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嗣統通寶(共2張圖片)
  • 18年7月7日 22:1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錢幣收藏知識:嗣統通寶,該幣黃銅質、小平、隸書、對讀,正面「嗣統通寶」四字,文字規整,傳世包漿,逕2.5毫米,重4.17克,寬廓光背,嗣統通寶從朱明月起義時,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嗣統通寶存量稀少,為清末天地會白蓮教號軍農民起義運動的珍貴實物。

清代嗣統通寶

清代嗣統通寶,(25.39~25.75)*(1.50~1.87)mm 有眼,價格RMB 4968元

在清朝中後期,農民起義於各地相繼爆發,除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外,西南省份貴州由張保山領導的天地會白蓮教農民起義軍也是一支不小的反清力量,這支義軍不僅借助宗教的力量在西南方聲名鵲起,同時加速了清朝走向滅亡的腳步。

白蓮教,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神秘的宗教,源於南宋佛教的一個支系,崇奉彌勒佛,並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蓮宗及其他民間信仰成為一個民間秘密宗教團體,元、明、清三代在民間流行,教門派別眾多,有牛八(朱)教、十字教、混元教、紅陽教、白陽教等,初步統計各種分支派別不下百十來種。

在乾隆嘉慶年間,曾有白蓮教起義之事,但最終被清廷鎮壓。咸豐九年(1859年),張保山在貴州思南縣境內聯合天地會和白蓮教貴州分支燈花教教主劉義順,再次起義。張自稱是大明崇禎皇帝十二世孫,改姓朱,名明月或民悅,自任大明秦王,從者數十萬人,其中骨幹力量為下層貧苦農民。一時間占州奪縣,聲勢浩大。

清代嗣統通寶

清代「嗣統通寶」一枚,直徑:26毫米,清晚期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極美品,價格估計RMB 15000-18000元

同治三年(1864年),張保山被擁立為大明皇帝,年號「嗣統」,以得有承嗣朱明皇朝大統之意,故又稱「嗣統真主」,先後建立了思南岑頭蓋、荊竹園、偏刀水、玉華山等根據地,並開設了「蘭白場」,買賣糧食,發展貿易,鑄造「嗣統通寶」銅錢流通使用。

同治七年(1868年)8月,清軍攻陷上大坪,朱明月突圍時被俘處死。成功突圍的劉義順等人上尊謚曰「大明統宗贊天申道獻德元威敏文忠武誠仁知孝質皇帝」,不久劉義順等也被俘就義,起義宣告失敗。

「嗣統通寶」銅錢鑄造時間短暫,前後不足4年,鑄造數量不多,加之起義失敗後清軍繳收銷毀徹底,存世數量稀少。馬定祥在丁福保的《歷代古錢圖說》中,定此錢批語為「嗣統錢為貴州天地會號軍所鑄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