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7問(1張圖片)
  • 18年11月25日 14: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名包和名表的光環褪色之後,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談資比奢侈品更貴的時代,而具有藝術性的奢侈品的相關談資,更難能可貴,彰顯文化與品位。整理了7個鮮有人知的和田玉知識與君分享。 

  和田玉在清代以前開採情況怎樣?

  和田玉開發利用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開發利用,從有文字記載的夏、商、周起至清代末年止,約4000年內和田玉共計開採量約9968噸,平均年產量2.5噸。

  清代和田玉開採量達到高峰。公元1789年葉爾羌伯克,玉素甫組織開採過三塊大玉,總重13.2噸,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6噸。 

  我國現存的玉雕件“大禹治水”重達一萬零七百斤。現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它是由一塊巨大的青白玉雕鑿而成,這塊巨玉采自崑崙山,用了3年時間運到北京,後來通過京杭大運河又運到了揚州,揚州集能工巧匠百餘人,又用了6年時間才雕鑿成這件舉世聞名,堪稱中華和田玉之最的國寶。

  古代有染色玉嗎?用什麼方法?

  和田玉仔玉料染色從宋代就有染色的,多用老提油法上色。具體方法就是將產於新疆的虹光草(似茜草),成汁後,再加入少許鹵砂(天然氯化銨),把仔玉埋入,再用火烤,使紅色滲人玉之疏鬆部位及紋理的深部,如同雞血。

  明清時期用新提油法作沁色,用紅木屑火可得紅色,用烏木屑煨火可得黑色。如果保留玉的本質,可將石膏粉貼於玉上,貼處則色不浸入。還有用紫柳樹之脂,塗於玉上,以火提之即紅。若再塗以蠟火煨之即黑。 

  在清代末年,油提法是將油熱到半沸,以繩系玉,把部分玉浸入油中煎之。掌握油煎時間長短,所煎部位的大小,使色有深淺之變化。還有一種方法即“叩銹”:將仔玉拌入鐵屑中,再淬以熱醋,放置濕地十餘日或數月後取出,玉被鐵屑所蝕,追體呈桔皮色紋狀紋中鐵銹呈深紅色。

  另有一種“牛玉、羊玉”的傳說:將活牛或活羊的腿割開,把仔玉放入其中,用線縫固,數月或數年後取出,則玉上帶有血沁。原書作者認為這只是一種傳說,沒有科學性。

  和田玉名稱怎麼來的?

  在古代和田玉的稱呼五花八門,被稱為:“昆山之玉”、“塞山之玉”、“禺氏玉”、“鍾山之玉”或“回部玉”,維吾爾族則稱和田玉為“哈什”。

  追本溯源,秦代稱和田玉為“昆山玉”,以產在崑崙山而命名,以後又稱為“於田玉”,是因產在當時的於田國而命名的。到了清代光緒九年(1883年)置和田直隸州後,開始用“和田玉”這一名稱。

  中華民族為何有佩玉傳統?

  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距今3000多年)貴族佩玉就非常盛行。儒家認為:玉有許多美德,認為玉是人們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提倡“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主張“君子必佩玉”。

  古代從天子到貴族士大夫都要佩戴玉飾品,佩玉既是表示身份的高貴,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象徵。經過幾千年的演化,佩玉之習已流傳至今。現時佩玉,是人們祈福平安、嚮往幸福美滿、生活理想追求的表現,也是美的裝飾。

  和田玉的糖色會褪掉或變淡嗎?

  和田玉中的糖色,實際上是由和田玉中的鐵質漸變而成的,Fe3O4漸變成Fe2O3,遇水進一步變為褐鐵礦,如果長期處於乾燥地方褐鐵礦會變質,進而被磨蝕掉、糖色逐漸變淡、變散。

  如果玉中的鐵元素被人體吸收、紅色也會變淡。或者長期使用某種化妝品,化妝品中的化學成分與鐵元素起反應,也會使鐵減少,糖色變淡。

  “子料”“籽料”“仔料”究竟用哪個?

  “子”是父子關係中的“子”,實際上仔玉與原生礦的玉是同時形成的玉石,只不過它被風化分離,沖刷到中下游形成仔玉而已,所以原書作者認為用這個“子”來形容有些不妥。“籽”是植物的種子,如菜籽、花籽。原書作者認為“籽”欠妥當。

  《辭海》特別對仔料加以詳盡的敘述:“‘仔料’亦‘仔玉’,經風化和流水搬運磨蝕而產於河床中的卵石狀軟玉(即和田玉,筆者注)或翡翠的原石。質地緻密細膩,品質優於‘山料’。表面有薄厚不一的風化層,俗稱“皮”,常用於作山仔雕。”

  現在玉友之間交流和媒體多用“籽料”,也有人用“子料”,無論是用哪個,不影響正常交流是最重要的。

  和田玉美在哪裡?

  石之美者為玉,玉是石之王,美的代表。

  和田玉色美:顏色柔和,給人以悅目暢心的感覺,白如羊脂,黃如蒸栗,黑如墨漆,青似竹葉,綠如翡翠,顏色純正,不偏不邪。和田玉觸覺美:手撫之光滑細潤,溫潤可人。 

  和田玉音色美:敲擊或碰撞,聲韻延綿悠長,徐徐如風似琴,有“繞樑三日而不盡”之感。和田玉工藝品擺放在家中是生活美的享受,佩在身上是精神嚮往,祈福納祥之寄托。和田玉美,美在每個人的心裡,靈魂裡!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