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底款都有哪些(共10張圖片)
  • 16年5月5日 22: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玩瓷器,首先要學會鑒定瓷器的真假。而鑒定其真假中有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鑒定底款來判斷真假。今天,我們就以元代瓷器為例,看看元代瓷器底款有哪些,如何通過這個來判斷瓷器的真假。

據專業藏家介紹,在元代瓷器底款中,除了白釉瓷器上印有樞府兩個字之外,其他的極少見到落款。因此此類瓷器也被稱為是樞府白瓷。不過,元青花的雲龍紋「至正十一年」銘雙耳瓶因為歷史地位的緣故,存在些許的不同。除了通過底款鑒定真假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鑒定其真假:

一、風格

一般來說,元代瓷器的特點偏向草原民族風。在瓷器上能看到很多創燒的類似蒙古族特有的器型。創燒的單色釉也比之前更加精美。據悉在當時,元朝統治者特意下令設立了樞府來管理這些瓷器,因此也被稱為是樞府瓷。此時因為對外貿易比較頻繁,所以燒製了很多外銷瓷器,尤其是青花瓷,正是在這個時候大量遠銷海外,甚至到了中東伊斯蘭國家。在創燒品種方面,還繼承了宋代的鈞窯和龍泉窯特點,很多地方也吸收了漢族文化。

二、景德鎮窯

1、單色釉瓷

青白瓷在宋代時期非常有名,而到了元代依然延續使用,不過在胎體、釉色、造型等各個方面都有了變化。元代的青白瓷更白,更細密,胎體也更厚。白中帶青,不透明。常見的紋飾有雲龍、卷枝、牡丹、卷草、蓮瓣等;器型方面也增加了很多,除了日常使用的盤、碗、罐、瓶、爐之外,還有一些新穎造型的瓷器,比如葫蘆形的執壺、硯滴、筆山等等。

2、釉下彩瓷

元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小器件,一種是大型器件。小型的製作並不精細,顏色多為乳白、青白或者是半透明,青花顏色偏灰暗,紋飾也比較灑脫,甚至可以說非常潦草。

三、造型

仿古瓷雖然看起來和古瓷差不多,但仔細鑒定的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元代青花瓷的市場價格非常高,因此仿瓷很多。判斷是否是真正的元代瓷器,可以根據其造型來鑒定。以青花瓷為例,元代青花和釉裡紅大碗的口徑達到42厘米,紋飾也非常豐富,製作相當精細,雖然底足存在不足,但卻並不影響它的美觀和市場價格。現代仿品雖然能仿造的差不多,但實際上做不到十全十美,因此仔細看還是有區別的。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元代瓷器在紋飾上也存在不同,元代製品的鮮艷顏色比較少,不過大部分元代青花、釉裡紅的紋飾都非常美觀,圖案對主次的協調要求很高。

元代瓷器精品拍賣成交價格:

1:元青花孔雀牡丹帶蓋梅瓶,尺寸:高45厘米,估價:RMB 13,000,000 ~ 18,000,000,成交價: RMB 16,675,000 ,成交時間:2018.06.19,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

本品俊秀挺拔,胎質厚重堅致,釉質溫潤泛青,其蓋為覆杯型,中置寶珠鈕,外繪六瓣覆蓮瓣紋,佈局疏朗。在宋元明三朝,梅瓶為實用器皿,多為盛酒之用,故燒造同時必配瓷蓋,而清代則以之為陳設或插花之用,故不需燒造蓋子。其蓋式樣與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六個青花梅瓶當中的五個蓋子一致。其肩部裝飾孔雀穿牡丹花圖案,一面繪雄孔雀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間,另一面則是雌孔雀俯首翔飛,與雄孔雀相呼應。所繪孔雀翎羽清晰,神韻尤佳,周圍纏枝枝牡丹翩翩展姿,妍態盡見,此處紋飾佈局與安徽繁昌縣新港街道元代窖藏出土「元 青花孔雀紋獸耳罐」的主題紋飾一致,筆法疏朗清秀,如出一人之手。

