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謙和馬未都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共11張圖片)
  • 17年8月5日 22:3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劉益謙和馬未都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其實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早在幾年之前就已經有藏友們咨詢過小編,小編當時也是以私信的方式的回復過他們。卻沒有想到這樣一個話題,在現如今依然可以引發廣大藏友們的熱議,今天小編我也就借助公眾號這一平台,在此和廣大收藏者們聊一聊這一話題。

其實對待這樣的提個提問,可以說是我國收藏界中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兩位名人都是我國收藏者大佬級別的人物,在我國的收藏界中都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以及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如果非要將它們二人比出一個高低的話,小編認為不管是在收藏的眼力勁方面、影響力方面還是知識文化水平方面,馬未都都是更加的略勝一籌,其具體原因請看小編接下來的分析。

首先我們從古玩收藏的知識以及鑒賞眼光這一角度來看:馬未都先生是從我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加入古玩收藏藝術,其收藏的種類更是涉及古錢幣、瓷器、玉石、書法繪畫、紅木傢俱等近百中門類,是目前我國最具有權威性、知名度最廣的收藏大家。而劉益謙先生呢其收藏的活動主要是以古玩藝術品的拍賣活動為主,在拍賣會上大多數的藏品都是屬於真品,不需要競拍者們擁有足夠多的收藏知識以及鑒賞能力,因此我們從這一點來看,劉益謙先生在古玩圈中的影響力就已經低於馬未都先生了,這也是小編認為馬未都想先生更勝一籌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們從其個人的文化層次來看:馬未都先生本身就是從事文字編輯的工作,曾經參與過《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劇本的創作,錄製過非常考驗文學素養的《百家講壇》等電視欄目,還有多本著作加持在身,對我國的收藏文化藝術有著極深的影響。而劉益謙先生收藏的目的也只是為了積累自己的資本,屬於商人的範疇,並且在收藏與文化方面也沒有什麼突出的成就,因此不管是在文化的素養還是知識的廣度方面,劉益謙是遠遠比不上馬未都先生的成就。

第三從收藏的數量以及收藏的境界上來看:馬未都先生名下共有物件觀復博物館,其館中所藏有的藏品僅千件,還有一些藏品屬於孤品或者是稀有的精品,例如皇帝的龍椅就藏在觀復博物館中。而就目前由劉益謙所公開的資料顯示,其所收藏的頂級文物也不過才七件而已,其餘的藏品也都是屬於普品,因此不管是在其藏品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兩人也明顯不在一個界別之上。而且馬未都先生所有的藏品也都在國家文物部門有備案,馬未都還曾經公開的表明過自己所收藏的文物也全部屬於國家,而劉益謙先生的收藏只是為了文物的在升值以此來增加自身的財富積累。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馬未都在收藏方面更勝一籌。

古玩珍品賞析及成交價格參考:

1: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圖罐,尺寸:34.4厘米,估價:咨詢價,成交價: HKD 94,200,000 ,成交時間:2014-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

短頸卷唇,寬肩圓潤,下腹漸斂,器碩宏壯。巧工凸雕蒼龍教子,騰雲御海。長龍雙目炯炯,輪廓分明,身披細鱗,五趾分張,穿梭祥雲,翱翔青天。幼龍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視,龍軀盤曲洶湧浪濤之中。通體罩施粉青釉,亮澤晶瑩,彷若明湖水淨之色。高下起伏,清晰利落,淺深明晦,含蓄婉約。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

2:蘇軾帖子詞立軸,尺寸:103×40厘米,估價:咨詢價,成交價: RMB 91,840,000 ,成交時間:2011-06-16,拍賣公司:北京海士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此作為頗能代表蘇軾書風的作品,其書體介於行書與楷書之間,既有行書的神韻又具備楷書的風度。此作看似若不經意然意在法中,字的大小、長短、闊窄、奇正,如水東注,因勢生發,自有一股書卷之氣。整體法度自具,形神兼備。章法佈局疏密有致,層次有序,參差櫛比,大小錯落,妙合自然。姿態秀媚豐腴、款款大方,又爛漫自如,風流韻勝,彷彿詩般令人陶醉。結字體勢倚側,左伸右縮,趨方扁形,豐滿清俊,行筆極其流暢,彰顯著一種雄渾偉岸的人格精神。點畫堅實肯定,沉著凝重,線條粗壯,肥厚而不顯臃腫,凝重而不呆滯。筆勢暢順不拖沓,澀而能達,急緩有度。用筆圓潤遒勁,疏朗婉健,豐腴跌宕,揮灑自然,變化迭出,有天真爛漫之趣。筆力圓健,下筆時露鋒芒,而收筆時如珠光黍米有聚墨痕,極其圓融。濃郁的墨色,散發著奕奕神采。

