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楷書對聯作品(共3張圖片)
  • 22年6月19日 13:3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傅山的一幅楷書對聯

姬學友

對聯最初起源於民間詩歌、民謠,《詩經》中就經常有類似對聯的句子。古代詩歌中更是經常出現對句和聯語。從宋朝開始,文人學士寫對聯之風十分盛行,如王安石、蘇氏父子等均是寫對聯的高手。這樣對聯和書法就結合起來,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輝映,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藝術傳統之一。而集聯,或叫集句、集字,即集碑帖詩文之字句為聯的一種文藝創作形式,也就成為人們用以練習書法的一種手段或書法創作的一種形式了。歷代書家都非常喜歡以楹聯書法這一藝術形式進行創作。優秀的楹聯書法,大都是整飭中見變化,變化中見統一,統一中有神采的精美藝術品,是形式與內容互為表裡、和諧一致的佳作,反映了作者的文化素養、審美趣味和藝術追求。

傅山的一幅楷書對聯

現以清代著名學者、書畫篆刻家傅山(1607—1684,字青主)的一幅楷書對聯作一例解。

傅山的主要精力多用在做學問上,至於書法,「不過借纖豪、片楮以陶寫性情,銷磨歲月」。(《太原段帖·序》)由於他青少年時期,在臨習晉唐楷書上下過一番功夫,成年後又博涉篆隸行草諸體,終於成為極富創新精神的一代書法名家。

傅山所處的正是董(其昌)字風靡書壇的時代,但在傅山看來,董其昌的書法「止是一個秀字」,他所推崇的是「心畫自孤傲」的顏字。他崇敬顏真卿的人品,進而欣賞、追摹其書品。他的楷書楹聯「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就是一幅具有顏字風神的六言楷書力作。

從這幅楹聯楷書作品來看,他將顏字的那種厚重樸拙之態,博大雄渾之勢,揉進了他自己具有的結體嚴謹緊密的特徵之中。顏字結體寬博,筆畫與筆畫之間的空隔較大,然而傅山不是這樣,他處理筆畫間的距離恰恰相反,易寬疏為緊密,只要與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作一比較,便一目瞭然。

傅山的一幅楷書對聯

在取勢相同、變方為圓、力求篆籀氣息等方面,他還是嚴守師法的。不過仔細考察,他這十二個字的用筆,又吸取了不少東坡先生的筆意。蘇軾的《羅池銘詞》,寫得「肉豐而骨勁,態濃而意淡,藏巧於拙,特為秀偉」。(明婁堅《學古緒言》)傅山的這幅楷聯也是寫得粗壯豐厚,沉著剛健,起筆、行筆、收筆都無不具有《羅池銘詞》的神采和豐潤。這樣,他的字雖然具有顏字的風神,但在結體上改寬博為緊密;雖然具有蘇字的豐潤,但用筆不似蘇公那樣率意灑脫,就其整體而言,是斜中求正,拙中見巧,表現了生氣鬱勃的倔強風姿。這一點正體現了他的人品和個性。

傅山在書法理論上也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的觀點,一直受到後人的重視。如果用傅山的書學主張來驗證他的這幅楷書楹聯,似乎不無相悖之處。如聯文中的「雨」、「韻」、「茶」、「月」等字的取勢以斜求正,如「琴」「茶」、「聲」等字的左撇斂,右捺縱,以及「松」、「梧」兩字的木旁的處理,以及所落的簡款「傅山書」三字,都莫不是出於匠心的巧妙「安排」。但仔細品位,這種「安排」不但不彆扭,反而使人覺得合情合理,意趣橫生,給人一種拙中有巧、丑中有媚、真率自然的視覺效果。

傅山的一幅楷書對聯

傅山的另一幅楷書對聯「性定會心自遠,身閒樂事偏多」,雖然從藝術追求和書寫形式上彷彿更能體現其書學主張,不過從整體風格看,去上聯不遠。仍然是大匠運斤,不著痕跡,也還是其人格、心性和風骨的外化。

本文收入河南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讀本《書法藝術》(七年級)一書,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博主為《書法藝術》及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七、八年級)的主要撰稿人,也是該套叢書的編委。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