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法海寺壁畫是明英宗正統四至八年(1439-1443)由皇家御用監大太監李童指派宮廷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顧行、李源、潘福、徐福林等十五人,在明朝皇家宮廷寺院法海寺大雄寶殿繪製的。全舖壁畫由《水月觀音圖》、《文殊菩薩圖》、《普賢菩薩圖》、《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佛眾赴會圖》、《祥雲圖》等組成。其中又以《水月觀音圖》、《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最為經典。
法海寺壁畫《水月觀音圖》,被佛教和美術界譽為觀世音菩薩造像之最。壁畫中運用寶冠、瓔珞、天衣、紗幔、寶光等諸多佛教經典元素點綴造像,將佛教中善財童子、韋馱天、金毛吼、鸚鵡,構成對稱平衡佈局。再綴以祥雲、紫竹林、紅牡丹、紅珊瑚、寶瓶、壽山福海、清泉流水等,精美地描繪和渲染清淨、光明、和諧、理想的聖境,襯托出「諸天無實體,水月皆空虛」佛理。
水月觀音,又稱水吉祥觀音,或水吉祥菩薩,是三十三觀音之一。由於此尊觀音之形像,多與水中之月有關,故被稱為水月觀音,這是觀世音一心觀水相的應化身。
《水月觀音圖》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