此幅《帖子詞》創作於元佑三年,此時的蘇軾在官場上已是正三品的翰林學士,心情與在黃州時自是大不相同,作品的風格較《黃州寒食帖》更為內斂與平淡。作品的用筆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圓渾飽滿,酣暢儒雅。從結體上看,自體較為扁平,跟蘇軾寫字採用「握筆」法有關,後來黃庭堅說他的字「石壓蛤蟆」就是對他書法結體特點的形象總結。另外從風格來看,仍然保留了早期學徐浩、顏真卿的筆墨語言,字體較為寬綽、厚重。

3:清乾隆乾隆帝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尺寸:11×12.8×12.8厘米,估價:HKD 80,000,000 ~ 120,000,000,成交價: HKD 91,480,000 ,成交時間:2016-10-05,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印文:《太上皇帝之寶》。

此寶青玉質,交龍鈕,朱篆書「太上皇帝之寶」六字。原貯於紫檀木匣內,現匣蓋已失,僅存匣座。

此方御寶用新疆和闐青玉琢製,其玉質色純美,體積碩大,為難得一見的良玉美材。印文篆法別緻,俊美飄逸,增減之筆恰倒好處,雖然玉質堅硬,但印文琢製工雅,筆畫均一,章法整齊,顯示出刻字匠人高超的技藝。
此寶印鈕雕工精美,雙龍背向蹲踞,氣勢雄偉有神,鱗角發須,精緻細密清晰,立體感極強,融合圓雕、淺浮雕、高浮雕、透雕等諸多琢玉技法於一身,典型的乾隆中早期印鈕風格,確是皇帝御寶之難得精品。

4: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碗(一對),尺寸:14.3厘米,估價:HKD 40,000,000 ~ 60,000,000,成交價: HKD 89,800,000 ,成交時間:2015-04-07,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5: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雙魚「百壽」圖如意耳瓶,尺寸:42.7厘米,估價: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價: HKD 88,600,000 ,成交時間:2013-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百壽」瓶,由著名督陶官唐英監燒,其青釉朗潤,形制珍罕,浮雕細膩,滿寓慶壽美意,非凡超絕,展現景德鎮御窯廠之精卓制瓷技藝。

此瓶造型獨特,意仿古代銅器樣式,乾隆瓷器形制喜追古溯源,清初藝匠更擅將造型與樣式相合,以求無窮變化,藉以創思出新,本器亦不例外,其形或仿漢代祭祖所用青銅禮器「壺」。身為鑒賞大家的乾隆,藏古、好古,而此鑒古思變之風,無疑更深得高宗皇帝讚賞推崇。
瓶頸飾對稱「如意」形耳,映襯出皇帝對於「意必福瑞」之熱衷,其朝所制如意,數量頗豐,取材多樣。「如意」原為佛教符號,宛如此瓶頸部所飾雙魚圖案,於乾隆時期普具吉祥寓意,甚至可見其與道家紋樣相搭配。

6:清乾隆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八吉祥如意耳葫蘆瓶,尺寸:直徑39厘米,估價:咨詢價,成交價: RMB 83,440,000 ,成交時間:2009-11-11,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十五週年慶典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瓶為葫蘆形,上部呈圓形,下部為扁圓形,長方形足。頸肩兩側各置一綬帶耳。器青花紅彩為飾,青花繪海水紋,紅彩繪龍紋、藏傳佛教吉祥圖案八寶紋中的寶傘紋、金魚紋。洶湧澎湃的海水,紅彩蛟龍鬧海,飛騰其間,勇猛矯健,有叱吒風雲之勢。器輔以青花繪纏枝花卉紋、回紋等。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瓶造型仿自西亞阿拉伯銅器,又稱為「抱月瓶」或「寶月瓶」。明代洪武時期御窯廠開始燒製此器物,有青花器。永樂宣德時期有青花與白釉品種。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有仿燒,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
青花加紅彩裝飾是明清瓷器品種之一,始於明代宣德年間,其製作工藝是在燒製好的青花器上,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紅彩輔以描繪紋樣,低溫烘烤而成,在青花的襯托下,礬紅彩愈顯艷麗奪目,極富裝飾效果。
器莊重典雅,構圖疏密有致,紋飾清晰,釉彩搭配協調,令人賞心悅目。點閱海內外之遺珍,類此者寥寥,而以其工麗精緻之狀貌,則青花紅彩器中罕有出其右者。

7:明宣德青花礬紅彩「海獸圖」高足杯,尺寸:9.9厘米,估價:HKD 25,000,000 ~ 35,000,000,成交價: HKD 79,640,000 ,成交時間:2013-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秋季拍賣會。

8:明宣德青花海水雲龍紋高足碗,尺寸:徑 15.6厘米,估價:咨詢價,成交價: HKD 74,962,000 ,成交時間:2019-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款。

