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彩繪鑲銀漆奩(共2張圖片)
  • 16年12月13日 16:0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漆的國家,至遲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漆器。春秋戰國時期,漆樹已大規模栽培,政府設有專門管理漆園的官吏,莊子就曾擔任漆園吏。漢代,漆器製作工藝進一步發展,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介紹安徽博物院展廳裡展出的一件精美絕倫的漢代彩繪鑲銀漆奩,可窺漢代漆器工藝之一斑。

圖2 圖4 圖3

  安徽博物院展廳裡的這件彩繪鑲銀漆奩(圖1),通高12.2、底徑12.4、蓋徑13.4厘米。漆奩呈圓筒形,由器身(圖2)、器蓋(圖3)和隔層(圖4)三部分組成,可依次套合。漆奩為夾紵胎,通體髹漆。器身、器蓋均鑲有數道銀箍裝飾,銀箍之間的漆面彩繪有纖細的龍紋、鳥紋等紋樣。漆奩蓋頂部微微鼓起,蓋面及隔層正面鑲有銀質柿蒂紋裝飾,柿蒂紋周圍彩繪龍紋、鳳鳥紋等圖案。 

  漢代堪稱中國漆器的鼎盛時期,當時漆器的胎骨、品種和造型都非常豐富,在各種材質的胎骨上都可以髹漆,比如漢代一部分陶器上也有髹漆,金屬器、皮革器、牙骨器也均見有髹漆者。當然,漢代漆器胎骨最主要的還是木胎和夾紵胎兩種。所謂“紵”,即紵麻、麻布,製作時,先以木或泥製成內胎,再以塗漆灰的紵麻裱糊若干層,干實後,去掉內胎,最後在麻布殼上髹漆。“夾紵”作為漆藝的底胎技法,起源於戰國時期,漢代日益成熟。因為,相比於木與漆結合,紵麻與生漆結合更加牢固,所以,從西漢中期開始,夾紵胎已逐漸取代木胎,成為漆器胎骨的主要材質。這件彩繪鑲銀漆奩即為夾紵胎製品。 

  在夾紵胎骨成形後,還要經過細緻打磨,再施灰漆、糙漆,有的另鑲嵌銀片、瑪瑙小珠等,最後在漆面上彩繪各種紋飾。應該說,漢代製作一件精美的漆器,工序是相當複雜的,有的史料中記載“百人之力,萬人之功”,雖有誇大之詞,但至少說明漆器的製造是需要工匠們分工協作,耗時耗工,方可完成的。 

  漢代漆器上的紋飾,是非常富有想像力的。如這件漆奩,彩繪有纖細而飄逸的變形龍紋、惟妙惟肖的各式鳥紋。龍紋是漢代的重要紋飾之一,其形式變化萬千,它有蛇一般曲長的身體,有的還被賦予了獸類的四足、魚類的鱗、鹿的角、馬的鬃毛等,反映了漢人超凡的想像力。鳳紋在漢代還沒有固定化,往往表現為不同種類的鳥,仔細看這件漆奩,至少有三種鳥的形象:有的似鶴類,昂首長頸,兩足修長;有的似朱雀,圓目長喙,振翅欲飛;有的似鳩,長喙短頸,展翅飛翔。 

  另外,這件漆奩蓋頂及隔層正面兩處所鑲嵌的銀飾,是漢代所常見的柿蒂紋樣。柿蒂紋,其實是一種四瓣花,形狀類似於成熟的柿子背面凹陷處的花蒂,而得名。柿蒂紋常被用作戰國至漢代銅鏡鈕部周圍紋飾,也常見於漢代銅器、漆器、瓦當上。近來,北京大學李零先生在《“方華蔓長,名此曰昌”——為“柿蒂紋”正名》一文中,根據兩面戰國銅鏡銘文考證出“柿蒂紋”在當時應該叫“方華紋”或“方花紋”,是一種標誌四方的花,從而為這一紋飾正名。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