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共6張圖片)
  • 21年4月21日 21:3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有清一代,小平銅錢(即當一文的制錢)總體上是逐漸減重的趨勢,原因一個是和國力有關,順治,康熙,乾隆前期,國力昌盛,制錢做的普遍較大;另一個是和經濟規律有關,清朝中後期,通貨膨脹較嚴重,如做大制錢,錢幣本身的材料成本很可能超過面值,做的愈多虧損愈多,所以在材料上自然就要減省不少。更不用說清政府把鑄錢作為盤剝民脂民膏的重要措施之一了,到道光,咸豐時期,一些輕薄小錢已經是擲地即碎,放水面而不沉,俗稱「水上漂」,還有一些大小僅如鵝眼,俗稱「鵝眼錢」,成為清末貨幣的一大奇觀。

-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

-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

清末指甲蓋大小的減重小錢:

-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

乾隆朝伊始,經過雍正帝13年的治理,國庫較為充實,乾隆繼位後,初期尚能勵精圖治,反映到貨幣上,早期流通用的乾隆制錢做的相對規範,份量較足,少部分錢幣尚能達到雍正時期的水平。

現在銀幕上很火的四爺:雍正帝

在乾隆早期鑄行的錢幣中,有一種文字特別大,製作十分精良的品種。熟悉清代貨幣的人一望即知,此種文字是標準的中央部頒風格,和雍正時期中央管轄的北京寶泉局大字版極為接近,稱「部頒式」。

雍正通寶中央寶泉局鑄幣:

-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

此種部頒式常見的有寶昌局,寶陝局,寶晉局,寶濟局,可見這些局都依照中央頒發的樣錢進行了大量鑄造;而寶浙局的這種部頒錢幣僅在《故宮清錢譜》見有拓片,實物一直未見,應該是試鑄而未發行;寶蘇局的這種部頒錢幣迄今也僅發現寥寥數枚,且都製作精良,應該也是試鑄而未正式發行,存世極罕。

-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

    僅見拓片,實物未見的乾隆大寶浙(故宮清錢譜拓片):

-乾隆部頒大寶蘇古錢幣

這種文字風格曇花一現,乾隆寶蘇局中僅遒勁方字版式文字風格接近大寶蘇一些。中晚期的乾隆寶蘇局就開始鑄造大量帶有自己本省文字風格的乾隆制錢,文字方正工整,略有細明體味道。

    此種乾隆部頒式大寶蘇試樣錢不僅僅是數量稀少,位列蘇局錢幣五十名珍,而且反映了朝代更替時期的時代特徵,對研究清代貨幣發展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