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辨別真假玉沁
  • 18年4月15日 12:5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玉久埋地下會出現種種變化,玉的有些外觀和內在變化並不是礦物化學所致,甚至不是沁,古人不明其究竟,或者加以神秘化,或者出自主觀臆想,讓人不知所云,知其成因的尚可理解,一些似沁非沁的玉色變化還必須依據現代的科技研究成果和考古發掘的詳細資料來認識辨明。如下:玉的變化在此姑且稱它為沁相。

冰裂紋:是因玉質本身在內部應力作用下產生的綹裂,在自然環境中年深日久的作用下,加之其他物質緩慢浸染,綹裂紋會日漸明顯,顏色也會逐漸加深,有向周圍擴散的現象。沁紋多呈凹陷現象,邊緣呈鋸齒狀,這種冰裂紋目視可見,撫之無痕,走向呈斜開片,邊緣圓鈍,撫之無刺手感覺,看不出明顯的縫隙。沁紋有呈同向排列,有呈不規則網狀結構延伸,有如樹枝狀結構延伸,分別被冠以“亂柴紋”、“螞蟻腳”等形象比喻。

牛毛紋: 古玉有時會存在一些隨機分佈、纖細飄逸、如絲如縷的沁色,俗稱牛毛紋。它是古玉剛開始受沁時出現的現象之一。牛毛紋的顏色以褐、棕、黃為主,偶爾還可見到黑褐、橙或赭紅色,常會與土蝕痕一起出現,成為古玉真品的重要標誌。玉器出現牛毛紋有以下幾個特徵:作偽火燒玉呈現的細紋現象;拋光的細密線條;玉器內部牛毛狀棉絮形雜質;沁色中的牛毛紋現象。膠質土和沙土是牛毛紋形成的必要因素,兩者缺一不可。牛毛紋除了纖細有序之外必然多少會凹陷,纖細的牛毛紋經盤玩有時會變粗變淺,在放大鏡光照下會擴大成帶狀,可見到成色深濃的細絲或小點,因其通常位於玉質內裡,是判斷牛毛紋玉真品的有力證據。清代評價牛毛紋“似披麻、解索。是牛毛、鐵線,淋漓酣暢、晶瑩剔透,實為千年罕見矣。”

土蝕: 也有叫“土侵、土漬、土咬、土吃”等,表徵比較複雜。古書對土蝕的這些稱呼顯然不夠嚴格準確,雖然玉的一些變化並非土壤侵蝕所致,但都與土有關,玉器久埋地下會產生一系列的量子化學反應,某處玉質較差或者應力較大,日積月累就會造成這一部位玉質崩蝕,或使表面的局部玉質剝落,或是應力集中部位的玉質出現細微的裂紋,由於微裂紋應力聚集,會使微裂紋逐漸擴展,成為肉眼看得見的裂紋,與“土隔、爛斑、蛀孔”有密切聯繫。

“土隔”大多出現在內應力比較大、玉質比較瑩澈的出土古玉中,與玉綹裂是有區別的,有綹裂的玉由於裂縫較大,地下各種雜質會隨地下水滲入縫中,出土後可以清楚的看到綹裂中沉積的雜質。“土隔”發生的部位往往會不定位出現,由於形成要在玉器入土很久後才會出現,加之縫隙相對來說要細窄得多,因此“土隔”的縫中很少見到有雜質沉積的現象。玉器由於剝落部位毛躁不平,其上往往會黏有土銹,俗稱“爛斑”,偶爾見到的細小而深刻的孔洞由於不成圓形,又無旋鑽痕跡,故稱“蛀孔”,自然的沁蛀孔往往孔徑外小裡大,由於孔徑周圍質地疏鬆,疏鬆部分已被蝕去,留下的是玉質密實的部分,會形成孔內的砂礫狀物,因其直徑比蛀孔要大,有的可活動但卻取不出,孔壁與周圍玉質之間有白化糖色擴散暈,這些狀態是作偽酸蝕所達不到的。如果玉器上同時存在“土蝕斑、爛斑、土隔”等特徵,這件玉器是受到土蝕的真品無疑。

土銹: 嚴格意義上說,土銹不是沁,通常是粘連在玉表上的凸起有銹結構的土、硃砂、植物等。玉器上土銹存在表明系地下出土,真土銹是由晶粒狀的東西結成的,分佈的非常自然,其成分主要是鈣、鎂的硫酸鹽、碳酸鹽和硅酸鹽之類的無機鹽。它難溶於水,不能輕易洗掉,但能用硬物刮除。

