑞錫瓊制 瑞錫瓊瑛 公輸監製 歧博古制 江鳴皋造 瑤華清賞 玉清 雅制 孫睦宗

清乾隆 旭華堂藏 和輝堂制 嘉蔭堂制 湛恩堂制 成信堂制 凝和堂 植本堂制 彩華堂制 彩潤堂制 彩秀堂制 致遠堂制 敬修堂制 敬畏堂制 寶 恩堂制 澹寧堂制 惜陰堂制 榮瑞堂制 敦睦堂制 明遠堂 敬慎堂 靜鏡堂 誠信堂 敦敘堂 雅雨堂 述古堂 述德堂 曙光堂制 祿壽堂制 瑞德堂制 築野堂制 思榮堂制 裴孝友堂 裴逢吉堂 忠信堂制 資善堂制 斯乾草堂 椿蔭堂 養和堂制 師古堂制 慶宜堂制 六謙堂制 致 和堂制 樂靜堂 樂善堂 恭壽堂制 恭壽堂宗祠 弋好堂清賞 古香齋 寶晉齋 寶善齋 寶嗇齋 寶嗇齋藏 有正味齋 寧晉齋 寧靜齋 寧遠 齋 澹寧齋制 百一齋 德誠齋 經齋 覺是軒 妙香館制 九畹山房 百一山房 蜿委山房 文石山房 紅荔山房 對屏山館 鄉麟樓制 市隱樓 制 寶機樓制 玉杯書屋 浴硯書屋 正誼書屋 內府珍藏 荔莊 嘯園 東園 略園 潭柘寺供 聽松廬 聽雲山主人館 七十二鴛鴦社 昊十九 制 壺隱老人 壺隱道人 瑤華道人 泉制 唐英 唐英敬制 唐英俊公氏 唐英雋公 俊公 瀋陽唐英 瀋陽後學蝸寄唐英敬錄 瀋陽唐英敬制 欽命榷陶使者瀋陽唐英敬制 蝸寄唐英制 榷陶使者唐英制 督陶使瀋陽唐英題 蝸寄居士古柏堂 蝸寄居士清賞 蝸寄題 沐齋 沐齋居士 制 陶成居士制古泉堂 陶成居士陶成堂印 陶成堂制 陶成堂印 陶鑄 陶榷 甄陶雅玩 乾隆甲辰俊公贈品 陶人 榷陶呈星使 蝸寄老人 唐英之印 雋公 乙因雅制瞿寶珍 玉鋒 石林 陶珍 韓睦宗

清嘉慶 懋勤殿 彩華堂制 彩秀堂 敬畏堂制 種芝堂制 志勤堂 慶宜堂制 事敬堂制 壽頤堂制 誠信堂 玉慶堂制 嘉蔭堂齋谷山人造嘉蔭堂制 嘉蔭堂藏 一善堂制 植本堂 潤碧軒制 澄懷軒藏 春江花月樓 素織山房永源成記 完顏氏 俊公自製 福海珍藏 佩珂監製

清道光 嘉樂堂制 精進堂制 養和堂制 巨德堂制 厚植堂制 經笥堂制 公勤堂制 樂古堂制 種芝堂制 存古堂制 慶宜堂制 皆山堂制 惜陰堂制 浩然堂制 嘉蔭堂制 崇禮堂制 定府行有恆堂珍賞 行有恆堂 退思堂制 邸退思堂制 慎德堂制 退思堂德齋主人 珠琳堂制 求謙堂制 錫 慶堂制 眉壽堂制 敦厚堂制 榮瑞堂制 百壽堂記 陶陶草堂監製 一善堂制 履信堂制 聚慶堂制 多福多壽堂制 了孫傳代留余堂 監慶堂 制 約已堂制 玉慶堂制 青蓮堂制 聽雨堂 敬修堂 敬畏堂 種德堂 觀蓮舫制 承啟堂李氏宗祠 靜鏡堂制 九思堂制 墨緣堂制 築野堂 居梧堂 雙清閣制 桂月山莊 鋤月山莊 寧晉齋制 寶善齋制 德誠齋制 慎靜齋制 願聞吾過之齋 湛靜齋 十硯齋 思補過齋 坦齋珍藏 夔 齋監製 思補齋制 知不足齋 道光年制十花齋 齋性軒 古月軒 塵定軒 自詒軒制 清順軒 竹韻山房 雲溪精舍春江花月樓 雙照樓制 壽 春樓藏 百福樓 胡海樓 絳月樓 晉甄吟館監製 冶春吟館 邸清賞 從香書屋 天香書屋 遺安書屋 古香書屋珍玩 友棠浴硯書屋 澹懷室 瞿之室制 完顏宗祠 慧福寺 古潞李氏梅坡制 解竹主人製造 學山小築 正齋主人 趙之謙 查小山制 熊氏壁臣仿古 養園仿古道光年馮 氏制 沈恰如制 健庵雅制 福英供奉佛天 珠峰 祝嶺雅藏 樂敬字置 琴南手制 仙源陳國治作道光二十四年 定王府制 道光已酉行有恆 堂主人制 道光庚子年定王府制 道光乙已年定王府制 定府行有恆堂珍賞 道光丁未春定府行有恆堂制 道光丁丑秋九月善寶屬陳國治作 王炳榮 李裕元 馬衡和 宋玉峰制 醴渠自製 醴泉自製