腹部繪主題紋飾為纏枝牡丹紋,但見牡丹花開正濃,妍美飽滿,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輕盈,佈局疏朗清新,筆意酣暢灑脫。縱觀本品上下之裝飾有別元青花常見繁密之風格,清雅可人,其牡丹枝蔓均以細筆繪就,靈空舒暢,盡顯纖巧之柔美,猶見風姿之典雅。青花之色,蒼翠妍麗,深入胎骨,兼有丹青之妙。底部澀胎,泛瓦紅色,留有明顯的墊燒粘結高嶺尾砂的痕跡,為元青花裝燒工藝的重要特徵。
除了本品以外,存世所見以牡丹紋為主題紋飾的元青花梅瓶一共十件,裝飾風格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肩部的紋飾,常見為纏枝花卉和雲肩式圖案兩種,其中保存頂蓋不失者僅得四例,分別為香港葛氏天民樓藏品、香港佳士得2003年春拍第640號拍品和江西高安窖藏兩件出土品,它們的肩部裝飾皆為雲肩式圖案。其中伊朗阿迪比爾神廟舊藏兩件器皿則與本品紋飾佈局最為相近:一為「元 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只是肩部少了雙孔雀。另一為「元 染付靈獸牡丹唐草文梅瓶」,肩部裝飾則為纏枝蓮與天馬麒麟,脛部為卷草仰蓮瓣紋。

2: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尺寸:21×20×30厘米,估價:RMB 8,000,000 ~ 10,000,000,成交價: RMB 11,500,000 ,成交時間:2011.05.20,拍賣公司: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

3:元青花雲龍紋大罐,尺寸:高28.5厘米,估價:RMB 8,000,000 ~ 13,000,000,成交價: RMB 11,500,000 ,成交時間:2018.06.19,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

此罐造型飽滿,唇口,短直頸,豐肩,弧腹,為元青花經典造型。施釉肥厚滋潤,釉色白中泛青,積釉處呈現鴨蛋青色澤。通體青花繪飾,頸部一周繪製卷草紋,近足處繪蓮瓣紋,皆為元青花經典的邊飾,餘下皆留白,突出腹部為主題紋飾,佈局簡練,類似一例可參考伊朗國家博物館藏「元 青花孔雀牡丹紋罐」,高29厘米,與本件體量相若,亦為口沿、足脛繪紋飾,腹部留白繪主題紋飾。腹部通體繪二行龍紋,一龍昂首向前,一龍回首而望,皆張口露齒,肌肉鼓脹,氣息豪邁雄勁,身材飄逸靈動,極具神采;龍為三爪,為元代青花龍紋標準制式;龍身周圍繪製火焰狀祥雲朵朵,烘托龍之蒼勁、灑脫、雄偉之勢,整體筆法灑脫豪放,青花一色蒼翠妍麗,有如水墨之凝重暈染,頗得筆墨意趣。多數元代龍紋瓷,龍鱗繪畫皆為交錯網狀畫法,而本品不同於前者,則是由細筆勾繪緻密鱗片輪廓,可見繪畫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公私典藏所見裝飾龍紋之大罐多繪單龍,繪雙行龍者寥寥可數,此件更見珍稀。本品之青花蒼雅雄渾,彰顯出一份濃郁的文人水墨畫的效果,雲龍的精神氣質生動威猛,例如龍爪的刻畫,顯得比其餘要鋒利遒健,肘毛的刻畫更見飄逸。同樣繪有行龍紋的一件可參考高安市博物館藏「青花雲龍紋帶蓋梅瓶」,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窖藏出土,筆觸、畫法均有本件高度相似,可供參考。

4:元/明初十四世紀紅釉刻龍紋連蓋梨式執壺,尺寸:13厘米,估價:HKD 9,000,000 ~ 12,000,000,成交價: HKD 11,300,000 ,成交時間:2011.10.05,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秋季拍賣會。

5: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鋪首耳罐,尺寸:高38厘米,估價: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價: HKD 11,300,000 ,成交時間:2010.04.07,拍賣公司:富得拍賣行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十週年度典拍賣會。

此罐青花紋飾富麗堂皇,堪稱元代青花器的典範。器身由六層圈帶紋飾構成,口沿繪回紋,頸部纏枝花卉紋,下輔以覆蓮瓣紋,內繪雜寶紋,肩部纏枝蓮紋,置對稱雙獸耳,主題紋飾為纏枝牡丹花,纏枝牡丹紋與足部的仰蓮紋中間用雙線圈隔開,蓮瓣紋內有雲紋和水滴紋。罐身以纏枝牡丹為主題紋飾,其次要紋飾在肩部、頸部和近足部描繪,別具一格。整體佈局疏朗大氣,疏密有致。器型敦實厚重,胎質細膩,釉色溫潤。青花紋飾為進口鈷料繪製,呈色艷麗,濃淡相宜,略有暈散。鐵銹斑深入胎骨。底部有淡淡的火石紅,漏胎處粘有釉斑。

