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元代卵白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在青白瓷基礎上創燒的一種高溫白釉瓷器,因釉色多白而微微泛青恰似鴨卵而得名。明《新增格古要論》:「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的記載表明,帶「樞府」銘的卵白釉器在明代人眼中已是十分珍貴的佳作了。「樞府」字樣的為元朝軍事機構「樞密院」在景德鎮定燒的瓷器。除「樞府」外,卵白釉瓷器上還有「太禧」、「福祿」等銘文,然而大多數器物上則沒有銘文,因此清《景德鎮陶錄》中所列「樞府窯」條目當是不確切的,而將這類器物稱作樞府器或卵白釉器則較為恰當。燒造卵白釉器的窯址目前已在景德鎮湖田地區發現,卵白釉器從元一直燒造至明代早期。
過去由於傳世和考古出土的卵白釉器物上常見在模印紋飾間印有對稱的「樞、府」二字銘文,故又有樞府釉的別稱。「樞府」即「樞密院」的簡稱,是元代掌管軍事的最高機關,這些印「樞府」銘的器物無論在胎質、釉色還是製作工藝上,均比當時的其他產品略勝一籌,是景德鎮受命專門為其定燒的官府用瓷,但傳世卵白釉器中除印「樞府」銘外,還見模印有「太禧」即元代朝廷掌管祭祀機構「太禧宗煙院」的簡稱,以及「福祿」、「東衛」、「昌江」、「天順年造」等銘文的器物,因此現在研究者均認為應以符合學術規範的卵白釉來命名這一品種。
元代卵白釉的出現,為青花、釉裡紅奠定了基礎,雖然它讓位給了青花瓷,但它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依然為人們所讚美。元代「樞府」瓷器因傳世品極少,故在國內外藝術拍賣會上極少露臉,它的市場價位僅能以宋元青白瓷和明甜白釉瓷的市場價格進行比較參考,2003年7月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隻明永樂甜白釉暗花鳳紋盤以77.6萬港幣成交,由此估測,製作精美的元代「樞府」瓷器其市場價格也是不菲的。物以稀為貴,作為元代「官」瓷,「樞府」瓷將會進一步得到收藏界的認同。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胎體一般較為厚重,器物施釉比較勻淨,由於釉中含鈣量較低,而含鉀、鈉成分較高,高溫下黏度大,所以釉層較厚,釉面呈失透狀,釉質溫潤,光澤內斂,色調均勻無開片,有的製品釉面有小棕眼。
元代卵白釉瓷造型不見大器,多為盤、碗和高足杯等器型小巧的圓器,其中碗式見有折腰碗、斗笠碗、撇口碗等,以折腰碗最為典型,它的器型特點是撇口、斜壁,下腹呈直角形內折,小圈足,也有的為平實的小底足。而明《新增格古要論》「古饒器」條中所載「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樣者高」,指的就是這種碗式。此外,傳世卵白釉碗的器足也有元代景德鎮產品的普遍特點,底足多無釉,外底心常有臍狀凸起,削足規整,一些採用墊餅支燒的器物,底部常現火石紅色砂底,並有褐色斑點,足牆邊還常粘有砂粒。
卵白釉瓷器胎質細膩潔白,但胎體厚重,碗、盤類器物的底足更為厚重。釉色潤澤失透,是一種含鈣量低,含鉀、鈉成分高的石灰鹼釉,這種釉具有粘度大、燒成範圍較寬的特徵。
元代卵白釉瓷的裝飾方法相對簡單,主要為本色印花裝飾,紋樣題材以各種花卉紋為主,亦有龍鳳、雲鶴及八吉祥紋等。由於器物施釉普遍較厚且呈失透狀,所以傳世器中一些製品內壁釉下模印紋飾往往顯得不甚清晰。
元代的統治者非常喜歡卵白釉瓷,這與蒙古人崇尚白色有關。卵白釉瓷的卵白釉瓷與樞密院的軍事活動及太禧院的祭祀活動非常相配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在宋朝,主流文化更喜歡青如玉的青白瓷。真實一朝天子一朝臣,統治階級的審美觀決定了大眾的喜好。。景德鎮官窯根據最高統治者的需求能製造出不同的瓷器迎合統治者,這也是其長年不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