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魚鳥,冷峻孤傲,是如何只剩「翻白(共13張圖片)
  • 15年2月23日 11: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八大山人畫像

  朱耷號八大山人, 是清代的山水花鳥畫家。他所創造的作品有構圖奇、形象簡、筆墨精、意蘊深等的特色。石魯在其《學畫錄》中有言:“畫有筆墨則思想活, 畫無筆墨則思想死。”說明了思想是筆墨語言的靈活運用的依據, 所謂意在筆先, 因意而達象, 以象而達意。

  筆墨語言是畫家思想傳達的重要媒介, 從八大山人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其筆墨語言的運用是以畫家的主觀思想和客觀物象相結合的統一體, 從而創造出了形神兼備的藝術作品。

  #1

  朱耷花鳥繪畫

  藝術風格特點

  ▼

  朱耷花鳥畫風格最具代表性特點是“少”, 朱耷自語即“廉”。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 描繪對像數量少。朱耷的花鳥造型簡約含蓄。在朱耷的世界裡, 一條魚, 一隻鳥, 一塊奇石, 一棵籐, 一朵花, 一個果, 甚至一方印章, 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形與趣緊密結合。

  其次, 塑造對像時運用筆墨次數少。朱耷充分利用生宣吸水能力強, 墨汁易擴散的特點來表現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突出事物主要特徵並化繁為簡, 寥寥數筆繪製出物象的情態、質感和狀態, 表現其生動形象。

  第三, 物象占的空間少。八大的藝術作品都留有大面積空白。“知白守黑”, 通過黑白之間強烈的對比能夠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體物象, 給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計白當黑”將留白作為構圖的重要部分, 大面積的留白形式使得畫面簡潔有力。更突出了繪畫主體與筆墨運用的簡練與概括。朱耷畫面簡潔, 但少而不枯, 使得畫面構成緊密, 情感充沛, 宗旨突出。

  史上最貴的一隻鳥

  清 八大山人 孤禽圖

  成交價6272萬元

  在朱耷的內心自有一哀皆哀的飄零貴族的哀歎。這種明代遺民壓抑的心態讓朱耷在繪畫中尋找安定和矯正。朱耷晚期的繪畫作品, 隨意而不恣肆, 有別於朱耷早期繪畫作品嚴謹拘束的繪畫特點。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正是禪學的法則, 禪者的心態是克制, 活潑但不放任自流, 而是安住在一種不即不離觀自在狀態下的。

  朱耷晚年的繪畫不再那麼孤僻和幽冷, 反而有種平淡悠遠的精神, 透露著朱耷平淡寧靜的心態。不難發現晚年的朱耷喜歡畫很多小動物形象, 使得其畫作蘊含著一種奇情異趣的氣質

  朱耷 鳥石圖

  除了誇張的方形眼睛, 也漸漸出現了小圓點眼睛, 這些眼神似乎都顯示出一絲隱約玩世的幽默神氣

  這種變化首先是晚期朱耷遺民情感的變化, 因為和僧友之間的交往讓朱耷漸漸不再孤單, 身體在晚年也漸漸復原, 情緒上他漸漸由憤怒轉化為內斂的平和, 其次是禪宗思想對朱耷繪畫思想的影響變化, 晚年的朱耷在日復一日的禪修中逐漸頓悟, 開始追求對人存在意義的探尋。

  禪宗“實相無相”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他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作品。八大將這個思想融匯到了繪畫中, 也是他的畫明東實西, 時實時虛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後是文人畫表現性特徵的影響和山人繪畫技法的嫻熟, 促使朱耷在繪畫上得心應手, 削盡繁冗。

  朱耷 荷鳥石圖

  雖然朱耷的遺民情懷從未消失過, 一句詩、一筆字、一點畫都是對亡國的思念, 但這已不是朱耷繪畫的全部內容, 在朱耷花鳥繪畫成熟期, 他的遺民情感表達趨向隱晦, 不再像中期那樣憤憤不平, 而是變得歸真、平淡及幽遠。所以說將朱耷塑造成一個為敵對清國而撥墨揮毫表達憤怒的遺民畫家是有失偏頗的

