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人類文明自誕生時起,人們便以各種方式將文明的果實保留下來,使我們能夠領略到先輩的風采與創造,同時也使我們的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文房用品尤其是「文房四寶」,作為文明的載體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很早就已有「文房」之稱,筆、墨、紙、硯則被譽為「文房四寶」。在用於書法、繪畫的文化藝術工具中,僅這四樣寶,就已備受文人的喜愛和珍藏。這四寶是最基本的工具。
文房四寶之古筆
在林林總總的筆類製品中,毛筆可算是中國獨有的品類了。傳統的毛筆不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勉力。不過由於毛筆易損,不好保存,故流傳至今的古筆實屬鳳毛鱗角。
菠蘿漆管狼毫筆
民國 長13·5厘米
筆管由菠蘿漆精製,白牛角為筆首和筆的末端,狼毫堅挺,竹管上刻:「蘭宇北狼毫,屯廬主人屬,張雲棟精製”。
中國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實物中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在湖北省隨州市的曾侯乙墓中,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筆。隨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了戰國筆,其他很多地方也分別出土了我國早期不同時候的筆,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
漢代制筆頭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還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軟毫並用。同時,筆管的質地和裝飾也豐富起來。漢代以後,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對筆的要求也更高了。唐代時,安徽的宣州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宣州所制之筆稱「宣筆」,並成為每年向皇帝進獻的貢品之一。宣筆以兔毫為主,筆頭多短而硬。宋代時,安徽宣州的諸葛高,諸葛元,諸葛漸以及歙州的呂道人、黔州的呂大淵等人發揚光大了制筆技術。元代時,大量筆工南流,制筆業中心從宣州移到浙江吳興,昔日宣筆的喧赫地位逐漸被浙江湖州、嘉興一帶所制的「湖筆」取代。湖筆以山羊毛,黃鼠狼毛為原料,稱為「羊毫」與「狼毫」。明清時期是中國制筆業發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筆」和官府用筆,製作精緻華麗自不待言,就連民間使用的毛筆,也十分注重裝飾和美觀。當時用作筆管的質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琺琅等,在筆管的裝飾上,也盡一切修飾之能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
古筆的收藏與保存
一支好筆,要具有「四德」,即「尖」、「齊」、「圓」、「健」。「尖」是指筆鋒尖銳,形為錐,便於行筆,”齊”是指毫毛鋪震後平齊,便於揮毫時萬毫齊力;”圓”是指筆頭周圍毫毛飽滿,在運筆過程申筆毫各部位均能發揮作用。揮灑自如,
「健」是指筆頭勁健有力,彈性適度,提,按、轉折自出運行。收藏古筆,除了要瞭解古筆本身的特性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收集名匠作品。歷史上制筆名匠很多,各個朝代都有,並有人專門採集。由於難以長期完好保存,故延留至今的大都不完整。現在的收藏品多為近代名家所作,如晚清,民國作品。
二、收集毛筆的品種。這樣收集,不論古今,不計名筆與舌,只求品種齊全。如按筆毫品種收集,按筆桿的材質收集,按不同用遞收集等。
