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馬少宣內畫鼻煙壺(共2張圖片)
  • 20年4月8日 11:0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鼻煙壺是專門盛裝鼻煙用的。鼻煙壺流入北京後,為皇親貴戚、王公大臣及有地位的旗人所使用。除宮廷造辦處外,民間也大量製作鼻煙壺。內畫鼻煙壺是鼻煙傳入中國後出現的一種獨特的民族手工藝品種。內畫藝術是由鼻煙壺發展而來的,並不單獨用於繪製鼻煙壺,主要是指藝術家們用特製的行筆,在瓶內反向作畫。內畫鼻煙壺製作技藝主要流傳在北京、河北、山東、汕頭,繼而形成了“京派”“冀派“”魯派”和“粵派”等流派。內畫鼻煙壺工藝,於清末嘉慶、道光年間創製,光緒以後,內畫壺工藝達到了鼎盛時期,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工藝大師,出現了號稱“四大內畫名家”的周樂元、丁二仲、馬少宣、葉仲三,這些民間藝人就創作了最初的北京內畫鼻煙壺。

圖2

  筆者介紹的這件馬少宣內畫鼻煙壺,是四川博物院的一件藏品。其連蓋高6.4、寬3.2厘米,直口,澄紅瑪瑙蓋,圓頸溜肩,壺腹扁圓豐盈,橢圓形圈足,小口直挺。一面(圖1)內畫彩色字畫殘片,一面(圖2)書《九成宮醴泉銘》部分內容:“梅先五兄大人正。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冠山抗殿,絕壑為池。節錄。馬少宣。” 

  馬少宣(1867—1939),回族,清光緒年間著名內畫煙壺匠師。其內畫鼻煙壺書畫並茂、筆法精湛,以“一面詩一面畫”的內畫技藝名冠京城,作品題材廣泛,畫工精湛,所書之字,均有氣派,所繪之畫,亦有所宗。其制之精妙,由外面書畫,亦為珍奇,所謂鬼斧神工,堪稱一絕。其內畫鼻煙壺曾獲得過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名譽獎。如今,在國內多家大型博物館均有收藏。本文介紹的這件川博藏品,器型大方穩重,畫面構思新奇,令人印象深刻,堪稱馬少宣內畫壺中的精品之作。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