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芾32歲作品《吳江舟中詩》(共26張圖片)

米芾的外洋名作,從前所寫。方聞以為是1100年,翁萬戈以為是1082年。米芾時年32歲。六年後,《苕溪詩卷》、《蜀素帖》問世,米芾的風格根本奠基。《吳江舟中詩》展示了米芾書風中恣縱...
雍正書法欣賞(共12張圖片)

雍正書法總體表現暢朗嫻熟、寬輟自然、文雅遒勁,氣勢宏偉,有皇帝欲凌駕雄強的氣派。雍正書法書法最好的當屬雍正,縱觀雍正的存世墨跡,其書取法趙孟頫和董其昌,暢朗嫻熟、文雅遒勁。雍正行書...
天下第一草書高清賞析(共15張圖片)

《自敘帖》乃懷素草書的巨製,如行雲流水,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被稱為中華第一草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盪,「潑墨大寫意」般...
清代成親王永瑆《詒晉齋法書》(共58張圖片)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成親王永瑆《詒晉齋法書·三集》《詒晉齋法書》,十六卷,嘉慶二十四年( 1819 )金匱錢泳摹勒,共刻永瑆書六十二種...
元柯九思《老人星賦》厚重挺拔恬和雅逸(共15張圖片)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號丹丘、丹丘生、五雲閣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縣)人。大德元年(1297),隨父遷居錢塘(今杭州)。柯九思博學能詩文,善書,四體八法俱能起雅去...
朱熹行草《蓬戶手卷》文天祥 方孝孺 海瑞 唐寅都跋了(共8張圖片)

【釋文】:文公寶墨 蓬戶掩兮井徑荒, 青苔滿兮履綦絕, 園種邵平之瓜, 門栽先生之柳。曉起呼童子, 問山桃落乎, 辛夷開未。手甕灌花, 除蟲絲蛛總於時。不巾不履, 坐水窗, 追涼風...
明代書法鑒識

明代是繼宋、元之後,帖學書法又一次發展和普及的歷史時期。 繼宋代之後, 朝野間掀起的叢帖匯刻之風, 給明代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明代書法的主要特點之一。明代經濟狀況有早、中、晚...
李東陽《草書自書詩》結體寬博疏朗、用筆骨力雄健(共25張圖片)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湖廣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習文,4歲時隨父親在京城時就會寫徑尺大宇,被視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四歲、六歲、八歲時,先後被景宗召見過...
明代「伴食宰相」李東陽書法(共4張圖片)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湖廣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習文,4歲時隨父親在京城時就會寫徑尺大宇,被視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四歲、六歲、八歲時,先後被景宗召見過三...
6位100歲老人的藝術作品,有一種養生,叫做書法!(共29張圖片)

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馬志德,聖名若瑟,又名欽善、建常、紹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薌伯,以字行,別署求在我者,晚號華封老人馬寅初書法馬寅初(18...
王鐸《臨家侄帖》賞析(共11張圖片)

即今譏評何足道,後五百年言自公——王鐸《臨家侄帖》賞析清 王鐸 草書臨家侄帖 保利2011秋拍 成交價178.25萬元書法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繼承、開...
沈曾植書法欣賞古董台灣(共21張圖片)

沈曾植(1850-1922)清末民初著名的學者、書畫家。字子培,號撰齋,別署乙盦等,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官至安徽布政司。在學識方面,博古通今,學貫中西...
扇形書法怎麼折(共9張圖片)

扇子,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可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時期既有著扇子的身影,具史料記載:在堯舜禹時期就開始製作扇子了。就從目前所出土的文物來看,我國目前所已經的最早的扇子是...
李叔同書法:字裡行間褪盡人間煙火(共37張圖片)

壹 李叔同俗書 1918年8月之前 ...
米芾 《元日帖》,900年前的大年初一,米芾寫下這篇好書法(共4張圖片)

米芾 《元日帖》 紙本 縱25.2厘米 橫40.5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元日帖》是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米芾的作品,系其草書九帖之三,高25.2厘米,寬40.5厘米,約書...
北宋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美到極致(共1張圖片)

梁簡文帝《梅花賦》:梁簡文帝,名蕭綱(公元503-551年),字世纘,小字六通,南蘭陵中都裡(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南朝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的同母弟。兄長死後成為太子。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