三、收集流派作品。根據收藏者所處的不同區域或收藏者的喜好,有的人專門收集湖筆,有的人則專門收藏湘筆。既然收藏了毛筆,就要妥善保存才是,使它們不易損壞。可以從以下凡點加以注意:其一,新收藏的筆,一定要用清水洗淨宿墨,尤其是筆頭根部;然後把鋒毫理順,再晾乾。如果洗得不淨或潮濕不幹,則會霉變。其二,筆毫怕久潮,又怕蟲蛀,筆桿則怕久干,而瓷桿、玉桿又怕撞擊,這些本身就比較矛盾。妥善的辦法是做雙層套盒,外面做成錦盒,裡面做成漆盒。盒中放樟腦精,但務必使樟腦精與筆毫分開放置。其三,定期出盒查看,發現問題及時處埋,該補救的認真補救,延誤不得。
文房四寶古墨
墨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是書畫家至愛至賴的信物。作為一種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現於今者,當十分珍貴。借助於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墨的世界內含豐富,古人曾云:「有佳墨,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一方優質墨往往直接影晌到書畫家的情緒與創作。
墨種
商品墨,這類墨在墨的產量中佔有大部分,是製造用以公開出售,供一般人書寫使用的。墨模的雕制都比較簡約,墨品形制普通適用,選煙用料也比較一般,但也有優劣品級之分。
珍藏墨,這類墨缺少實用價值,因其選料的精美、製作的工細以及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而成為好事者和收藏家競趨的品類。這類墨出於自用和收藏而由墨家定制,也有向外出售的,但質量大大高於一般的商品墨。
雅玩墨,這類墨多由雅好此尚的文人、官吏向墨家定制,署上制者名款、詩詞、齋室名、書畫圖案等,作為自用或饋贈之用,選料做工,都比較精緻,一直為收藏家所珍愛。貢御墨,清代御墨始於康熙年間,御書處所制御墨遠遜於徽墨,但御墨中有徽州墨家承製的,則不可同日而語。皇家用墨的另一個來源是地方官員的進貢或政府征貢。地方官員進貢的墨,一般都題有「臣某某恭進」字樣,或題墨家名款「臣某某制」等字樣。這類貢墨,都選料上乘,刻模精細,不惜工本,務求精好。
禮品墨,為祝賀人家生日、婚禮及幼童開蒙之類喜慶之事的饋贈禮品。這一類墨大多有精美的裝懂,施以漱金,如「壽屏墨」、「百子圖」等,但這一類墨在選煙用料上並不很講究,只講求外表的華貴與精緻,故其實用價值、質量一般遜於其他類墨。
墨的辯識
墨的鑒別主要是年代的判斷。所謂偽品,大多是仿製某名家款的墨。墨上大都有製作者名款,故而熟悉各代主要制墨家的名字及齋,室名極為重要,知道何人屬於何年代,才可以分辨出墨的大致茸代。從墨的外形風格來看,亦可觀察出一二,如:明墨堅實,大件居多,圖案文字大多為陽文,陰文少,其字體均有明代風格,所製出的墨紋飾也剛健,手摸稜稜有感,清墨書法秀潤,雕刻刀法嬌細,有一種清雅柔麗的風貌。墨工跨年代者居多,如以曹素功命名的墨極常見,但並非均為曹素功所作,有的是後人的偽作,對此則應仔細分析。歷代帝王的名字由於避諱,因而也往往成為判斷年代的一個方面,如清康熙皇帝,玄字代表黑色,在墨名上時常出現。如九玄三極,玄元靈氣,明墨中常有此名。到了清代,為避玄字,就要改動,或玄字缺筆,或改玄字為元字,則可知凡有玄字出現的墨,必不是清代,為康熙以前所制。如曹素功是恢復明代吳叔大「玄粟齋」墨店的人,入清後他便改「玄粟齋」為「藝粟齋」。再如道光皇帝名,而休寧為墨的主要產地主一,為避寧字諱,胡開文的墨就常貫以地名,在邊款改為休城,見有此銘者,便可知該墨在道光以後。墨的外形往往飾漆塗金。明代初期的墨,多為本色,不加裝飾。墨體飾漆度,盛行於明萬曆年間,至清代乾隆茸間尤盛,但明代漆度醇厚,清代則較浮淺。只在墨的四個邊框塗漆,明代較為多見,只在正背兩面邊上加漆的,則清代較為多見。
文房四寶古紙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越功勳。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了麻制的紙,但很粗糙。從目前出土的早期古紙及其年代順序,可以歸納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於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紙那時已用於文字的書寫。東漢蔡倫採用多種原料改進制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唐代的造紙業非常發達,宣州出宣紙、江西臨川出薄滑紙,揚州出六合箋,廣州出竹箋等,都是上等紙品。宣紙產自宣州府(今安徽涇縣),自唐以來歷代相延。起初用青檀樹皮製紙,後逐漸擴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幾種原料。宣紙的特點是質地綿韌,紋理美觀,潔白細密,經久不壞,並善於表現筆墨的濃淡潤濕,變化無窮。古代詩人譽之為:「滑如春冰密如繭」,並被稱作「紙中之王」和「紙壽千年」。
