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套由外國給新中國印製的貨幣(共5張圖片)
  • 15年8月28日 17:3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壹圓 天安門(紅色)

  收藏人民幣就是在珍藏一段段歷史,第二版人民幣是在第一版人民幣統一全國貨幣的基礎上,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版人民幣於1953年設計試制完成。

貳圓 寶塔山(藍色)

三圓 井岡山(綠色)

伍圓五星水印版 各族人民大團結(深棕色)

拾圓 工農像(黑色)

  這套人民幣面額結構較為合理,首次實行了主輔幣制並發行了金屬硬分幣,其面額結構體系成為未來各套人民幣結構體系的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統一全國財經工作,並在很短時期內實現金融物價的基本穩定。當時已經消除了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市場物價穩定、國家財政收支基本實現了平衡,商品庫存、黃金儲備逐年增加。但是,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伍萬圓)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同時,由於受當時的物質條件和技術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幣的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62種),文字說明單一,流通過程中票面破損嚴重。為了改變第一套人民幣的設計不足和提高印製質量,進一步健全和鞏固我國的貨幣制度。國務院於1955年2月21日發佈《關於發行新的人民幣和收回現行人民幣的命令》。 

  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是從1950年開始的,設計者:著名美術教授羅工柳、周令釗、王式廓。1955年3月1日當天發行了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十種,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了10元券一種。紙分幣開始發行時,均加蓋羅馬冠字和號碼,俗稱有號碼紙分幣,也稱53版紙分幣,後一度停止生產發行。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市場活躍,硬分幣供應緊張,於是人行便恢復了紙分幣的生產和發行,但這次投放市場的紙分幣只有冠字,無加蓋號碼,俗稱無號碼紙分幣。同時為便於流通,1957年12月1日起又發行了1分、2分、5分三種金屬分幣,與紙幣等值混合流通(2007年4月1日,第二套紙分幣正式退出流通領域)。第二套人民幣發行過程中,1元券和5元券有過重要的改版,即對1元券和5元券的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1955年7月,即在第二套人民幣剛剛發行4個月以後,就發現了紅色壹圓券出現嚴重變色褪色現象,相關部門迅速組織人員進行調查,經過技術鑒定確認,紙幣變色褪色主要原因是油墨的連接料性能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於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壹元券和棕色的伍元券(海鷗水印和五星水印版兩種),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由開始公佈的11種增加到16種,新版藍黑色1元券,除了與紅色1元券顏色和年號不同外,在正面天安門圖景上取消了8個宮燈,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兩條標語。 

  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關於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知”,決定從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俗稱蘇三幣),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蘇三幣”的由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政府曾請蘇聯幫助印製第二套人民幣三種面額最大的紙鈔,為什麼要把如此重要的事情去請蘇聯代印呢?這還得從第一套人民幣說起。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受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條件限制;採取了多地區分散設計、製版、印刷和分地區就近發行的辦法,因此缺陷較多。包括:內容繁雜、主題思想不突出、明確,鈔票種類多,面額種類差別大,最小1元最大5萬元,單位價值較低,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文字說明單一,使用過程中票面破損嚴重,還有印刷技術各異,印製材質參差不齊,防偽性能差等。1952年4月初,為了健全貨幣制度,我國政府做出了改革幣制的決定,發行新人民幣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開展。但受當時物質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加上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我國的印鈔造幣工業只能求助於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那時我國印鈔紙全部從蘇聯進口,紙面的防偽水印圖案也是從蘇聯做好後運回國內,油墨顏料則從香港購進。1952年4月6日時任人行行長南漢宸親赴莫斯科,與蘇聯方面商談代印人民幣的事宜,並達成了意向。隨後,中國人民銀行印製局賀曉初副局長和陳邦達等人留在莫斯科,與蘇方接洽後續具體技術問題。1953年2月,中蘇雙方就鈔票印樣、數量、交貨時間等事項簽訂了合同。同時,時任駐蘇大使張聞天同志向蘇財政部長茲維列夫提出:“由於我東南邊疆台灣的蔣匪及美帝常以偽鈔輸入搗亂,因而防假要求更為重要,要求使用於盧布上的技術用於我國新幣上,強調要與盧布的5元、10元上的花紋那樣好。”由於當時國內印鈔生產能力不足,又缺乏高檔專用印鈔紙,因此面額3元、5元、10元的人民幣由國內設計繪樣,委託前蘇聯代印,民間俗稱“蘇三幣”。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外國代印人民幣。 

  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被迫宣佈回收3元、5元、10元三種人民幣,規定從4月15日起蘇印“三種票”停止在市場流通,至5月14日止為收兌期,要求持有者到銀行把這三種鈔票兌換成其他面額的鈔票,限期一個月,過期作廢。 

  當時人民收入還很低,看到佈告後,大多立即去銀行進行了兌換,僅有少數鈔票流散在社會上,如今成為人民幣收藏愛好者的收藏品了。 

  收回蘇印“三種票”後,市場上大票缺乏,不利於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為此,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深棕色5元券,其主景圖案與蘇印5元券相同,顏色由原來的醬紫色改成棕色,此版是我國自己的雕刻師刻制的,在花邊、花符、裝飾、底紋等各個方面增強了防假技術,成功運用了黑白多線圈和多線接線技術,印鈔紙首次採用了國產滿版水印紙。 

  由於當時不具備生產10元券的條件,因此,該5元券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我國自己設計、雕刻、印刷及當時一段時期內市場上流通的最大面額貨幣,在當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是我國印鈔事業從部分依靠外援過渡到本國完全獨立印製的標誌。 

  這套人民幣中面值3元、5元、10元紙鈔是新中國人民幣由其他國家代印在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體現。其中的三元券是我國迄今為止發行的唯一一張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紙幣。 

  第二套人民幣在設計、印製發行工作中,得到了周恩來、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極大的重視和關懷,在設計時,周恩來總理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寶貴意見。1950年1月該套人民幣初步設計方案上報中央,同年5月,中央原則批准。195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上報了設計、印刷方案。周總理親自審核了該方案及每一個票版的畫稿,並提出了許多重要修改意見,如5元券的主景“民族大團結”,周恩來指出:民族大團結的主景可用,但根據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後換為兩幅語錄牌,周恩來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及“中國各民族大團結萬歲”。中央領導人的關懷和重視,使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印刷工藝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為很好地完成這套人民幣的設計與印刷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套人民幣的藝術特徵及收藏特點。每套人民幣只要是經歷了退市階段,存世量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第二套人民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內取得勝利時,全國人民著手進行經濟恢復和建設,財政經濟狀況逐漸好轉,金融物價已趨於穩定的情況下,為了適應國內外經濟的形勢發展而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印製的,這一特殊歷史使第二套人民幣的收藏價值屢創新高。 

  第二套人民幣在票面圖案設計、顏色和油墨配置、票幅和鈔紙的採用以及文字書寫規則、年號的適用等方面上都有一些明顯的特徵。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