清同治 體和殿制 樂壽堂 慎思堂制 詒谷堂制 務本堂 涵德齋制 敬順齋制 慎靜齋 竹雪軒 晉磚吟館監製 王炳榮作 李裕成 寶胄第制

清光緒 儲秀宮制 長春宮制 一善堂 大清光緒春 怡堂制 慎德堂制 甘澤堂制 退思齋 願聞吾過之齋 光緒丁未玉海堂仿 大雅齋 嘉泰松軒 陶 法寶 儉存齋 恕齋清玩 一百二十畦芍葯園主制 聚厚軒 燕趙悲歌之士孔子後四十一葵卯制 汀源鄭氏子孫寶用 樂道堂主人制 熊氏 壁臣仿古 澹園居士 素雲道人 光緒戊鹽城宋錦桂畫樣景德官窯做造貴池南山村劉氏聚學軒永寶用

清宣統 坤寧宮祭器 宣統已酉宜春堂制 宣統庚宜春堂制 來鶴堂

清 何朝春 許雲麟 許裕源 博及漁人 許雲麟制 珍如金記 順和蘇記 源益店 大昌 寶玉 如璋 來禽 黃炳 霍來 馮鐵來 瑞號

民國 居仁堂制(袁世凱所用) 頤壽堂 樂古堂 懷仁堂制 靜遠堂制(徐世昌所用) 谷冶堂 壽護草堂主人 大德堂制 慎德堂制 昭德堂制 退思堂制 延慶樓制(曹錕所用) 竹清山房 藏經山房 竹肅山房 碧雲山房 澄懷園 惟一齋 古松齋 觶齋(郭葆昌所用) 樂陶齋 如意 館 陶陶齋(王琦所用) 飲冰齋(劉雨岑所用) 覺庵(劉雨岑所用) 佩古齋(程意亭所用) 古石齋(田鶴仙所用) 古歡齋(潘陶 宇所用) 再思軒(劉希任所用) 石廬(染兌石所用) 希平草廬(王大凡所用) 棲碧山館(徐仲南所用) 平山草堂(汪野亭所用) 彤雲山房(汪曉棠所用) 晴窗讀書樓(鄧碧珊所用) 亦陶齋(張志湯所用) 清平畫室(余翰青所用) 願聞吾過之齋(王步所用) 郭世五 陶務監督郭葆昌制 汪友棠 汪曉棠 汪照藜 汪雲山 汪洋 汪少亭 汪大滄 汪以俊 汪少平 汪小亭 任逢瑞 蕭靖初 潘祖熙 潘陶 宇 潘庸秉 許上禮 陳雪巖 陳德明 羅子林 蓮溪陶 葉震嘉 何許人 陸雲山 程水金 程雲農 程子其 李明亭 王雲泉 王錫良 王大屏 王 倚之 王曉帆 鄒潔 爭文侯 爭國鈞 余文襄 柳蘭亭 魏墉生 鄧肖禹 鄧碧孫 鄧重明 塗菊亭 畢伯濤 朱明 朱受之 馮大陀 萬雲巖 章仕 保 張松濤 張志湯 張沛軒 熊夢亭 熊作仙 熊文融 曾福慶 段子安 麗澤軒 黃曉村 董師曾 方伯卿 方雲峰 吳俊 吳寄甄 饒華階 黃發 順 錢仲明 孫月軒 徐韻泉 徐天梅 鄭效維 楊鳴皋 余翰青 余竹青 余見田 余磊青 余鶴築 劉雨成 劉仲卿 劉希任 劉希玉 游海濱 婁 觀濤 河頭居士 胡邦浩 石宇初 石奇峰 至雲主人 姜夢神