6: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尺寸:高42厘米,估價: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價: RMB 11,270,000 ,成交時間:2018.01.08,拍賣公司: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廈門2017秋季拍賣會。

拍品唇口外侈,短頸,豐肩,鼓腹至下漸收,至底微外撇,淺圈足,器型飽滿豐潤,古樸壯碩,極富元代遊牧民族所崇尚的粗獷之美,具有鮮明而獨特的民族風采。此梅瓶通體以青花描繪紋飾,自上而下層次分明,以纏枝牡丹為主體,呈帶狀分佈於肩部及腹部,肩部短窄故紋飾巧雅,腹部闊大故花卉更為繁茂圓碩,枝蔓蜷曲纏繞,牡丹一仰一覆妍姿盛放。足脛處繪變形蓮瓣紋,花瓣內繪朵雲,並加飾圓圈,每片花瓣均用一道粗線和一道細線平行勾勒出輪廓,花瓣間不相連,留有一定空隙,盡見元青花特色。不同紋飾間以唐草紋或菱形紋相隔,構圖雖滿,但密而不亂,紋飾主次分明,視覺衝擊力極強。青花成色蒼翠妍麗,濃淡相宜,砂底微泛火石紅色。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異常珍貴,本件即為傳世元青花中的一例精品,其臻美之態彌足珍貴。

元代青花瓷普遍出現並趨於成熟,作為記錄元代景德鎮瓷業情況的唯一書籍,元人蔣祁所著《陶計略》云:「窯火既歇,商爭取售,而上者擇焉,謂之撿窯。交易之際,牙儈主之……運器入河,肩夫執券,次第件具,以憑商籌,謂之非子」於字裡行間足見元代瓷器熱銷於世的盛況。元青花在器型和紋飾上,展現出不同的審美取向與風格。就造型而論,有著濃郁的遊牧民族色彩,壯碩而簡潔,但在裝飾紋樣上,則主要來源於漢文化,故主體紋飾大多是中國傳統題材,如牡丹、束蓮、龍鳳、麒麟、松竹梅等,輔助紋飾如波浪紋、回紋、蕉葉紋等,也大多出現在中國傳統器物的裝飾中。元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是漢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蘭文化的結晶,其造型大氣磅礡而不失精緻感,是不同民族生活習俗集結的產物。
翻閱公私典藏,與本品相似度極高者僅見伊朗國家博物館館藏一例,其器型、紋飾、佈局等均與拍品相契合。另主體紋飾相同僅肩部繪製其他紋飾者可見上海博物館館藏三例,其紋飾均以纏枝牡丹為主體,僅肩部分別飾雲肩、山茶、佛教八寶紋,可資比較。其餘傳世者多見孔雀紋、雲鳳紋等,紋飾較為繁雜,相較可見論疏朗秀雅本品更勝一籌。

7:元清宮舊藏乾隆御題哥窯貫耳壺,尺寸:高18.5厘米,估價: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價: RMB 11,270,000 ,成交時間:2017.12.18,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哥窯是宋代名窯之一,造型莊重、古樸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獨特神奇的紋片裝飾而著稱。明人鑒賞瓷器注重瓷釉表紋理的變化與色差,哥窯「金絲開片、紫口鐵足」的特點正好滿足了精英階層對居家清供、好古賞玩的想法,如明人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誌》之類記載文人清供的專門書籍,其中有記載哥窯道:「堂中插花,乃以漢之銅壺、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因此哥窯金絲開片的形象經常出現在明清繪畫中,如明代杜堇所作《玩古圖》等。
此貫耳壺仿上古銅壺造型,頸部凸起二道弦紋,肩部兩側各有管狀貫耳,底足兩側設有兩穿帶,氣韻古樸。通體施釉肥潤,金絲銀線開片遍佈器身,疏朗有致,底足敷有深褐色鐵汁,足端磨損露胎處可見胎體堅質。瓶底部滿釉,上以琢玉之劃刻法鐫刻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文為:「處郡章家弟與兄,弟陶純美較兄精。春風堂不觀隨筆,那識哥窯所得名。乾隆乙未春御題。」 後鈐刻「比德」篆書方章。詩文說處州有章家二兄弟,弟所燒瓷器純美,品質較兄所制為精。如果沒看到《春風堂隨筆》,怎麼會知道哥窯名稱的來由。

