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名山書法鐵畫銀鉤(1張圖片)
  • 25年9月17日 21:5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民國年間,錢名山的書法藝術名滿大江南北。國畫大師徐悲鴻最愛收藏錢名山的作品,曾經向書畫家謝玉岑索求錢字精品,而且多多益善。 

  錢名山(1875-1944),江蘇常州人,字夢鯨、振鍠。因為父親錢向杲說他“秉性高疏,不宜從事經世之業,當著書名山以老”,於是自號“名山”。自幼聰穎過人,16歲中秀才,29歲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刑部主事。錢名山不喜宦海,愛的是陶淵明的鄉居情趣,辛亥革命後,他歸隱家鄉,在“寄園”開辦書院,培養了謝稚柳、謝玉岑、馬萬里等眾多書畫詩詞方面的傑出英才。抗日戰爭爆發後,錢名山移居上海桃源村,以書畫終老。 

  錢名山的書法,早年學歐陽詢與顏真卿,中年後學漢隸和北碑,晚年師法懷素,又汲取了王羲之的優點,經博采眾長後,終於自成一家。他運筆斬釘截鐵,能力透紙背,既有顏真卿的寬綽雄強,又有北碑的古拙方正,有飛動樸茂之勢,真所謂鐵畫銀鉤。一代草聖於右任說:“名山老先生的書法比我好。”連極度自負的康有為,一見錢名山的書法也立刻大加讚歎:“除我之外,當世更無與此公匹敵。”寫於中年的《自書七言詩》(見圖),即為錢名山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件給人感覺如“風檣陣馬”的行書,每個字都疏朗蒼勁、力敵千鈞,正是錢名山書法“力的藝術”的展現,顯示出作者深厚的碑學功底。再看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並沒有你來我往的牽絲映帶,但幾乎每一筆畫都有自己的來龍去脈,每一個字都可以獨立出來,組合在一起就成了和諧流暢的小合唱。 

  在行筆中,雖然速度較快,但放中有收、行中有留,線條蒼莽間寓含著溫雅之氣。從整體而言,結構外拓而不張揚,氣息穩健而又和暢,讓人直感出自一位博覽群書的學者之手。 

  錢名山不僅書畫造詣卓絕,同時還是著名的詩人,被譽為“常州詩伯”,與清代大詩人黃仲則齊名。南社名宿金松岑一向不輕易讚許他人,但他卻對錢名山大加推崇,將他與南社文學家高吹萬、詩人胡石予並稱為“江南三大儒”。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