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板橋「難得糊塗」書法(共6張圖片)

鄭板橋書法(難得糊塗)是針對清朝書畫家鄭板橋書法作品難得糊塗。它代表這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而不是學問的態度。清代皇帝後,鄭板橋書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竟然像現在的小廣告一樣被鑄造各...
舒同的舒體書法為何受到毛主席盛讚(共9張圖片)

舒同,是我國優秀的共產主義革命志士,原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兼宣傳部長、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等職,同時也是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大師。就他的政治革命生涯來說,舒同是早在1926年就加入了中...
宣統和其父載灃兩人的書法到底怎麼樣呢(共5張圖片)

愛新覺羅·載灃(1883.02.12—1951.02.03),字伯涵,號靜雲,晚年自號書癖,改名載靜雲,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
談劉墉的書法藝術(共7張圖片)

談劉墉的書法藝術帖學自北宋沿行至清代,似乎難以翻出新意,加上康熙喜董、乾隆愛趙,於是趙、董之書,一時風靡天下,陳陳相因,千人一面。故乾隆之設,一些書法家窮則思變,江湖上有金農、鄭燮...
歐陽中石書法好在哪裡?(共35張圖片)

歐陽中石可以說是我們現代最為知名的書法家之一,1928年出生,老家山東泰安,梅默生對於歐陽中石書法的看法是,歐陽老先生不管是從書法、觀念還是到實踐中,全部都是「傳統型」的。實際上,...
於右任的書法究竟好在哪?(共7張圖片)

近現代書壇,群英薈萃。但有這麼一類人,在書法上不僅體現出較為深厚的傳統功力,同時又表現出多樣的創造性,堪稱民國中後期書壇的中間力量。有人認為「當代草聖」的桂冠應該落在他的身上。「一...
投資碑帖收藏務必謹慎
中華民族獨有的漢字書法藝術,造就了碑帖收藏長達千年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沉寂的收藏市場。碑帖雖名列其中,並有幾次顯露崢嶸的高潮,但總體來說是溫而不火,走勢平淡。對此,專家告...
董其昌 行書《武帝歌卷》(共8張圖片)

《武帝歌》卷,明,董其昌書,紙本,行書,縱25.5cm,橫150.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署「其昌書武帝歌」,無款印。鑒藏印鈐「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夏山樓書畫記」、...
南宋 趙孟堅《自書詩帖》(共33張圖片)

趙孟堅《自書詩帖》(蘇大年等題跋) 趙孟堅(1199-1295),南宋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孫。字子固,號彝齋居士,浙江湖州人。家境清寒,初以父蔭入仕,理宗寶慶二年(1226)中進士,...
天下第六行書柳公權《蒙詔帖》(共7張圖片)

柳公權《蒙詔帖》柳公權以楷書見長,行草書作品少少,這幅《蒙詔帖》可謂是柳公權行草最佳代表作。然而,在多數初學者尤其是生手人看來,這險些是一幅很難欣賞的「丑書」。可就是這幅「丑書」面...
馬福祥書法作品價格為何不高(共9張圖片)

前不久,小編在一場書畫藏友交流聚會中,看到了一幅書法中堂,兩邊是行書七言對聯,中間是一幅大尺的「一筆虎」草書書法。這件書法中堂,看上去筆力剛挺、氣勢雄健,頗有幾分金石意味,但是細看...
於右任草書大氣磅礡(1張圖片)

於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縣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字伯循,號髯翁,筆名神州舊主、騷心等,晚署太平老人。他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既是政治家、教育家...
林散之書法作品欣賞及價格(共8張圖片)

林散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書畫家,自幼便開始了書法的學習,因為屬於大器晚成形,數十年的寒窗苦讀,造就了他的作品中有著書的氣、韻、意、趣等特點,在書法上可以達到超脫凡俗的境界,其著...
梁國治的行書《評書帖》(共2張圖片)

錄唐代張彥遠《書法要錄·袁昂古今書評》。款署「評書帖 臣梁國治敬臨」。此軸書法溫潤敦厚,出規入矩,行筆緩而滯,墨跡濃重,字形圓潤端莊,為典型的「館閣體」書。梁氏擅長臨古帖,沈初《西...
北京匡時春拍「仰之彌高——近代碑學四大家書法夜場」徵集拍品 (共8張圖片)

近代碑學四大家碑學興盛於清中葉,又經包世臣、阮元等人推崇,至康有為極力倡導而風靡一時,對清末民初的書法影響頗深。「尊碑抑帖」成為時尚,上世紀初湧現出一大批碑學大家,引領書壇風氣,這...
張伯英書法價格(共15張圖片)

張伯英是江蘇人,出生於1871年,是清代光緒時期的舉人。張伯英家中有兄弟有四個,出生於望族的他,天資聰穎,幼年時就已經熟讀詩文,並寫了一首好字。在蕭縣私塾讀書時,他受業於徐葵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