春風堂隨筆》為明代陸深所作,是最早對「哥窯」的產地、產品特徵、章氏兄弟的記載。《春風堂隨筆》云:「哥窯淺白斷文,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處州之龍泉窯。生二所陶素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詩文上貼有墨書「敬字六十六號」黃紙籤條,為標準清宮內廷規程,可見此件官窯壺曾入藏內府,經乾隆皇帝賞鑒並題詩後命造辦處工匠鐫於瓶底,在清宮秘藏百年後於清末亂世自清宮散出。瓶底所貼寫有墨書編號的黃紙籤條為典型清宮做法,兩岸故宮所發表清宮舊藏器物多有貼有此類編號者,經藝術史學者研究得知,此類編號第一字為宮廷名首字,如台北故宮藏一「清乾隆 黃地洋彩折枝花卉紋碗」,上貼有「重二百七十一號」,其原藏重華宮。本件所貼為「敬字六十六號」,以此推斷,極有可能原藏敬勝齋。敬勝齋位於建福宮花園,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遊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讚譽。齋西四間偏於花園的西北角,為乾隆八年西牆西移後所添建。

宋瓷純淨古樸、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乃是陶瓷史上永遠的經典,明代精英階層盛行復古風,宋瓷為當時鑒賞家所珍視,清代宮廷繼承了明代的內府珍藏,乾隆皇帝本人的鑒古趣味也大抵延續了明代的審美傾向,其中尤以明代末文人高濂的《遵生八箋》對他影響最大。高濂對理想的文人士大夫生活起居有過如下描述:「時乎坐陳鐘鼎,幾列琴書,拓帖松窗之下,展圖蘭室之中,簾櫳香靄,欄檻花妍,雖咽水餐雲,亦足以忘饑永日,冰玉吾齋,一洗人間氛垢矣。」 論及陶瓷鑒賞,高濂認為:「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 對此乾隆亦深以為是,他在作於乾隆四十三年的《詠官窯盤子》寫到:「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特別是宋代哥窯更可為宋器之精粹,哥窯並非以一色純淨而取悅士人,而是借助獨特的物理效果獨步古今,正因為窯火的變化控制著胎釉的收縮,不規則的開片由此產生,並呈現出金絲鐵線般的網絡,變化萬千,遂成自然天成的美感,可謂是趙宋文人「古雅」美學訴求的具象。故乾隆由陶瓷鑒賞所作的約二百首御制詩歌中,除少數幾首是稱讚本朝御窯所制壁瓶或書燈外,大部分是對古代陶瓷如「五大名窯」所作題詠。

8:元定窯劃花螭龍花卉紋葵口盤,尺寸:直徑24厘米,估價: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RMB 10,925,000 ,成交時間:2017.12.18,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出產白瓷著稱,是五大名窯之中燒造時間最早、歷時最悠久的窯口,亦是唯一以紋飾見長者,所出精於刻劃,善長模印,素有定州花瓷的美稱,產品曾入貢內廷,為後世所重。本件定窯劃花螭龍花卉紋葵口盤,盤作六出葵口,口沿鑲嵌銅扣,盤壁微呈弧形,端莊大氣,通體施象牙白釉,清新雅致。盤心刻一螭龍,身形矯健,作回首騰躍狀,內外壁分別刻劃有肆意盛放的蓮花四朵,葉片舒展,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刻劃線條利落,流暢如畫,為定窯劃花工藝的傑出代表。窯工先以長斜刀勾勒,繼而用梳齒工具押刻蓖紋,最後於輪廓的一側施加深峻的直刀,有如中鋒、側鋒交替用筆,在牙白釉沈積處暈散出濃淡交替的筆墨韻味,而花、葉內加刻的蓖紋更是抽像的表現出了植物表面的質感,整體刻劃沒有絲毫猶豫,那種下刀的速度感時隔千年仍可令觀者心驚,歎服不已。台北故宮典藏一例定窯盤,與本件尺寸、紋飾幾無二致,原為清宮舊藏,並被指定為頭等器物,而清宮檔案中記載該件定窯盤原為一對,故可推測本件即為清末亂世自清宮中流散而出,更可見珍貴之至。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