土古、傳世古:出土古玉均可稱為“土古”,有將入土不久就出土的稱“嫩土”,土氣容易消退;入土已久而出土的稱“熟土”,熟土由於受底層溫度、壓力、土壤環境的影響往往出現土蝕、土銹、土斑等浸蝕形斑紋,有的土銹很濃厚,深入玉器肌理,刀刻亦難取淨,也有把黃的沁色或帶有黃沁色的玉器稱為土古,土古經盤復之後可稱為舊玉,稱呼不很嚴格。未曾入土的古玉又稱“傳世古”,古籍解釋說“玉未入土,流傳世上,歷年既久,故氣盎然,間或有現璊斑者。”璊是指赤色的玉,除了璊斑有些傳世古還會有紅色如毛的紋絲,如牛毛紋斑若隱若現。明清傳世的玉器常被稱為傳世古。傳世古都有寶漿,“包漿”不是沁,是指玉器的表面由於受空氣的氧化、銹蝕以及汗液的作用,長時間而自然形成的一層化合物。玉器包漿有多重色澤,表面似有一層膜,有一種陳舊感,給人以凝厚光熠的外表,其玉色也明顯加深;包漿是人工的盤磨,是時間的氧化,是身體佩戴的摩擦。高古玉可以用沁和皮殼來形容,包漿其實只適合針對近代和傳世玉器的形容,也只在與人體直接摩擦處和玉器的最突兀處表現的最明顯,那是一種充滿舊氣的特殊外觀,很難用文字正確描述,也是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出土的古玉有時也會表面有一層包漿,但與盤玩佩戴過的傳世品不同,包漿的形成空間一個是在地下,一個是在地上,有的經過傳世、隨葬、再出土等幾個來回,在地下形成的包漿沒有把玩的痕跡,主要是土壤中的水分所致,包漿會體現出一種穩定的亞光現象,而傳世把玩的包漿由於空氣和手油的介入,包漿的色澤顯得油光。佩戴、把玩、擺放的方式環境不同,包漿的特徵也不盡相同,古玉的包漿既顯於外更蘊於內,千百年形成的光潤不僅停留在外表而是停留在玉體,造就了一道讓人不可言說的高古氣質,讓人沉迷其中。

玻璃光:比較高級的玻璃光被稱為“玻璃沁”。玻璃光的形成一是由於玉的硬度高,打磨的面又非常平,二是由於在鹼性土壤中玉表面產生出碳酸鈣的變化,當玉質中的鈣被土地中的礦物溶蝕後,形成白色結晶體,覆蓋其表彷彿是一層晶亮的玻璃,當玉出土後表面那層碳酸鈣從玉器上剝離開,就出現一個極其光瑩的面。古玉的玻璃光很柔和,一般認為只有在戰國、漢代生坑出土的古玉才能見到這種光澤,有人以為是獨特的拋光工藝所致,也有人認為是古玉出漿所致,其實應是兩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視覺效果來看,戰漢生坑玻璃光顯得水靈。有分析,戰漢玉器玻璃光是一種氧化膜,是自然形成的玉質保護層。玻璃光不易經常暴露在空氣之中,空氣和水分對其會有傷害,更忌手汗浸蝕。出土的生坑玻璃光明亮而不刺眼,光潤柔和,變化角度看,那種深沉的顏色表面光可鑒人,內在潤厚水瑩,美不勝收。有玻璃光的玉器都是精選優質玉料製作,要反覆摩擦,花費很多時日才能完成,據說玻璃光的工藝失傳已久,從未見過有玻璃光的贗品出現過,玻璃光玉器也就顯得十分珍貴而備受珍愛。

飯糝:“糝”字的原意是飯粒,飯糝是指稀飯中脹大而未及完全化開的米粒。“飯糝”是玉器中有白斑或呈飯粒未熟透狀的現象。玉器中的飯糝形似雞骨白沁,但其不是沁而是存在於玉質內部的一種粥狀白斑,形狀如白色的竹花,也有人把它稱作“玉花、玉英、玉液、玉雪、玉糝”等。飯糝是和田玉常見的一種先天缺陷,該處的玉質比較疏鬆,空隙較大,可對光線產生較強的漫射,而呈色燥白並與自然解理所形成的內部綹裂現象相隨顯現,邊緣呈自然暈散狀態,與碰撞所產生的界線分明的白痕不同。飯糝是水料白玉的肌理特徵之一,不但是判斷水料、水采玉的依據,還是年代久遠的證明。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1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