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期紫砂壺特點
  • 19年9月22日 10:2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紫砂壺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紫砂壺造型以光貨為主,不作裝飾,少量作品在嘴與把上稍以龍口、鳳作裝飾,工藝上不精細裝飾,整壺顯得古樸、典雅、大氣、穩重。實用功能較強,但也有仿瓜果形狀及捏塑裝飾作品。開始有佛像、動物等造型擺件。
明代紫砂壺都是手工製作,所以制壺名家輩出,風格各異。製作前先練泥,採礦後天然風化再用木杵舂之,然後浸入水池,取浮面細砂泥,練熟後再製作器物,故胎骨較粗,約20目~ 30目,顆粒明顯、飽滿,肉眼能看到顆粒狀雲母、石英,以竹刀或鋼刀刻底印、舌沿、流下。明晚期紫砂壺採用全手工拍筒身或鑲筒身製作,流與把採用鏤塞法,接口部痕跡明顯,不作刻意修飾。有些壺身有指螺紋。型體以大為主,一般壺流為三彎,接口在壺身中間,流下部彎形較直,外徑較粗大,流上部位較細。把型較大,多為耳型,上端明顯粗於下端。直流,有向上之意。其工藝如瓷器一樣為典型的「粗大明」特點。

明晚期紫砂壺附干支紀年號,楷書為主,蓋內、把下無印款。有少量壺在底內蓋篆體印章,但壺身刻字均在明末陳用卿制壺以後。作品手感舒服,因用料實在,故份量仍偏重,但色彩較早期豐富,呈灰褐、紫褐、黯肝、磚紅、冷白等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