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知識:我國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 23年1月16日 13:4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國古代青銅冶鑄的極盛時期,製造了大量青銅禮器、兵器、日用器皿、生產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國奴隸制時代青銅冶鑄的高度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也稱"司母戊大方鼎",呈長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邊框飾有獸面紋,鼎上有一對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形體雄渾凝重,紋飾精美,線條流暢。鼎是上古時代祭祀用的一種金屬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作的。

據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組芯的造型方法鑄造出來的。這種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銅液。司母戊鼎結構複雜,耳、身、足分別鑄成後,再合鑄成一個整體。從鼎的鑄痕來看,鼎身由8塊范鑄成,鼎底由4塊范鑄成,每條鼎足由3塊范鑄成。另外,按每個坩鍋熔銅12.7公斤計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個坩鍋同時並熔。每個坩鍋燃炭、觀火色、運料、運銅液等項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個坩鍋則要二三百人同時協作。這說明了商代晚期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後,當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將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戰勝利後,1946年6月再次掘出時,已經失掉一個立耳。現在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鼎,有一個立耳是修復時照著另一個立耳鑄成後安裝上去的。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