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仿翡翠玻璃是久有歷史的翡翠仿製品,玉器行業將早期仿翡翠的玻璃稱為“料器”或“料石”、“玻璃器”。在所謂的舊翡翠玉器中也常常見到是“料器”的仿冒品,而且種類很多,大至鐲子,小至戒面,都有“料器”製作的。現在市場上仿翡翠的綠玻璃更為常見,在旅遊品小集市、低檔的寶石或玉器市場上比比皆是。 中國的料器生產約始於元末明初(14世紀中葉)。料器製作工藝是中國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普遍使用的工藝品製作工藝之一。料器以一種熔點較低的玻璃為原料製作,最早由西域地區(今中國新疆及中亞地區)傳入中國。到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2~1620年),中國北部山東省博山地區的料器製作已經十分興盛,並流傳到北京。清朝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北京出現了首家大規模的“琉璃廠”,專門生產皇宮御用的料器,受到皇室成員的欣賞。
仿翡翠玻璃與翡翠的差別很大,易於辨認,主要的區別如下:
(1)仿翡翠玻璃的顏色往往比較均勻,如有色帶,通常是呈流紋狀。
(2)仿翡翠玻璃中常可見到氣泡,特別是早期的料器,氣泡非常明顯,現代製作工藝較好的仿翡翠玻璃的氣泡雖然比較小,用10倍放大鏡配合手電光照明也能看到,多呈粉綠色的小球狀。
(3)另一種稱為“南非玉”的玻璃,稍為放大,即可見到羊齒植物狀的圖案。
(4)玻璃的相對密度小(2.5左右),比翡翠輕很多。折射率一般1.54左右(但有時通過加入其它化學元素而使其呈現漂亮的顏色,折射率會有較大變化範圍1.4~1.7)。貝殼狀斷口;螢光可有可無。 還有一種稱為“脫玻化玻璃”。大約出現在20世紀70~80年代,國外稱這種仿玉的玻璃為“依莫利寶石”(Imoristone)或“准玉” (Metajade)。經脫玻化作用,使非晶質的玻璃部分“重結晶”,肉眼看上去類似綿狀物,形如晶質集合體。但這種脫玻化玻璃的折射率僅為 1.50~1.52,密度為2.40~2.50g/cm3,摩氏硬度為5,貝殼狀斷口。脫玻化的綠色玻璃具有肉眼下可見的放射狀(或草叢狀)鑲嵌狀的圖案,據此可以輕鬆地與翡翠作鑒別。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