唐、宋瓷器上的「官」和「新官」字款

唐宋時期的一些瓷器上刻、劃有「官」或「新官」字款。其早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近些年來,隨著考古發掘出土的「官」、「新官」字款瓷器資料的日益增多,研究者對其年代、產地和「官」字的涵義等問題展開了較全面研究,取得了令人屬目的成果。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擬對與「官」、「新官」字款相關的一些問題進行初步探討。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一.「官」和「新官」字款瓷器的種類、年代、產地迄今發現的「官」、「新官」字款瓷器的數量,據初步統計,已逾200件。 

有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二種,以白釉瓷器的數量為多。器型有淨瓶、瓶、注壺、壺、蓋罐、罐、洗、碗、盤、碟、把杯、杯、盞托、盒、枕等,以碗、盤為主。 

它們的年代,最早者為晚唐時期,以浙江臨安唐昭宗光化三年(900)錢寬墓和約葬於唐昭宗天夏元年(901)的水邱氏墓出土的為代表;最晚者,學術界意見不一,有的認為「約在趙宋建國前的遼代初年」,有的則認為可到北宋後期。目前所見其出土單位有明確紀年的,以遼寧朝陽遼聖宗開泰九年(1020年)耿延毅夫婦合葬墓出土的為最晚。窯址發掘出土的,以1985—1987年河北曲陽定窯遺址發現的為最晚,均出土於該遺址的早期文化層中,其「年代不晚於北宋初年」。對於已知的非紀年單位、窯址地層出土和傳世的資料,我們參照紀年單位出土的資料和其他相關資料進行了粗略的排比,發現最晚者為北宋早期,即太祖至真宗時期(960——1022)。由上述可見,「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具體年代為唐代晚期至北宋早期。 

目前發現或可確定燒製「官」、「新官」字款瓷器的窯有:河北定窯、陝西耀州窯、浙江越窯。

定窯遺址共發現「官」、「新官」字款瓷器17件,均為白釉瓷器。其歷年來調查採集2件,皆為「官」字款;1985——1987年發掘出土15件,其中「官」字款14件、「新官」字款1件。窯址以外出土或發現的「官」、「新官」字款白釉瓷器的數量較多,據謝明良先生1987年統計,至少有149件,加上1985年河南鞏縣宋太宗元德李後陵出土(1988年發表)的16件、1986年內蒙古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墓出土(1993年發表)的1件、1994年河北曲陽五代墓出土的1件、1995年河北定州堯方頭出土的2件等,至少有169件了。這些瓷器雖不能肯定全部是定窯所燒造,但絕大部分為定窯所生產應是沒有問題的。 

耀州窯遺址發現「官」字款瓷器14件,1984——1992年發掘出土12件,採集2件,均為青釉瓷器,是五代時期所燒造。 

越窯遺址發現「官」字款青釉瓷器2件,均為考古調查時採集,一件器型是盤,年代為五代時期;另一件是盞,年代為北宋早期偏晚。此外,1970年浙江臨安板橋五代墓出土的1件越窯青瓷雙系瓶、1986年內蒙古奈曼旗遼開泰七年(1018年)陳國公主墓出土的1件越窯青瓷花口盤,分別在肩部、底外側刻、劃「官」字款。 

二.「官」字不是「官窯」之義 

「官」、「新官」字款中的「官」字,不是「官窯」之義。關於什麼是官窯?目前學術界尚未有統一的認識。我覺得還是用當時人的說法來理解為妥。南宋葉置《坦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從這段記載可以窺見,宋代官窯是朝廷直接管理,產品專供宮廷使用。很顯然,「官」、「新官」字款瓷器和燒造它們的瓷窯不具備這樣的特點。「官」字也不可能是「官窯」的意思。其理由如下。 