古紙的鑒別
古紙的鑒別一般從3個萬面著眼:
一、看簾紋,簾紋即宣紙中那一條條平行的暗直線紋。百合宣紙的製作大同小異,簾紋是造紙過程中「抄紙」工藝的體現,各地萬造紙中,抄紙所用的竹簾長短寬窄尺可不一,紙上的簾紋寬窄也不同,經驗豐富的專家根據古紙上的簾紋,可判斷該紙的產地和性能,甚至包括具生產製造的年代。
二、看紙色,不同時代、不同產地製造的紙張,顏色不同。古紙因年代久遠而呈現出灰暗的顏色,與人工做舊的不一樣。人工做舊古紙的手法,主要是染色和煙熏。經過染色的紙,顏色鮮麗而不沉,表裡不一;而真正古紙的灰暗顏色是長年累月自然形成的,灰得均勻,「色淡而勻,表舊裡新」。經煙熏做舊的紙,粗看似舊的,細察可發現具帶有焦褐色,不同於古紙的暗灰色,且紙質變脆,易碎裂。
三、看裂紋,曲折損傷的古紙,其裂口的明暗色澤及裂紋走向與新紙反覆折疊所出現的皺折,具有明顯不同,如厚型古紙碎裂成小塊,裂紋是斜向的,而偽作的厚型百紙則往往碎裂成大塊,並且裂紋呈筆直向的。
文房四寶古硯
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干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於唐代,它們是端硯、歙硯、洮硯,紅絲硯。宋代澄泥硯興起,今日稱之為四大名硯的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加上紅絲硯,應是五大名硯。事實上,中國古硯品種繁多,遠不止此,如松花石硯、玉硯、漆砂硯等,在硯史上均佔有一席之地。
硯的誕生和發展
硯是何年何月由何人創造的,顯然是無法考證了。今日能見到的最百老的實物是仰韶文化時期姜寨遺址中發現的一塊石硯,有硯蓋,有磨扦(並非研石),硯心微凹,與漢代石硯極具相似。硯彎有陶質水盂,有黑色顏料 (氧化錳)5塊,硯、水、墨俱全。毫無疑義,硯誕生於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漢代出現了以松煙為主要原料的手工墨,同時又發明了紙,硯便花樣翻新起來,不但有石硯、瓦硯,而且出現了玉硯、陶硯、漆硯和青銅硯。它們或方形或圓形,或山形或龜形,有的還帶有三足。魏晉南北朝時期,青瓷硯面世後,由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向更多足發展。隋代時硯足多達12只,或獸足或獸首;硯面也由平坦向微凸發展,面凸起成圓頂狀。到唐代,硯足更多,基本上完成了由多足向圈足或無足的過渡。
澄泥硯
顧名思義,澄泥硯為泥所制,而且是燒製。產地卻莫衷一是,有河南虢州說、山西絳州說、山東青州說,雖各有說法,但都沒有離江河太遠,古人說取河泥澄而制硯不假。只是這個製法卻頗費周折,光是淘洗澄結便要一二年,出泥後「令其干,人黃丹團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後再用黑蠟、米醋相參蒸多次。如此繁複的工序,使硯台堅如鐵石。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上品更是難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於製作工藝繁複而產量甚低了。加上石硯中的佳硯理當比泥硯更勝一籌,流傳久遠者當然比泥硯更多。到清代,澄泥硯己經沒落衰微,偶有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歙硯
歙硯別名龍尾硯,用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龍尾山歙石雕琢而成。在名目繁多的歙硯之中,羅紋硯最易發墨,最宜筆鋒。羅紋硯中,以紋理細密的古犀羅紋、魚子羅紋和暗細羅紋為最佳。歙硯因其石紋各異而擁有不少雅稱,如金星硯,硯石中灑布金黃色點,黑地黃星,宛若夜幕繁星;羅紋硯,藍黑細線似羅紋,細的如盤發,粗的似卷帶,起波的靈動,像卵石見扁見圓;蛾眉硯,臥蠶、柳葉都似眉,長的長,短的短,有的還成雙成對,恰似臉上掛雙眉。另外還有魚子紋、瓜子紋、棗心紋、算子紋、松紋、豆斑紋、角浪紋等,雕硯名家們一般都會因材琢硯,讓紋彩盡量展現出自然純樸的姿色,使得天工妙手合一,交相輝映。
