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中山王厝墓出土兩枚玉梳(共4張圖片)
  • 17年9月21日 04:1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螭紋青玉梳

  上世紀70年代,河北平山縣戰國中山王墓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玉器多達千餘件。這批玉器,品類繁多,造型優美,工藝精細,文化內涵豐厚,造型設計出神入化,構圖裝飾變化多樣, 充分顯示出古中山國玉雕藝術的成熟及不同於中原諸國的文化藝術特色,堪稱戰國玉器中的一朵奇葩。

圖2 雙鳳紋黃玉梳

圖3 頭梳牛角形髮髻小玉人

  戰國中山國,是白狄族所建的一個少數民族諸侯國。中山玉雕,反映了中山國人的崇尚和習俗、花紋及構圖方式,與華夏玉器的傳統雕琢手法迥然不同,充滿了濃郁的地方色彩。平山戰國中山王厝墓有兩枚玉梳出土:一為螭紋青玉梳(圖1),一為雙鳳紋黃玉梳(圖2)。兩枚玉梳均採用透雕手法,梳齒的齒端薄扁,便於插戴。在古代,梳篦不僅是梳理髮型的美容工具,還是婦女們插在頭髮上的裝飾品,與簪、釵、珠花、金鈿、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八大髮飾”。 

  我國使用梳子的歷史久遠,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就有象牙製作的梳子出土。玉梳的出現,是在商代。據可靠的文獻記載,當時的貴婦階層已用玉質梳子梳理美麗的長髮了。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論形制多麼複雜,裝飾多麼考究,它們的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從戰國早期開始,梳子的造型發生了根本變化,開始呈現上圓下方的馬蹄形。戰國早期,梳子的顯著特點是:高度大於寬度,梳齒與梳背等高——可以說,戰國中山王厝墓出土的這兩枚玉梳,基本符合這一時代特徵。但是,戰國時期中原各國出土的梳子,齒數範圍大都在15—26之間。與之相較,戰國中山這兩枚玉梳,一為5齒,一為10齒,齒數明顯稀少,這不禁使人聯想到該國女子獨特的髮式。戰國中山王厝墓中,出土了十幾枚小玉人。這些小玉人(圖3),屬於絕無僅有的玉器品種,是研究古中山國服飾及喪葬習俗的重要參考。無論身體修長還是身材矮胖,“小玉人”們都是頭梳牛角形髮髻,雙手置於腹部,下身穿拖地長裙,裙面圖案都是在間隔對稱的方框內飾以密集的斜格紋裝飾。另外,平山戰國中山貴族墓地出土的狩獵紋銅豆上,也有類似“頭梳牛角形髮髻”的女性形象出現,可見當時這種髮式在中山國的流行程度。 

  由於齒數稀少,梳子背部的透雕紋飾顯得尤為突出。兩枚梳子均為雙面雕刻,雙鳳紋黃玉梳質地半透明,梳柄為半橢圓形,下有十根梳齒。在梳柄的拱形開光裡,正中透雕兩隻相對站立的鳳鳥,雙鳳長頸相連,曲體回首,呈左右對稱的S形,身姿柔美。體表用陰線雕琢出羽毛紋,清晰而生動。鳳鳥的喙、尾、羽翼等均做不同朝向的捲曲,線條婉轉流暢。梳柄上弧邊陰刻勾雲紋,下橫邊雕琢細密的斜格紋,紋飾細密而規整,排布飽滿。 

  其實,無論男女,古人都留長髮。對於長髮飄飄的他(她)們來說,梳子是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品。因此,民間有所謂“龍鳳梳”之說,即一對梳子一枚雕龍一枚雕鳳,以此體現“陰陽合璧”,用於祝福使用者“百年好合”。巧合的是,戰國中山王厝墓出土的這兩枚玉梳,就是“龍鳳配”——一枚透雕雙鳳,另一枚青玉梳雕的則是獨首雙身的螭龍!所謂“螭”,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好險而勇猛,似龍而無角,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沒有角的龍。螭紋青玉梳質地灰綠色,玉質瑩潤,梳柄中部透雕的螭龍,獨首雙身,身體蜷曲。梳柄上下雕有卷雲紋,蛟龍似在雲中翻騰。戰國玉器中,螭形玉器非常少見。但是,中山國玉器中卻有大量體態各異、造型多樣的“螭紋”出現。它們或一首雙身,或回首卷體,或雙體纏繞,或寄生附體,各具特色,毫不雷同。這些造型多樣、體態各異的龍螭形象,堪稱戰國中山國獨創。其中,既吸收了華夏文化中龍螭的某些特徵,又傾注了中山國人的審美情趣,可謂既靈氣活現又凝重莊嚴,充分顯示出龍螭身上所富有的神話色彩。 

  戰國中山王厝墓出土的兩枚玉梳,構思精巧,造型別緻,雕工精湛,堪稱戰國時期同類器作中的珍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