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貨幣貝幣是怎麼區分面值的(共2張圖片)
  • 17年5月26日 08:5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大家都知道貝幣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就是海邊的貝殼,但是沒有重量,沒有面值大小,古人是怎麼區分貝幣的面值和價值衡量標準呢?
貝作為貨幣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有明確記載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夏代,《鹽鐵論·錯幣》中有「夏後以玄貝」的記載。決定貝幣價值的是它的大小。《漢書·食貨志下》按貝的大小分為五品,第五品太小,不能算貝貨,實際是前四品,依次分為大貝、壯貝、?貝、小貝,它們各有一定的尺寸和折錢的標準。如大貝,長四寸八分以上,值錢二百一十六;小貝,長一寸二分以上,值錢十。古時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
商和西周時貝幣已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之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中原地區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
但是在偏遠的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以貝作為商品的交換媒介。《新唐書·南蠻上·南詔上》稱:「以繒(zēng)帛及貝市易。貝之大若指,十六枚為一覓。」南詔國(八世紀崛起於雲貴高原的古代王國)初期,「本土不用錢」,以海貝充當貨幣,稱為「巴子」。

                                                                       商代的貝幣

直至明末清初在張獻忠過世之後,孫可望、劉文秀領導的大西農民軍進入雲南,在1648年頒布「鑄興朝錢,禁民用貝,違其令者則劓(割掉鼻子的酷刑)之……」,才終結了貝幣在中國的歷史。
雲南作為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與世界各國都有貿易上的往來,下至印度、巴基斯坦,上到歐洲各國。所以不僅在中國,早期世界其它地區貝幣都可謂是通用貨幣。

                                                                        西周中期的貝幣

隨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在所著《西洋番國志》中記載,溜山國(古時的馬爾代夫)當地的商業貿易以銀幣交易,但是有意思的是,這裡卻供應外國通行的貨幣——貝。

哈威的《緬甸史》中有記載:「居民市易,常用海貝,一位貨幣」。而阿拉伯商人蘇萊曼在851年所著《蘇萊曼東遊記》記載:「拉赫瑪王國……居民用貝殼進行交換,這是王國的貨幣,也就是說是王國的財產……」另一位阿拉伯歷史學家馬蘇第(943年)也有同樣的記載:「(拉瑪赫王國)通商貿易用貝殼,貝殼是國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