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劉奎齡(1885─1967),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種墨草廬主人。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為「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
劉奎齡堪稱自學成才的全能畫家。4歲就開始仿描剪紙動物和花卉。7歲入私塾,接受了幾年私塾教育後,劉奎齡進入青年會普通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新式教育。不久又轉入天津民立的第一小學讀書。10歲時,劉奎齡開始描繪昆蟲和家禽。
1904年,近代著名教育家嚴修與張伯苓創辦天津敬業中學,即天津南開中學前身。劉奎齡曾進入敬業中學首屆班學習。後輟學在家,臨摹、研究古今中外之名畫,探索創作動物畫的新途徑。從此開始自學繪畫,並逐漸走上以賣畫為生職業畫家的道路。
名家輩出的二十世紀畫壇中,劉奎齡是一位卓而不群的藝術大師,他在時代的藝術涅槃中悄然崛起,除了具備一般藝術家的天分及其自身素質之外,也有許多違背藝術規律與常規邏輯之處。古人云:學者必有師。劉奎齡卻是獨闢蹊脛、自學成才。
劉奎齡私淑古人,卻不擁有古人的真跡,只能梭巡於「借觀」名家真跡和珂羅版印刷品之間;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劉奎齡卻躲在津門近郊土城小院成「一統」;他沒有出國留洋,也沒有進過正規的美術院校,卻在中西文化互滲的花鳥畫、動物畫的技法之結合上得是如此優秀。這或許是其獲得成功的「秘笈」之一罷。當然這一切亦和劉奎齡於傳統私塾教育的基礎上,較早的接受「新式教育」有相當大的關係。
以下是劉奎齡作品部分成交記錄:
LOT號–拍品名稱————————–成交價(萬)-拍賣日期
1364—劉奎齡 1941年作 動—————–920.00萬—2015-06-05
0187—劉奎齡 百獸圖(拜壽圖)————840.00萬—2011-12-18
1645—劉奎齡 動物 八屏——————-828.00萬—2011-12-04
0740—劉奎齡 戊寅(1938年—————-690.00萬—2017-06-19
0232—劉奎齡 辛巳(1941)—————-649.60萬—2014-11-15
劉奎齡一生創作頗豐,獨創「濕絲毛法」、「景襯法」、「計白當黑法」等動物畫技法,將用筆、用色與用水靈活地結合在一起,以多種顏色調配成典雅的色澤,惟妙惟肖地表現禽鳥畜獸的形體結構、膚色光澤,收到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對於傳統繪畫,劉奎齡有很深的功底。他不是簡單的臨摹,而是真正的吃透、掌握、融會貫通,接觸到西方繪畫後,他能合理地學習借鑒、巧妙融合,這是很難做到的。
在歷代畫史中,鮮有像劉奎齡這樣表現題材如此廣泛的畫家,舉凡翎毛花卉、水族鱗介、草蟲蔬果、走獸、人物、山水,靡不涉獵,尤以花鳥、草蟲、走獸最為見長,傳世作品的數量也最為可觀。技法豐富還新穎,畫面豐富和諧,清新優雅,寫實而主風神,堪稱畫壇之獨步。為了在藝術實踐中突破傳統工筆畫的僵局,以及為更新傳統畫法辟一新路,劉奎齡先生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他真正做到了將古今優秀的筆墨傳統、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物象、西洋畫的真實感和整體感與其豐富活潑的藝術想像,極為圓滿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面貌。
書法不單單只是一種藝術品,更是一種投資的商品,因此是具有一定的流通和經濟價值的。書法的流通和經濟價值取決於其本身的價值,決定價值的因素有很多。價值低的在市場中流通困難,因此獲得的利潤也小,反之,價值高的書法在市場中很容易出手,而且具有很大的升值潛力。其中,流通和經濟價值也是吸引眾多投資者的關鍵因素。
書法投資作為一種理財的方式之一,成為「金融工具」來操作獲利也是必然的。在藝術品市場中藝術品信託、藝術品基金、抵押等形式不斷出現,很多人利用閒散的資金投身到書法金融領域裡來。投資者利用這種方式既可以間接瞭解書法藝術市場,又可以通過價格漲幅獲得更多的利潤。
人們對於精神文明的要求提高了,書法具有很濃厚的文化氣息,是很多家庭和辦公場所中裝飾居室的首要選擇。比如,在家庭中掛幾幅書法可以體現一個家庭的文化品位。在酒店餐廳掛幾幅帶有寓意的書法,甚至在辦公場所,一些書法墨寶也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