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玉器的鑒別方法
  • 16年12月29日 03:4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對古玉鑒別最有發言權的,當數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楊伯達先生與周南泉先生。楊伯達是1956年調入故宮博物院的,周南泉也於1972年進入故宮開始與玉打起交道,幾十年來,他們參與鑒定、整理了不計其數的各時代古玉,多年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使他們成了古玉方面的活辭典。甚至在民間,收藏者還有這樣的傳說:包在被子裡的玉塊,他們只要上手一摸,就能馬上說出其年代、品質、背後的故事。  在古玉真偽的鑒別上,專家們主要是從形制、文飾、琢工和玉質這四個方面來著手。而針對紅山玉,周南泉先生依靠多年的摸索,提出從玉料、沁色、製作工藝等幾方面來辨別真假。

查沁色

藏家們會有這樣的經驗,得到的古玉上手盤玩幾日後即變得光亮、溫潤,而一旦停盤數日則灰暗無光,再盤又會變亮。周先生認為,這說明年久古玉吸收的地下異物微量元素在持續地排出,也進一步證明了真品玉質變化發自其裡,而經人工處理將變化附著於表的偽品就沒有這特點。這是新石器時代不同文化遺址出土的遠古玉器的 “共性”。

具體到紅山玉,周先生透露,從他們接觸過的大量真品中發現,即使在土中埋藏了五六千年的紅山玉,其沁色亦較少或淺,往往只在某件玉器外表的局部或原有綹紋及有磕缺損傷等處有所表現,很少有被沁色整體掩蓋者。所以市場上常見的整件玉器均被鈣化或呈雞骨白色,或有很重很濃的侵蝕色掩蓋著,其真實性就有問題。

周南泉還指出一個訣竅:采自河流水中的仔玉,往往在未做玉器前就有天然侵蝕和皮色,一般呈黃、灰或紅褐色,其情況很似出土玉器上的侵蝕色。這些皮色,在六千年前紅山文化的做玉者看來,是玉料有毛病、有瑕斑的表現,在製作玉器前,幾乎都要把它全部去除。而作偽者為使新做玉器有如土中埋藏而形成的自然土沁感,常留下一些皮色,這是他們百密一疏、弄巧成拙,沒有站在古人做玉的角度去考慮。古人做玉是“料有所選、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沁有所生”,而造假者是被利益驅使著的,根本不管那麼多,以為舊就是真、殘就是真,這樣的造假也就比較容易識破。可以這麼說,凡玉器留有玉料中的原沁色者,幾乎都可斷定為偽品。

看玉料

鑒定紅山玉真偽的首要問題是玉料。周南泉先生說,紅山玉採用的玉料有三類:類似新疆瑪納斯碧玉的深綠色玉,被稱為“老岫玉”的寬甸玉和岫巖玉。第一 種玉的代表是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採集的紅山文化玉龍,推測其產地很可能在東北、內蒙古或靠近這一文化區域的蒙古國,也可能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某地。 由於仍沒有調查清楚這種玉料的確切產地,因此也沒辦法造假,所以周先生認為符合這種玉料的紅山玉基本是可信的。

而寬甸玉和岫巖玉因確定為紅山文化所用玉料,產地亦在紅山文化區域內,取材方便且價格不高,故今作偽者多用它製作假紅山玉,用這兩種料製作的紅山玉就沒辦法單從玉料上判斷真偽了。

辨做工

從現有的實物資料來推斷,紅山時代做玉器的基本工序,與其後各文化期和朝代相似,也需要經過採集玉料、看料取材、因材施藝及製作玉器時的開料、切割成形、琢磨紋圖、穿孔和拋光等多道工藝。周先生認為,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因材施藝方面,紅山文化的玉器,特別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對玉料略施琢飾完成的。其中又以神異動物和寫實動物器採用此法者居多。即使是同一造型的玉器,其大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別,甚至可以說,所有的紅山玉中沒有任何兩件是完全相同的。而市場上遇到了“千人一面”的紅山豬龍、紅山玉人時,就需要用到我們辨識假幣時候用到的邏輯:如果有一打號碼相同的人民幣擺在面前,很顯然這其中最多只有一張真幣;每件紅山玉也都有自己獨特的“身份號碼”,面目雷同的眾多紅山產品,也不會都是真傢伙吧。

細說起來,比如穿孔工藝,當時玉器上的孔有的是兩孔斜穿相通,有的是兩面對穿相通,且在孔內多留有似來福線的穿鑽痕。其孔均呈喇叭形、馬蹄形,且打孔時對接不正。與真品相比,假的紅山玉穿孔太急、太勻、太正,一蹴而就,顯得太“高科技”了。

“單條陰線和粗細不等的較粗的凹槽”是紅山玉紋圖線條的特點。若用放大鏡觀看,其中較粗凹槽的製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寬邊砣具,沿陰線凹槽的橫向磨琢,再用粗細不等的條棒,帶動俗稱“解玉沙”的石英顆粒,順著陰線凹槽來拉動摩擦。因此,其上的陰線凹槽應能看到先後兩種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跡。

按照柳冬青先生的理解,原始先民用瑪瑙、水晶、玉髓等製作的工具打出的“馬蹄孔”,與用現代金屬工具“絲錐”打出的孔內“螺旋痕”是不同的。前者是不規則、不等距的,後者是規律而“等距”的。紅山玉在史前古玉中,雖說每一件作品的製作加工都耗費了漫長的歲月,非常精美,但大多器物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不規則的刮削痕跡在放大鏡下十分明顯。紅山古玉原始加工的掛窪工藝是用鋒利堅硬的刮削器手工刻出橫向凹窪,然後再用 “水砂”順向研磨。細緻觀察後會發現,真品的打窪痕跡是二次加工而成,有不規則的石器刮削底,在懂玉的人看來,這與粗細相同、距離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機電砂輪打磨痕跡是很容易區別出來的。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