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翡翠A貨啊,為什麼有的A貨標價這麼便宜啊(1張圖片)
  • 16年1月19日 08:5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翡翠的A貨,為純天然翡翠,只經過雕刻打磨。

理論上講,翡翠a貨是指未經過人工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手段、方法進行處理使其內部結構遭受破壞的純天然翡翠。其特徵為比重應在3.25—3.43之間,折射率應為1.66,表面有較強的玻璃光澤。40倍放大鏡下側光觀察,表面平滑光潔,礦物晶粒間隙細密清晰。與拋光力度與方向有關的砂眼,一般多呈三角狀或多邊長條狀,且空隙邊緣平直,沒有任何被溶蝕的痕跡。這些砂眼一般多單獨分佈,很少有連通現象,正常情況下只是在局部出現。俗話說的翡翠A貨,指的是天然翡翠,也就是由自然界產出的只經過正常加工、琢磨的翡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翡翠的需求越來越大,並且對翡翠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自然界產出的色艷種好的翡翠畢竟是鳳毛麟角並且價格也不菲;色好種稍差的也不多,大部分是色差、種粗、無水的。這種市場需求與優質翡翠產量小的矛盾日益尖銳,不少商家就設法把那些質量不好的翡翠經過人工優化處理來改善或改變翡翠的顏色及透明度。經過人工處理的翡翠有的叫做B貨,有的叫做C貨。翡翠的B貨,國家頒布的珠寶玉石標準,優化翡翠為加工過程中,經過了酸浸漂白,墩蠟處理的翡翠。根據酸浸漂白的強弱,還可分為強腐蝕與弱蝕腐兩種,強腐蝕優化翡翠相當於市場所稱無膠B貨。其內部己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充膠處理翡翠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強酸腐蝕漂白、去劣存優處理,其翡翠內部結構受到嚴重破壞,然後注入增透固結的膠質聚合物填補稱充膠貨。不管優化翡翠還是充膠處理翡翠,實際上應定為破壞性處理翡翠即B貨。而弱腐蝕翡翠,因對其內破壞性不大,應稱優化翡翠。充膠加色處理翡翠及無膠力日色處理翡翠,通過酸浸漂白注膠或不注膠,並加入染色劑的翡翠飾品稱B+C貨。B貨的鑒別方法:肉眼觀察:處理過的翡翠,由於次生顏色(黃色等)被漂去,顏色往往不自然,與底色不協調;另外,光澤方面,被強酸浸泡結構被破壞,而且又注了膠,所以B貨翡翠的光澤往往呈現蠟狀光澤。放大觀察:在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可以看到表面有很多不規則的龜裂紋和一些融蝕凹坑。這是漂白注膠翡翠的重要特徵,另外,一般經過強酸處理的翡翠內部十分乾淨,底色十分乾淨,沒有明顯的次生顏色(鐵跡)。翡翠的C貨,為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與否,充膠與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稱C貨。目前翡翠處理的新動向,強酸處理後,不充膠,而是充蠟。充蠟為優化,充膠為處理(B貨),故鑽了國家法律的空子。另外,很早就有用水玻璃(硅質物)充填翡翠,效果很好,目前尚無人知曉。還有用納米級的鋁質物、硅質物充填翡翠的,均稱為高級B貨。C貨的鑒別特徵:肉眼觀察:染色翡翠的色調不正常,染綠色的翡翠,綠中呈現偏藍色;染紫色的翡翠,色調中偏粉色,顏色相對均勻(而天然的紫色翡翠往往顏色不均勻);染紅色翡翠的顏色中偏橙色。用來作染色翡翠的原料多屬於質地相對疏鬆的豆種,它們的染色效果較好,會提高翡翠的”價值”。放大觀察:在放大鏡下可以看見翡翠顏色沿著裂隙及晶體顆粒間分佈,若在顯微鏡下放大到40倍以上,一般可見染色劑的存在。分光鏡:由於染色劑的存在,可以見到不同於天然翡翠的吸收光譜。但目前分光鏡只對染綠色翡翠有效。翡翠BC貨和A貨的最大區別就是:它們的本身結構已經被破壞了。因此翡翠BC貨就有與A貨不同的內部及外部(也是基於內部特徵的外在表現)特徵,具體說起來呢,BC貨首先都是經過酸洗,其內部結構被破壞,有一些礦物質(主要是雜質)被酸帶出,這樣透明度通常會提高,而原來的裂隙擴大,因此其結構就不如A貨緻密,從物理和化學性質來說,其密度、折射率、硬度等性質就會相應有一些變化,但因為這種變化比較微小,因而不容易測出。然後B貨會經過充膠處理,膠會充填到裂隙中,因此仔細觀察裂隙會有膠的痕跡;而C貨經過染色處理,因此其顏色是人工充填進去的,看上去和翡翠天然形成的顏色就不同,行貨說色比較「邪」就是這個意思。另外,上面已經提到經過處理的翡翠硬度有所變化,具體地說是降低了,所以在拋光的時候就不可能拋出象A貨那樣的油脂光澤,而且因為結構被破壞,拋光的時候其表面一下礦物可以就會被拋掉,形成一個個的小坑點,並且形成象橘皮一樣的紋路,就是所謂「橘皮紋」。翡翠手鐲的A、B貨鑒別一般以聽聲音為主。在無裂的情況下將一隻手鐲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隻手鐲或其他硬物輕輕敲擊(一定要輕輕敲擊,用力大了一是對手鐲有損害,二是聲音可能有誤),A貨聲音清脆,悠長有回音,呈金屬聲;B貨聲音沉悶、沙啞。對翡翠C貨的鑒別較簡單,通常用強光手電筒對其進行透射,A貨的綠是有色頭色尾,有濃淡過渡的斑點成條帶狀,而C貨在強光透射下,綠色均分佈在晶粒周圍或裂隙之中呈細線狀。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