首先,燒造「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定窯、耀州窯、越窯,古代文獻中或多或少都有記載,但未見朝廷派官直接管理主持燒造事亦的內容。僅見定窯、五代後周時曾派馮翱「充龍泉鎮使鈐轄瓷窯商稅務使」;越窯北宋初年曾有趙仁濟充「殿前承旨監越州瓷窯務」之事。前者顯然是只負責徵收定窯的商稅,後者也不過是官府派往越州督辦宮廷所需越窯瓷器的官,也非直接管理越窯的生產。再有,在當時和稍後的文獻中也沒有說它們是「官窯」,而且從記載的內容和相關資料中也看不出來是官窯的意思,反而在有的文獻記載中倒可以推斷出有的窯不是官窯。前文所引南宋葉置《坦齋筆蘅》中的那段記載,是將定州白瓷器(定窯)、汝州青窯器(汝窯)和京師自置的官窯並列。從這種行文方式中可以明顯看出,定窯、汝窯都不是官窯。如它們是官窯,行文的方式將是另外的一種樣子了。那麼北宋時期宮廷所用的定窯瓷器和汝窯瓷器是怎麼來的呢?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六二《河北道》記載,定州貢瓷器,由此可知,定窯瓷器是通過地方土貢的方式獲得的。從《坦齋筆衡》中的「命汝州造青窯器」一語觀之,汝窯瓷器是通過上面派燒的方式獲取的。這正反映了在官窯之前宮廷用瓷來源的二個渠道。 

其二,官窯的產品專供宮廷使用,所以宋代官窯瓷器至今在發掘的一般居住遺址、墓葬、塔基、窯藏中還未見到。「官」、「新官」字款瓷器則不然,考古發現較為普遍,上至皇太后陵、下到一般庶人墓都有出土,塔基、窯藏內時有發現,甚至連遙遠的埃及開羅南郊福斯塔特遺址也有發現。使用的範圍和對象與宋代官窯瓷器有明顯的區別。 

其三,古代文獻中沒有記錄是官窯的瓷器,考古發掘出土器物上的「官窯」銘,是全稱,甚至還加上所在州的州名,如在安徽蕪湖東門渡窯址採集的印在罐壁下部近底處的「宣州官窯」銘,不簡寫成「官」字。再有,古代文獻中記錄、學術界公認的官窯,如杭州烏龜山南宋官窯、景德鎮清官窯等,在發現的眾多資料中,未見有刻、劃、戳印、筆書「官」或「新官」字款的實例。 

上述三點足可以說明,「官」、「新官」字款瓷器上的「官」字不是表示「官窯」之義。這也就是說,迄今發現的燒造「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定窯、耀州窯、越窯不是官窯。 

三.「官」字是太官署的簡稱 

「官」、「新官」字款瓷器上的「官」字雖然不是「官窯」的意思,但從「官」、「新官」字款瓷器的質量等方面考察,可以肯定與官府有關。那麼其究竟與官府的何部門有關?「官」字表示什麼?我們針對問題查閱了有關文獻資料,並對相關的考古資料做了初步整理,認為可能是當時的官府機構光祿寺下屬的太官署的簡稱。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太官署的設置及其職責。 

太官之名,在秦漢時期就有了。在漢代,太官令為少府的屬官。《後漢書 百官志(三)》少府條載:「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掌御飲食,」下設「左丞、甘丞、湯官丞、果丞各一人,」「左丞主飲食,甘丞主膳具,湯官丞主酒,果丞主果」。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早、中期,太官令除隸屬關係在有的朝代有所變動外,其餘基本承襲了漢代的制度。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晚期,情況有了較大的變化。北齊時期不但隸署光祿寺,而且成了光祿寺的一個下屬機構。《隋書》卷二七〈百官志(中)〉載;北齊「光祿寺,掌諸膳食、帳幕、器物、宮殿門戶等事。統守官[掌凡張設等事]、太官[掌食膳事]、宮門[主諸門 事]、供府[掌供御服玩弄之事]、餚藏[掌器物鮭味等事]、清漳[主酒,歲二萬石,春秋中半]、華林[掌禁 林木等事]等署。宮門署,置僕射六人,以思其事,余各有令、丞」。 

