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的明清玉器為什麼沒有包漿?(共11張圖片)
  • 24年2月9日 08:4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隨著歲月的積累,玉器會因為其外面因素的變化,使其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層包漿。使玉器形成包漿的因素眾多,例如:空氣中的灰塵、人們把玩的痕跡以及埋藏於地下濕度與溫度的變化,都會使其玉器的表面經過成成的積澱,逐漸生成一個表皮外殼,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所的包漿,這層包漿是玉器歲月所留下的痕跡,也是在鑒定古玉中一個重要的依據。

玩玉器的古玩收藏者們都知道,只要是到代的玉器都會在其表面形成一層包漿,但是近期在民間對於明清玉器有著另外一種說法,有部分收藏者還專家們在到處宣傳所傳世的明清玉器是沒有包漿的,這種說法出現出,還導致部分玉器藏友們深信不疑。小編在聽說這種傳聞之後,也對其明清的傳世玉器為什麼會沒有包漿,進行的相關的研究,其研究調查的結果如下:

原因一:明清的玉器為什麼在表面沒有形成包漿,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是贗品。迄今為止,在我國只要是到代的古玩藝術品都是在其表面形成包漿,不管是玉器也好,還是銀元、手把件等藏品,其包漿也會因為不同的保存方式而形成不同的包漿,只是其仿製品才不會形成包漿。

原因二:距離現世時間較近,還沒有形成我們傳統意義中的包漿形式。所謂的玉器包漿,其實就是空氣和器物之間發行化學反應,產生氧化的結果,在這一過程是非常消耗時間的,有些玉器藏品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數千年不等。而眾所周知,明清距離我們現世不過是幾百年而已,,可能其朝代的玉器還不及形成完整的包漿,就已經被我們挖掘出來了。因此這也成為明清玉器包漿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簡單的來講,玉器上所形成的包漿是辨別古玉最直接有效的鑒別手法之一,它也是玉器鑒賞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因此在玉器鑒賞中,根本不存在沒有包漿的古玉,如果一件玉器沒有包漿,要麼這塊古玉是贗品,要麼這塊古玉是新玉。收藏者們在收藏的過程中需要格外的注重一下這個方面,千萬不要被賣方的花言巧語做欺騙。

那麼什麼是古玉的包漿呢?我們從其玉器的表面來看:有包漿的玉器會給其欣賞者一種陳舊的光澤感,用觸覺去感知玉器是會有一種熟透的感覺,而玉器自身也會散發出含蓄沉靜之感,讓欣賞者們知道它是歷史的積澱,這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感覺是贗品所模仿不來的。

古玉自身所含有這種沉靜含蓄的氣質是贗品玉器與新玉所不具備的,一般來講新玉和贗品玉器都會呈現出一種非常刺眼的光澤,其玉器的色調也十分的浮躁,導致其玉質肌理顯得十分乾澀,這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之處,只不過收藏者們如果想要一眼看出兩者之間的區別,尤其是對於新手的來講,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這就需要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多實踐、多思考、多積累經驗了。

明清玉器精品賞析及價格參考:

1:清乾隆白玉歲歲平安雙喜捧盒,尺寸:直徑15厘米,估價:RMB 3,800,000 ~ 4,800,000,成交價: RMB 4,370,000 ,成交時間: 2015-11-15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5秋季拍賣會。

