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瑪瑙螭紋璧(共2張圖片)
  • 22年4月17日 12:4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螭紋,又稱蟠螭紋、螭虎紋、螭龍紋,是中國古代玉器上較為常見的神獸紋飾。從宋代開始,螭紋成為仿古玉器中最常使用的紋飾,如《雲煙過眼錄》載:“古雕玉盤螭(蟠螭)尤其,一螭角上有小鼠……”;《志雅堂雜鈔》:“前浙漕劉伯益所藏一蒼玉符……兩傍作雙螭,中碾七篆字……”也正因為螭紋暗含了古意,故從宋元直至明清,螭紋在玉器上都是流行的裝飾圖案。

圖2

  本文所述這件明代瑪瑙螭紋璧,直徑約5、厚0.8厘米;玉工以減地加陰刻線法,在璧正面(圖1)圍繞璧心孔浮雕一條螭龍,螭龍作探首行走狀,軀體修長,四肢健碩,足蹬腿伸極顯張力,玉工僅以兩道交叉線,便傳神地勾勒出螭龍的面部,體現了明代玉雕簡略利落的時代特徵;反面(圖2)為兩組兩兩相對近似如意頭的勾雲紋及菱形網格紋。螭紋璧質地通透為冰糖瑪瑙,邊緣留有天然紅褐色瘢痕,恰似出土高古玉器之沁色,為瑪瑙璧增添了幾分擬古之意。 

  明代人對於“非石非玉,堅而且脆,快刀刮不動”的瑪瑙較之前朝似更為留意,曹昭《格古要論》中專門介紹了諸如錦紅瑪瑙、合子瑪瑙、纏絲瑪瑙、漿水瑪瑙、醬斑瑪瑙、柏枝瑪瑙等各類瑪瑙。明人文獻中亦較多記載瑪瑙工藝品,如《考槃餘事》中載有日月瑪瑙石鼓、柏枝瑪瑙蹲虎辟邪、紅綠瑪瑙蟹;《燕閒清賞箋》中記錄有瑪瑙蜩蟬、瑪瑙彌勒等。與文獻中的藝術品一樣,這件瑪瑙螭紋璧在當時也應是文人所把玩佩帶的“小小閒事長物”。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