隋光祿寺的權限縮小,僅掌管與飲食有關的部門了。〈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載:隋「光祿寺統太官、餚藏、良醞、掌醢 等署,各置令、丞」。其中太官令「三人、」丞「八人」,「太官又有監膳十二人」。 

唐代這種制度更加完善,並明確規定了供膳對象。,〈唐六典〉卷第十五〈光祿寺〉載:「光祿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光祿卿之職,掌邦國酒禮、膳羞之事,總太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之官屬。修其儲備,謹其出納。少卿為之貳。凡國有大祭祀,則省牲、鑊、視濯、溉。若三公攝祭,則為之終獻。朝會、燕 ,則節其等差,量其豐約以供焉」。「太官屬,令二人」,「丞四人」,「監膳十人」「監膳史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太官令掌供膳之事。丞為之貳。凡祭之日,則白卿只詣諸廚省牲、鑊,取明水與陰鑒,取火於陽燧。帥宰人以鑾刀割牲,取其毛、血,實之於豆,遂烹牲焉。又帥進饌者實府、簋,設於饌幕之內。……凡朝會、燕饗,九品以上並供其膳食。凡供奉祭祀、致齋之官,則衣其品秩,為之差降。若國子監春、秋二分釋奠,百官之觀禮,亦如之。凡行幸從官應供膳食,亦有名數。凡宿衛當上及命婦朝參、燕會者,亦如之。《舊唐書》卷四十四《職官志(三)》、《新唐書》卷四十八《百官志(三)》記載與《唐六典》相同,但極為簡略。《新唐書》在講到太官令職則時,將其概括為「掌供祠宴朝會膳食」。 

五代時期大體沿襲了唐帶的制度。光祿寺不但繼續設置,而且執掌也沒有太大變化。 

北宋早期的官制基本因襲了唐末、五代之制。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後,對五代後周的官僚機構基本沒有去觸動。據《續資質通鑒長編》卷十二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條載:當時上「偽署官並仍舊」,只是在舊機構旁增設新機構或逐步差遣臨時職官。到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年),對此前的北宋官制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光祿寺的下屬機構也做了重大調整,撤消了太官署,保留了太官令。這時的太官令據《宋會要輯稿職官(二一之一)》引《神宗正史職官志》載,仍「掌供膳」。這種情況在北宋晚期發生了變化,《宋史》卷一六四《職官志(四)》載: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 

從以上文獻資料和對資料的分析可知,太官署(令)在漢代至北宋中期一直掌膳食之事,尤其是唐至北宋早期主掌祭祀、朝會、宴饗(XIANG)供膳之政。負責共膳,必然要涉及到盛裝食品、用膳的器具。從前面所引文獻可知,漢代是太官令下屬的「甘丞主膳具」;北齊是餚藏署「掌器物」。後來雖然不見類似的明確記載,但供膳需要膳具這一點不會有變化。至於唐宋時期太官署所用膳具的質地,即用什麼質料的膳具?毫無疑問,有相當部分或主要是瓷器。眾所周知,東漢晚期出現了成熟瓷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使用逐漸普及,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唐宋時期是中國瓷器手工業大發展和繁榮時期,瓷器的種類增多,質量大幅度提高,已成為人們最喜愛的生活用具之一,使用已十分普遍,尤其是宮廷也大量採用瓷器作為日常生活用具。因此,太官署以瓷器作為膳具是完全可能的,不足為奇。進而說明太官署與瓷器有密切的關係,具備了太官署的名稱刻、劃或戳印在瓷器上的基本條件。 

第二,太官之名,早在漢代就見之於器物上了。河北滿城一號漢墓出土的乳釘紋銅壺、蟠龍紋銅壺上均有刻、劃的「大官」銘文。瓷器上有「太官」字款的資料見於隋代。1997年在湖南湘陰岳州窯遺址出土的一件青瓷碗上戳印「太官」字款。承蒙湘陰縣博物館劉冰池館長惠示,對這件青瓷碗的特徵有了較詳細的瞭解。瓷碗深腹、曲壁、假圈足,製作規整;胎呈淺灰色,質地較細膩、堅硬,釉為青泛黃色,內滿施釉,外施釉不及足,釉面晶瑩光潤,釉層均勻,開細紋片;內地中心部位釉下胎上戳印「太官」字款。該碗製作工藝精良,質量好,是當時岳州窯乃至南方諸窯瓷器中的上乘之作。其年代,據其形制、胎、釉特點和與有關墓葬出土的岳州窯青釉瓷器資料對比推知,約為隨代早期。這件碗上的「太官」字款,無疑是指太官署。說明太官署的名稱是可以出現在瓷器上的。 