儘管羅紋歇硯實用價值很高,但名氣並不是最大,歙硯中名氣最大的是金星硯。從唐代開採歇石以來,金星硯的名氣一直高居首位,被人們認為是歙硯的代表。金星硯硬度高,堅潤耐磨,且越磨越亮,沖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硯中之上等佳品。
端硯
「玩古」而藏硯者,如若沒有端硯在室,行內人便會嗤之以鼻。端硯是中國名硯的代表,它在中國硯中龍頭老大的地位從來就不曾動搖過。端石石質堅實細潤,產於廣東端州高要 (今肇慶)斧柯山,端州之石所製之硯為端硯,但同為端硯,質地和花樣卻差別很大。
端硯上的紋彩和石眼是在長期的地質作用下形成的天作之美。端硯的紋彩有青花、魚腦凍、蕉葉白、玫瑰紫、胭脂火捺、豬肝紫、冰紋、翡翠、金星點、金銀線、馬尾紋、天青等,其中青花又分玫瑰紫青花、子母青花、雨霖牆青花、蛤肚青花、蟻腳青花、點滴青花、魚仔隊青花等,文人雅士們窮其辭藻,把端硯形容得百花齊放。端硯的石眼名稱也很多,如鶴哥眼、雞翁眼、貓兒眼、鴨鴿眼、綠豆眼等,其中以貓兒眼最奇妙,瞳中垂一直線。總體上我們將其分為活眼、死眼和淚眼。活者限瞳外有數重眼暈;死者瞳外無暈且內外焦黃;淚者整眼朦朧昏澀且眼下見滴水狀。活眼叉以暈層愈多愈青碧且直徑在1厘米以上為極佳,死眼居其次,淚眼為再次,但有眼端硯總比無眼端硯要好。
端石雕雲龍紋硯
清中期 2OX17·5厘米
端石材料厚重,石質細膩。上端刻雲龍紋,背刻山水樓台,古柏蒼松。構圖疏密有致,雕工道勁有力。配木盒。
洮硯和松花石硯
黃河上游有一條叫洮河的支流,源自甘肅、青海相鄰的西傾山東麓,經岷縣而北折,人臨洮縣去永靖縣城左流入黃河。其上游洮州(今臨潭縣)附近河段產一種石頭,呈綠藍色,近似綠松石的顏色,多帶回形、曲形紋,質地細膩但不堅,制硯極佳,當時人稱其為洮硯。從唐代發現洮河石可制硯到明代洮硯衰減,極盛時期只在唐代,今日傳世或出土的洮硯十分罕見。洮硯之石采自洮河深水處,洮硯中的鴨頭綠、鸚哥綠二品均碧綠潤澤,石理中有回曲紋的紋絲,或如波翻浪滾,或似雲湧霞飛,雅麗自不必說,還柔嫩得令人憐愛。除這種最為清麗動人的綠洮石之外,還有一種紅洮石,色彩有些濃艷,較為稀少,不如綠洮石常見。但綠色石硯並非洮硯一家,綠端硯、綠松花石硯、綠賀蘭石硯、綠易縣石硯等各有千秋,區別時要細審紋理,並看是否有綠洮石中常見的微量黑色墨筋或墨點。
松花石硯也是中國名硯之一,曾與端硯、歇硯、洮硯齊名。這種硯以松花石為原料製成,松花石又名 「松花玉」,因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混同江砥石山松花江的發源地而得名。硯石以綠色為主,與紅色顏料可以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松花石硯在清代被視為國寶,專供御用。松花石的色彩有深綠和淺綠,而且雜有黃色相紫紅色,紫綠相間,紋如刷絲,有如大海的波濤、流水般的漩渦、平行之紋理等。其申,以深綠色的刷絲為上品,刷絲紋中的精品又似孔雀石。常見的松花石硯大都簡潔實用,以規矩造型為多,突出石質的美麗。這主要是因為松花石的硬度偏高,硯工在制硯時取硯材的斷面,以顯現石材的刷絲紋理。造型上依材定形,因形施藝,線條均勻,邊緣齊整,主題鮮明,這是松花石硯獨特的雕刻風格。松花石硯的雕刻內容極其豐富,有蒼松翠柏、青竹紅梅、行雲流水、侮淮雲月、山水花卉、龍鳳、雲鶴以及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等題材。
紅絲硯
端硯、歙硯尚在悄然掘起時,唐代發現在青州(今臨駒縣)沂山北麓老崖固的紅絲石已成為制硯良材,在宋代曾長時間獨領風騷,被蘇易簡在《文房四譜》中列為天下名硯之首。紅絲石硯之所以稱為紅絲硯,是因為石中見紅絲多者達十多層,或紫地,或橘黃地,華麗和諧,十分悅人恨目。紅絲硯不但美輪美奐,且質地優良,研墨液如油,蓄墨色似漆,匣藏不乾澀,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紅絲硯內蘊天然的紋埋和色彩,千姿百態,獨具特色,或似山水雲霧,或如陽光月暈,或類人物獸禽,有的像裂而不斷的冰痕,有的則是旋轉不絕但又層次分明的絲紋。其色澤品種也是多種多樣,有紫紅地中灰黃絲紋、黃絲紋、紅絲紋等。
青州紅絲靈芝硯
清中期 12.3X7·2厘
青州紅絲石,硯質滑潤細膩,紋理自然精美,端有刻銘。硯池中有一靈芝生成,其光芒般細膩的射線形裝飾紋,證明著它的寶貴與靈性。
識硯六法
一,看,看硯的質、工、品,銘,飾與新舊,是否經過修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