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瓷器鑒定技巧(共6張圖片)
  • 24年10月29日 21:2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漢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明宣德瓷器鑒定方法,步驟

    1、造型特徵:明宣德瓷器整體風格是雄偉渾厚,莊重古樸,大件器皿增多,相對於盤、碗、碟類器物來說製作難度要大得多,胎體均為上下分段製作,然後粘接而成,胎體厚,製作非常規整,比例協調,沒有變形現象,說明成型技術和燒成技術都十分成熟,大盤底足淺,足下部內斂。小件器物精緻細巧,厚薄適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藝術風采。

2、胎體、底足特徵:明宣德瓷器胎體比永樂朝厚重,胎質精密細膩、潔白堅硬。梅瓶、大盤、大罐多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是釉底。民窯器胎體使用瓷石加高嶺土製成,白淨,瓷化程度好,與永樂民窯器相比胎體減薄。

3、釉面特徵:明宣德瓷器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稱「亮青釉」。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稱「橘皮釉」,極少數有開片。若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甚至小氣泡擦大氣泡。宣德朝無論什麼品種的瓷器,幾乎都是這種釉面。民窯有色多為淡卵青色,釉質肥潤光亮,釉面有氣泡和橘皮棕眼。

4、青花用料:明宣德瓷器青花用料有進口、國產兩種,以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為主。繪製紋飾時既有單獨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據紋飾的不同而決定使用那種鈷料描繪那個部位的紋飾。在繪製時常使用國產料淡描勾線,進口料渲染。

5、紋飾圖案特徵:宣德青花瓷以紋飾取勝,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畫筆分實筆和勾勒渲染兩種,實筆多為細線條,勾勒渲染多為粗線條和紋飾,線條流暢,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紋飾粗獷、隨意點繪沒有輪廓,俗稱「一筆點畫」。紋飾取材範圍比較廣闊,花鳥魚蟲,人物山水無所不有。

6、款識特徵:宣德青花款識曾有滿器身的說法,瓷盤無一例外全部有款,其他根據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頸、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書寫。早期為四字篆款,其他多寫楷書。有六字款和四字款。六字款有「大明宣德年制」雙圈雙行楷書款、六字橫款、六字豎款。四字款有雙行雙圈楷書款、四字橫款、四字豎款、四字篆書款。主要是以器物足內中心的青花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個別用「造」,「宣德年制」四字款較少。民窯器大多書「福」、「壽」及梵文。字體結構佈局都很規矩,字與字之間距離、筆劃粗細適中,模仿晉唐小楷的筆法,頗有顏體書法之韻味。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