第三,唐宋時期官府機構名稱出現在瓷器上的實例屢見不鮮,如唐代邢窯瓷器上有「翰林」、北宋定窯瓷器上有「尚食局」、「尚藥局」等。不僅如此,而且在瓷器上刻、劃官府機構簡稱者也大有物在。 

唐代邢窯燒製的白釉瓷器上,有一些底外側刻劃「盈」字款。「盈」字款白釉瓷器是唐代邢窯白瓷中的精品,「是專門為皇宮生產的,……進入皇宮後由御庫大盈庫收藏」。可見,「盈」字款應是大盈庫的簡稱。唐玄宗開元時期(713——741年)將皇室財政庫內庫組織分為大盈、瓊林兩庫。大盈庫實質上是皇帝的私庫,由宦官掌管。《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記載:玄宗時「王珙為戶口色役使,歲進錢百億萬緡,非租庸正額者,積百寶大盈庫,以供天子燕私」。其又載:「故事,天下財賦歸左藏,而太府以時上其數,尚書比部覆其出入。」肅宗時「京師豪將假取不能禁,第五琦為度之鹽鐵使,請皆歸大盈庫,供天子給賜,主以中官。自是天下之財為人君私藏,有司不得程其多少」。大盈庫一直延至唐代未年。從考古資料看,「盈」字款白瓷器出現於盛唐時期,晚唐時期仍有發現,與大盈庫設置的時間吻合。 

在瓷器的款識中,有官府機構簡稱者,不僅發現於唐宋時期,其他時代也有,如元代景德鎮窯燒製的卵白釉瓷器上時見與花紋一起摸印的「樞府」、「太禧」字款。帶有「樞府」字款的卵白釉瓷器,也稱之為「樞府瓷器」,是元代官府機構樞密院在江西景德鎮窯訂燒的瓷器。字款中的「樞」字無疑是樞密院的簡稱。「太禧」則是元代太禧宗堙院據《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載,是「天力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制之」,「掌神御殿朔望歲時諱忌日辰芫堙享禮典」。「太禧」字款卵白釉瓷器顯然也應是太禧宗堙院在景德鎮窯訂燒之物。

以上所舉「盈」、「樞府」、「太禧」字款的例子,說明在唐宋元時期瓷器以官府機構簡稱為款識的做法是存在的。前有先例,後有延續,太官署在瓷器上只刻、劃其簡稱「官」字就不奇怪了,實屬正常。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結果,不難得出唐宋瓷器上的「官」、「新官」字款中的「官」字是其官府機構光祿寺下屬的太官署簡稱的結論。由此可以推斷,唐宋時期的「官」、「新官」字款瓷器是有關瓷窯為太官署燒製的,也就是說,是太官署在有關瓷窯訂燒的,作為祭祀、朝會、宴饗(XIANG)供應膳食的膳具,性質非御用瓷器。 

四.「官」與「新官」字款的關係 

「官」與「新官」字款的關係,也不難理解。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通入藏時鐫刻的供奉藏品之物品帳目石碑,碑文開頭說「監送真身使應從重真寺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器物寶函並新恩賜到金銀寶器衣物如後」。這句話中值得注意的是「恩賜」和「新恩賜」兩詞。從碑文中得知,「恩賜」物系唐懿宗(860-874年)李催所賜,「新恩賜」物系其繼承人唐僖宗(874-888年)李儇所賜。「官」、「新官」與「恩賜」、「新恩賜」形式相同。「官」、「新官」字款瓷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紀年資料為浙江臨安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錢寬墓和約葬於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的水邱氏墓出土的,與「恩賜」、「新恩賜」 鐫刻的時間都屬於晚唐時期。看來可能是當時行文的一種慣例。據此我們認為,「新官」是對「官」而言,「官」在前、「新官」在後,可能是以示區別太官署前後兩次或前後兩位官員在同一個瓷窯訂燒的瓷器而刻、劃的。 