  #2

  朱耷花鳥

  繪畫風格的形成過程

  ▼

  朱耷的花鳥繪畫風格的形成可以概括成四個時期, 其中1685年到1705年是其藝術生涯中成熟重要的20年。這個時期是朱耷逐漸形成對傳統繪畫的傳承和發展, 通過不斷的創新和變革, 逐漸過渡到不拘一格的成熟花鳥繪畫風格。朱耷的繪畫風格形成大致經過了四個時期的發展:

  第一時期是模仿塑形階段。這段時間是朱耷花鳥繪畫的萌芽期, 八大山人在許多作品中有董源、米莆、徐渭、倪攢、黃公望的餘韻和足跡。其運筆圓潤取法董、巨和黃公望, 墨法有參照米氏雲山的手法, 對於某些樹石的組合形式, 則有倪瓚的痕跡。在這一時期所見的朱耷的傳世之作多為花舟奇石, 造型手段主要以寫實為主。

  朱耷 枯木來禽圖

  第二時期是誇張階段。在此期間, 朱耷中年取號“個山驢”。這一時期魚禽鳥類及動物昆蟲的描繪都以誇張、簡化的造型氣勢開展開來。《個山雜畫冊》中兔子眼睛的部分運用了誇張, 簡化接近方形, 預兆著蛻變。用筆用墨上急速而簡練, 與前期相比不在拘泥於“塑形”, 更重視筆墨的簡化, 不論在造型上還是氣勢上都營造一種開放的氣勢。不論是從線、墨還是面, 都形成了有節奏的變化, 自上而下, 鏗鏘有力。此時朱耷繪畫風格己經由簡化發展到誇張。

  朱耷 花鳥蟲魚圖冊 其一

  朱耷 松鹿圖

  第三階段是變形階段。 1684年的《花竹雞貓冊》中朱耷首次署款為“八大山人”, 從此使用“八大山人”的名號。

 

  朱耷 貓石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第四階段是返樸歸真階段, 即從1685年至1705年。這一時期朱耷在繪畫造型上圓熟老辣、縱橫含蓄。時人評價:“徐文長放中能收, 八大山人收中能放”。八大晚年的花鳥造型, 不再冷傲逼人, 反而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敘說, 呈現給觀者一派樸素真實的美好佳境。

  朱耷 荷花雙禽圖

  朱耷 花鳥圖

  #3

  朱耷花鳥繪畫藝術

  對後世的影響

  ▼

  朱耷早年經歷家國之變, 後進入佛門, 不幸身上又有疾, 晚年又極盡漂泊, 一生備嘗人間淒涼, 但留給我們的藝術卻充滿了返樸歸真、簡約含蓄、奇情異趣的藝術風格。

  八大山人的藝術成就在於他實現了對傳統創造性的轉化, 明末清初畫界主流思想是“四王”的摹古風氣, 但是八大顛覆主流意識, 通過超前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思想意識, 不僅超越了古人既定的繪畫模式, 還將中國畫的表現藝術推到了一種高度, 一種簡約水墨藝術發展新階段。

  在朱耷晚期的花鳥繪畫中, 朱耷獨特的表現手法明確的表達自我的主體意識的傾向尤為明顯。雖然未受到同時代的人認可, 但卻成為後世的楷模。近代名家, 如陳師曾、劉海粟、傅抱石、潘天壽、齊白石、張大千、李苦禪等, 都是受到了八大創作方法和表現技巧的啟發和影響。深入生活、簡潔明快如齊白石, 注重畫面中的陰陽相合如李苦禪。可見八大山人繪畫藝術的造詣和歷史地位都不是可以簡單形容的。

  朱耷 枯木雙鷹圖

  李苦禪曾在《八大山人畫集》中寫到:“八大山人的筆墨清脫, 他把倪雲林的簡約疏宕、王蒙的清明華滋推向更純淨、更酣暢的高度。那是一種蘊含蘊藉、豐富多彩、淋漓痛快的藝術語言。”

  八大一直處於一種居高和寡的狀態之下, 但對開拓傳統藝術發展前景, 促使中國畫藝術現代化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用削沉去繁, 簡簡數筆的繪畫藝術方式向後世的人們傳達著其自我心境的變化, 這種變化預示著一種畫家自身主體思想意識的解放, 是一種對自我和個性的關注、表達和延伸。這不僅對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而且對於當代藝術家尋找筆墨語言而言也起到了啟示作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