捧盒圓形,白玉玉料碩大,堅實細密,瑩白透亮,帶星點灑金皮。器成蓋盒狀,一剖為二,鼓膛腹,上下微收,圓口,環足,子母扣紋絲吻合。蓋頂中心淺浮雕有稻穗鵪鶉,谷葉線條流暢舒展,似飄似搖,葉下稻穗粒粒飽滿,以陰線勾勒出豐碩肥大之感。兩隻鵪鶉立於嶙峋山石之上,引頸睜目,兩相顧盼,正欲啄食谷穗,體態肥碩,圓臀闊胸,短頸短翅,翅身有排列整齊的羽毛。鵪鶉琢製精細,翅羽分明,神態生動,草葉勾描純熟,運筆靈活,疏密有致,兩相呼應,氣氛祥和寧靜。鵪鶉是古代繪畫常見的吉祥鳥獸之一;稻禾結實纍纍,象徵豐足的太平盛世。鵪鶉與稻禾相伴,取其諧音「安和」,代表「歲歲平安」。北京故宮的多件藏品中均可見到以此紋飾作為主題的玉作,可見清宮對此紋樣的喜愛之情。蓋頂側面淺浮雕以「囍」字和磬的紋樣,上下近口沿處均飾有祥雲紋,期間雜有勾蓮雲紋,取「喜慶如意」之美意。盒身光素無紋,形制規整,弧線優美,拋光細膩,細微之處盡顯工藝之精湛。
此捧盒用料奢華,開工精細,絕是康雍乾藝術盛期之作,尤其是乾隆用器的特徵明顯。乾隆「吹毛求疵」,裝飾紋樣、器形經常被他要求修改,同時不斷地加入吉祥寓意,實則上康雍乾三朝藝術風格極為接近,都是極盡精湛之能事,但乾隆明顯有別於兩朝之處,在於這個戰事不斷的朝代,他比起兩朝,更重視歲歲平安,長治久安之征。正如此捧盒一樣,選料絕佳,天人仙工,宮廷氣質之餘,不露痕跡地加入禪道祥瑞,穩雅端莊,正是乾隆所監督下的皇家用器的獨特特徵。捧盒通常為存放各類古董珍玩之器具,此盒構圖清新疏朗,雕工精巧絕倫,工匠巧思,於瑞草福獸中寄托社稷安和,雅趣之餘吉祥意味濃厚,為不可多得玉製佳器一件。

2:清乾隆御制白玉和合二仙,尺寸:寬8.5厘米,估價:RMB 2,200,000 ~ 3,200,000,成交價: RMB 4,370,000 ,成交時間: 2014-06-04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春季拍賣會。

這件乾隆御制白玉和合二仙,用上品和田白玉籽料碾琢而成。寒山拾得作雙髻童子狀,滿面含笑,手捧石榴、葡萄等瓜果,寓意多子多福。所用玉料質地絕佳,瑩白無暇,膩如羊脂,表面略帶皮色,天然秀美。因玉料珍貴,故隨形巧雕,不多作鏤刻,寒山拾得相依相偎,神情親暱,傳神動人,觀其玉料工藝,應為清宮造辦處所作供御雅玩。

3:清乾隆御制白玉刻「三清詩」蓋碗,尺寸:直徑11厘米,估價:RMB 2,600,000 ~ 3,600,000,成交價: RMB 4,370,000 ,成交時間: 2017-12-18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本品精選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質地瑩潔,潤若鮮荔,造型輕巧細薄。內外壁各刻如意雲紋兩道,杯心陰刻松樹、梅花、佛手紋,參差相迭,外壁摹刻乾隆御制《三清茶》詩。詩云:「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烹以折腳鐺,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魚蟹,鼎煙迭生滅。越甌潑仙乳,氈廬適禪悅。五蘊淨大半,可悟不可說。馥馥兜羅遞,活活雲漿澈。偓佺遺可餐,林逋賞時別。懶舉趙州案,頗笑玉川譎。寒宵聽行漏,古月看懸玦。軟飽趁幾余,敲吟興無竭。」乾隆丙寅小春御題。後鈐「干」、「隆」方圓印章各一枚。丙寅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詩見《清高宗御制詩初集》 卷三十六。
御制「三清詩」茶碗,為乾隆、嘉慶兩朝在重華宮茶宴上使用的特製御用茶具,傳世所見以瓷質者為大宗,漆器與玉器則罕。據《國朝宮史續編》記載:乾隆御制《三清茶》詩,以松實、梅花、佛手為三清,每歲重華宮茶宴聯句,近臣得拜茗碗之賜。由此可見,三清茶碗之名貴,故素為藏家所重。

4:清中期白玉羅漢持經山子,尺寸:高19.3厘米,估價:RMB 3,800,000 ~ 5,000,000,成交價: RMB 4,368,000 ,成交時間: 2010-12-12 ,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秋季拍賣會。