五.「官」和「新官」字款消失的原因 

本文前面已經講到,「官」「新官」字款瓷器見於唐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為什麼北宋早期以後不見了「官」、「新官」字款瓷器?這不排除沒有發現或發現了未被辨認出來的可能。但我們認為更多的是與北宋官府機構的變動有關。在前面已經談到,北宋早期特別是太祖、太宗時期的官僚機構基本承襲了唐未、五代之制,光祿寺及其下屬的太官署繼續負責原來得事務,這是北宋早期仍有「官」、「新官」字款的根本原因。此後,事情逐漸發生了變化。《宋會要輯稿 職官(二一之一)》光祿寺條引《兩朝國史志》載:古者其屬有大官、珍羞、良醞、掌醢(音:海)四局,今分隸御廚、法酒庫「。《兩朝國史志》即為《兩朝國史》中的「志」。兩朝國史》系北宋仁宗、英宗兩朝的果史,北宋王圭等撰,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成書奏御。由此可見,在仁宗、英宗時期太官署的職事已隸御廚。之後,神宗元豐年間,官制改革,撤消了太官署。這樣自仁宗、英宗時期起,不能再以太官署的名義到瓷窯訂燒瓷器了,瓷器上也就不見了「官」、「新官」字款。

歷代紀年款特點之二

金代紀年款 

金代陶瓷紀年款以墨書款較為多見,另有釉下彩書寫款和刻劃款。落款的位置多在器物的外底、足部,也有落於腹部和內底的。如「時皇統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此為金代蕭窯瓷瓶紀年款,橫刻於瓶足上,瓶腹刻「白土鎮窯戶窯戶趙順謹施到慈氏菩薩花瓶壹對,供養本鎮南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鳥紋虎形枕的底部有墨書「大定二年六月六; 日口家造」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窯白釉剔花蓮花紋枕的底部有墨書「金大定八年正月初四日康軍使宅置到」款。1984年陝西銅川耀州窯遺址出土的盞范上有「大定十年」款。1983年陝西黃陵縣古墓出土金代瓷枕的底部有墨書「大定十六年五月」款。 

1978年秋河北曲陽北鎮村出土的定窯夔龍紋盤印模內壁刻有「甲辰正月望日造」干支款;同時出土的定窯菊花紋碗印模的內壁刻有「甲辰蕤賓十四日」款。「蕤賓」為五月。山西出土的白釉砂圈瓷碗的砂圈上有墨書「明昌三年十二月四日買了一十個」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霍縣窯盤的外壁露胎處有墨書「明昌四年柒月初四日三李置到」款。秦庭域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詩文枕,枕面題七言律詩一首,其中有一句為「泰和三年調玉燭」。1988年12月山東成武寶峰鄉定西村出土的金代白瓷碗的外壁近足無釉處墨書「泰和三年十二口買二隻」款。1978年秋河北曲陽北鎮村出土定窯四季花紋碗模的內壁環刻「泰和丙寅辛丑二十四日畫」款。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罐腹部釉下有以黑彩書寫的「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張泰造」款。1959年陝西銅川黃堡鎮窯址出土刻有「大安二年」款的青瓷殘片。另見金代磁州窯瓷枕上落有「正隆元年制」款,金代磁川窯三彩花卉盆外底墨書「正大七年十二月二十七制」款。金代瓷器上還有—種只書年號,不書具體年代的款識,見於紅綠彩瓷器的有「泰和」、「正大「等;見於耀州窯青瓷殘片上的有「貞元」。