碗撇口,高足微侈。碗外妙繪五爪雙龍,軀體矯健,身披密鱗,神態各異,一昂首,一回頭,遙相對,泳游洶湧澎湃中,揚威耀武。秀石上,淡畫波濤瀲灩,適遇濃青悍龍,剛柔並濟,出神入化,盡在深淺明晦間。碗內添飾暗花雙龍,天威蘊藏,環繞中心二行六字雙圈款,見證宣窯雅制。

9:元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尺寸:直徑17厘米,估價:咨詢價,成交價: RMB 74,750,000 ,成交時間:2014-10-25,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秋季拍賣會。

在中國歷史上,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使中國成為自漢唐以來規模空前的統一國家,國內各民族人民的融合,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交通發達,貿易往來頻繁,手工業生產在前朝的基礎之上得到繼承和發展。元代青花瓷器的工藝就是這一時期的新成就,它在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五色花戧金五彩大碗更是一朵陶瓷工藝的奇葩。
關於「五色花戧金」
「五彩花戧金”僅限於文獻記錄,歷史上從未見過實物的流傳。由於世人從不知曉,也未見過這類工藝的瓷器,因此,在1982年出版的《中國陶瓷史》中沒有點滴著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文物流通協調中心在海外發現了五色花戧金瓷器的蹤跡。隨即安排上海博物館專家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分別赴境外鑒定驗看。

五色花戧金五彩碗,高8.3厘米,口徑1 7厘米,足徑5.7厘米。敞口,深腹,圈足矮小,底足內無釉,底心有一處類似荸薺狀凸起。胎色白,釉色瀅澈,內外滿釉,為典型樞府窯器型。碗內口沿一圈忍冬紋飾,並飾暗花紋,碗心柿蒂紋內飾一梵文文字;碗外沿一道弧紋,並飾暗水波紋,外腹下部飾蓮瓣紋和八寶紋。本碗紋飾由紫、藍、孔雀綠、琺琅釉勾出,其間飾嵌金片。
保存狀況:完整。未經任何修補。
2001年秋,加籍收藏人士攜本碗入境,遂委託上海鴻潤經濟發展公司推薦購藏。之後,故宮及上海博物館多名專家在京分別驗看,一致認為本碗是迄今發現的五色花戧金器物中最完整並且色彩和紋飾保存最好的一件。
金秋十月,翰海20週年慶典秋拍拉開帷幕。經各方人士多年的不懈努力,為藏家和收藏機構呈上的這只五色花戧金碗,必將為五彩斑斕的京華秋色增添濃重的一筆。一切值得期待。

此件大碗造型別緻,口廣而腹深,下承圈足,微撇,足有明顯修胎痕跡,通體胎質堅硬,所用原料淘煉較為精細,含少量雜質。除足圈外,整體施卵白釉,色白而青,釉質瑩潤,碗外壁口沿處有暗刻流水渦紋一周,內壁釉下暗刻魚藻紋一周,裝飾細節繁縟且鋪滿大部分內壁,細節豐富多彩,以本件藏品瓷胎及施釉和裝飾的特點來看,為元代卵白釉瓷無疑,且是品味等級較高的「樞府瓷」,而區別於一般元代卵白釉瓷的,便是其在釉上裝飾的五色花紋飾,此碗分別於碗心,內外口沿及外壁裝飾有不同圖案的彩繪圖案,口沿之內以藍、綠、紅色描繪纏枝花葉紋,葉子體積大於花朵是其明顯特徵,花卉卷草紋做瓷器邊飾十分常見,但以寫實風格直接描繪花、葉、莖者十分罕見,花朵呈紅色,花葉呈藍綠交錯狀,線條繁而不亂,風格寫實細膩。構圖規整對稱,富有幾何感,碗心處以十字菱形紅色、松石綠色雙線框開光,四角點綴花卉紋垂飾,開光內藍彩繪寫梵文,為不動明王之種子字。外壁口沿飾藍色單弦紋一周,其下裝飾松石色連續波浪狀弦紋,其相接處上下凸尖交替出現,向下者均綴以花朵狀垂飾,碗外壁主體紋飾為八組蓮瓣紋及八寶,蓮瓣紋分兩層繪製,外層以藍彩繪蓮瓣紋,彼此相鄰處紋飾合二為一,內層則繪紅彩蓮瓣紋,形成內外結構,八組蓮瓣內繪元瓷雜寶紋,計:「輪」、「魚」、「螺」、「花」、「犀角」、「銀錠」、「雙角」、「華蓋」等八寶。全部八寶紋飾均以藍彩勾邊,其中「花」還以綠彩描繪花蕊。是器紋飾勾勒後,凡中空留白處,全部以金片填之,堪稱工藝奇絕,華麗非凡的元瓷珍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