玉質白色,有黃色玉皮。玉山隨形而雕,用高浮雕技法,琢刻重山俊嶺,山間峭壁岩石下,一羅漢坐於岩石上,表情端莊肅穆。左手拿經卷,右手攥拳,食指向上伸,正在誦經修煉,前方石台上放有香燭供品。山石上方有題刻。另一面雕有層層高山,松柏樹木和靈芝等紋飾。雕刻精美,玉色白潤,和田子玉製成。
山子,古代稱之為假山,是文人書房中常見的陳設品。像立體的山水畫,常雕刻山水、草木、茅舍、亭台、樓閣、人物、花卉等紋飾。宋以後,玉匠受繪畫藝術影響,將整塊玉料加工成立體山子形狀,成為陳設品。清代,特別是乾隆時期,玉材充足,為大型玉山子琢製創造了條件。大型玉雕山子是立體圓雕景觀,畫面立體感強,構圖唯美,意境深遠,有壯闊雄偉的氣勢。

5:清18世紀白玉臥兔擺件,尺寸:寬14厘米,估價:HKD 900,000 ~ 1,200,000,成交價: HKD 4,350,000 ,成交時間: 2013-05-29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春季拍賣會(二)。

兔圓雕成抿耳靜臥狀,口銜整株靈芝,背部有陰刻細毛,帶皮部份巧雕成靈芝頭。形態生動傳神。

6:清18/19世紀白玉仿古「饕餮」紋龍鈕蓋方鼎,尺寸:24.2厘米,估價:HKD 2,000,000 ~ 2,500,000,成交價: HKD 4,340,000 ,成交時間: 2012-10-09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秋季拍賣會。

7:清白玉獅耳龍首瓶,尺寸:高26.5厘米,估價:RMB 3,800,000 ,成交價: RMB 4,256,000 ,成交時間: 2010-06-01 ,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工藝60年懋隆專場拍賣會。

8:清乾隆痕都斯坦式白玉雕莨苕紋碗,尺寸:15.8厘米,估價:HKD 2,600,000 ~ 3,500,000,成交價: HKD 4,240,000 ,成交時間: 2014-05-28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年春季拍賣會。

玉碗侈口,深腹,平展花式圈足。近足處飾一圈莨苕葉和四朵花,雙耳雕成莨苕花苞,向下翻捲,下接莨苕花葉,碗底雕琢輕柔花瓣輻射而成花形,花心陰刻斜格紋以示花蕊。

此碗造型別緻、紋飾流暢、胎體透薄。乾隆皇帝曾有御制詩贊此類薄胎玉碗:「看去有花葉,撫來無跡痕,表裡都圓渾,色形若混成」。 據《清史稿》記載,約乾隆二十一、二年(1756-57)間,乾隆皇帝統一新疆之後,有「和卓氏回部吉和札麥女」入 ,被冊封為「容妃」,即後來民間傳說的「香妃」。自此以後,中國通往伊斯蘭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精雅溫潤、精雕細琢的來自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東歐的伊斯蘭玉器經新疆傳入京城,令乾隆皇帝為之驚艷,也為中國玉器的創作增添了異國風味。 由於乾隆不諳二者之差異,而統稱之為「痕都斯坦玉器」。因此「痕都斯坦」一辭,在地域上專指北印度,然而清宮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卻包括來自北印度及土耳其的兩種玉器。乾隆對這類充滿伊斯蘭異國風格的藝術品甚為鍾愛,常為之賦詩撰文。他一生作詩無數,有超過八百首與玉器有關,其中有五十多首與痕都斯坦玉器有關,可見他對此類胎薄體輕的玉器有所偏愛,甚至於造辦處中開設「西番作」,命宮廷中國工匠仿造痕都斯坦風格玉器,此碗便是其中之佼佼者。

9:清乾隆痕都斯坦式白玉錯金嵌寶蓋碗,尺寸:直徑15厘米,估價: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價: RMB 4,140,000 ,成交時間: 2014-11-01 ,拍賣公司: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廈門2014秋季拍賣會。

此品承襲瑰麗的伊斯蘭風格,以白玉琢一深腹大碗,碗底為圈足,附一圓形平蓋。碗壁及蓋面以金絲鑲紅、白、綠等各色寶石,用「金托法」嵌飾成束狀花葉紋,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此器薄胎纖體,晶潤潔白,外飾金絲鑲寶石纏枝花紋,光素安靜的玉質配以強烈、張揚的紅、綠寶石。組成柔和的矛盾色,點亮富麗華美的異族魅力,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也側面體現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熱情與奔放。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