元代紀年款 

主要見於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鈞窯、耀州窯、定窯資器上。既有彩書、墨書款,又有刻劃款。常落款於外底、頸、肩、腹部等處,位置不固定。如廣東遂溪窯出土碗模外壁刻有「大德六年」款。元紫金釉貼花牡丹紋三足爐外底刻有「大德七年制」款。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盤上落有「大德八年」款。元定窯刻劃花魚紋盤外底刻「至元八年制公用」款,前五字直書,後二字橫書。元代白釉瓶上落有「大元國至元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記耳」款。陝西銅川立地坡古窯址出土的殘瓷片上刻有「至元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款。山西琉璃龍蓮花香爐上刻有「至大元年午汾陽琉璃寺詔伍塘城造」款。湖南衡東麻園窯址出土擂棒殘器上刻有「延佑四年」款。元代磁州窯白瓷枕的外底有墨書「至治二年前五月十五造磁齊居(君)仁」款。元龍泉窯青瓷大花瓶上刻有「泰定四年丁卯歲仲伙吉日謹題」款。1979年江西豐城縣徵集的出土於景德鎮的青花釉裡紅樓閣式瓷倉上有青花料楷書「後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款;同時徵集的出土於景德鎮的青花釉裡紅塔式蓋罐頸部有一周青花楷書款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收藏於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的元青花雲龍紋象耳瓶頸部有青花料楷書「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款。元磁州窯白釉褐花罐外壁釉下有褐彩書寫的「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款。另外,元代瓷器上還有一種不書年號的干支紀年款,例如內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鈞窯雙耳獸足爐上落有「乙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爐一個」款。 

明代紀年款

主要見於景德鎮官、民窯瓷器上。官窯瓷器上冠以帝王年號款始自永樂朝,後成定制。但永樂官窯年號款只見四字款,官窯瓷器上落六字雙行或三行楷書年號款並圍以雙重圓圓這一最常見的體式,則始自宣德朝;常見的六字雙行圍以雙重方框的體式,始自成化朝。還有—種常見的環書於高足杯、碗足內沿的六字或四字年號款的體式,也始自成化朝。明代官窯瓷器紀年款以朝代款(又稱年號款、年款)為主,民窯瓷器紀年款則以干支款較為多見。明代紀年款多以青花料書寫,兼用暗刻、模印、釉上彩和白泥料書寫。落款位置以器物外底最為多見。也有在器內底、近口沿、頸、肩、腹、流、柄等處的。官窯年款字體除永樂、宣德、弘治、萬曆朝有篆書體外,其他朝未見。款字排列方式,以六字雙行和四字雙行最為多見,六字三行、一排橫書、一行直書、六字環形、四字錢文排列等極少見。官窯年款多由宮廷出樣、御窯廠有專人負責照樣書寫,字體嚴謹規整。民窯紀年款則大抵隨意書寫,字體多草率不規。據有關專家考證,明代景德鎮官窯瓷器的生產始自洪武二年()369年)。止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此期間官窯瓷器上的紀年款以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較多見,其他朝則少見。有人根據明代各朝官窯瓷器上年款的特點,將明代官窯瓷器年款總結為五句口訣,即「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這與實際情況基本符合。

中國瓷器款一覽表

清代紀年款

清代景德鎮官、民窯瓷器上的紀年類款,從款識內容看,主要分為朝代款(又稱年款)和干支款兩大類。年款多用於官窯器上,干支款多見於民窯器上。官窯年款以楷書或篆書的「大清某某年制」、「某某年制」、」某某御制」最為多見,如「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康熙御制」等。款字多落於器物外底,個別的落於近口沿、足內沿等處。六字楷書年款多作雙行排列,個別為三行排列或一排橫列,款外圍以雙重圓圈、雙重方框,也有無邊欄的。六字篆書年款絕大多數作三行排列,少數作一排橫列,極個別的為雙行排列,款外多無邊欄,個別的圍以雙重圓圈或雙重方框。四字楷書或篆書年款多作雙行排列,外圍雙重圓圈、雙重方框,也有無邊欄的,個別的四字篆書年款作上下右左錢文排列。清代紀年款可分成釉下青花款和釉上琺琅彩款、礬紅彩款、金彩款以及刻、印款3大類,其中青花款在所有紀年款中占主導地位,琺琅彩款則集中出現於康、雍、乾三朝,隨著琺琅彩瓷器的消失而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礬紅彩款。刻劃和模印款則用於顏色釉瓷器上,如白釉、廠官釉、仿鈞釉、爐鈞釉等。從字體上看,整個清代紀年款不外乎楷、篆、隸幾種,其中楷書居於主導地位,自始至終都在使用.篆書款出現於康熙晚期,當時只用於供祝壽用的金釉藍團壽字和五彩三多紋器上。雍正時篆書款增多,許多仿製名窯的品種上均喜用篆書款。乾隆時楷書、篆書款平分秋色。嘉慶及其以後各朝,篆書款數量漸減,基本以楷書為主。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